近日,以“大灣區潮玩青年共創節”為主題的經營體驗團走進惠州,30余名首次來惠的香港創業青年開啟為期4天的學習之旅。他們步入惠州港澳臺僑綜合服務中心、惠州港澳臺僑青年創業直播基地、祝屋巷、光弘科技等地,深入了解大灣區文化創意發展產業,充分感受惠州的營商環境和發展潛力。
這是惠州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搭建交流交往平臺助推港澳青年來惠發展的生動縮影。以惠州港澳臺僑綜合服務中心為引領,惠州在7個縣(區)建設創新創業、就業培訓、交流合作、學習教育4類17個特色基地,并打造了“回家計劃”、港澳青年“實習計劃”等系列交流品牌活動,吸引更多港澳臺僑青年來惠州學習交流、就業創業、安居樂業。
打造特色服務合作平臺
為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前來創新創業,惠州再出“新招”。今年5月,惠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專項小組成立,由惠州市副市長擔任組長。同時出臺了《關于推動惠州市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拓展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空間、優化港澳青年來粵創新創業環境。
“我們想到惠州旅游有推薦嗎?”“港澳臺僑居民來惠定居要注意什么?”“港澳臺僑青年可以在惠就業實習嗎?”“港澳臺僑企業在惠有什么優惠政策?”“中心場地是否公益免費申請使用的?”……在惠州港澳臺僑綜合服務中心,為港澳臺僑青年提供參觀引導、政策咨詢、資源對接等服務已成為常態。
近年來,惠州港澳臺僑綜合服務中心成為港澳臺僑青年來惠交流交往的第一站,“大灣區·惠州行”高校交流團、“學子歸巢 才聚仲愷”大學生暑期實踐體驗營、粵港澳大灣區香港青年實習計劃學生團、香港民政事務總署九龍城民政事務處交流團、香港“漫游大地看神州·大開眼界大灣區”活力課堂等接踵而至。
“拓展港澳青年就業創業新空間。”《惠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3年工作要點》提出,持續推進“一中心、多基地”惠港澳臺僑特色服務合作平臺建設。
當前,惠州以惠州港澳臺僑綜合服務中心為龍頭引領,聯動各縣(區)、統戰各有關成員單位、港澳臺僑社團,在7個縣(區)建設創新創業、就業培訓、交流合作、學習教育4類17個特色基地,吸引更多港澳臺僑青年來惠州學習交流、就業創業、安居樂業。
目前,惠州已建成運營12個特色基地,另有港澳青年科創園、港澳臺僑數字創業直播基地即將建成運營,港澳臺僑海洋文化教育實踐基地、港澳臺僑綠色生態康養產業基地、港澳臺僑青年國情教育基地正在規劃建設。
自2022年“一中心、多基地”特色服務合作平臺創建以來,惠州引進(落地)26家企業,簽約達成合作協議項目125個,惠州港澳臺僑綜合服務中心共接待港澳臺僑青年、企業、商協會等參觀159個批次約2480人次。
開展多領域多層次交流合作
記者從惠州市大灣區辦獲悉,今年以來,惠州市廣泛開展與大灣區城市多領域交流合作。不僅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走進惠州,在深化公共服務共享、便利港澳居民就業生活等方面也有新進展。
在8月7日至12日舉行的大灣區創未來·青年創新創業惠州體驗之旅中,24名香港大學生到惠州交流及學習,通過實地考察了解惠州的歷史、經濟、創新科技及藝術文化等,尋找未來的創業就業方向,同時加深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作為該體驗團的常務副團長,梁景衡表示,惠州具有臨近港深、產業完善、交通便利、文化包容、潛力巨大等優勢,與港澳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下,香港青年可以積極考慮來到惠州創業、工作和生活。
惠州市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惠州啟動和打造了“回家計劃”、港澳青年“實習計劃”等系列交流品牌活動,為港澳臺僑青年搭建來惠交流交往的平臺,促進惠州與港澳在商務、人才、產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今年上半年,惠州共“走出去”130批234人次,“請進來”56批3894人(次)。
今年初,惠州啟動了“回家計劃”,舉辦“百萬青年看祖國·萬名青年到惠州”活動,截至8月28日,已開展83批次活動,共有6855人來惠參觀交流,有1800多人是第一次來到惠州。
惠州積極推動惠港澳優質基礎教育交流合作,已支持45所中小學與港澳學校締結姊妹學校,促進三地教育共同發展,共同譜寫三地教育事業的新篇章。6月19日,惠州市南山學校與澳門新華學校締結姐妹學校,兩校將在師生互訪交流、教學教研交流、教育資源共享、大灣區文化共融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進一步增進兩地青少年思想溝通、情感交流和心靈交融,構建起多層次、多類別、多樣化交流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港澳青年“實習計劃”中,由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支持、市臺港澳事務局協助舉辦的“2023年走進大灣區—香港青年惠州實習篇”于5月22日在惠州開營,已向14個單位征集到55個崗位供實習團選擇。目前,第一批20人和第二批12人已完成實習計劃。
(記者 糜朝霞 馬發洲)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