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惠州分站 > 最新動態

競逐灣區,惠更精彩!推進大灣區建設,惠州今年這樣干

2023年04月19日 來源:南方+

[ ]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當前,惠州搶抓“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建設重大機遇,舉全市之力推進大灣區建設,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近日,惠州市委常委會會議(套開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惠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3年工作要點》(下稱《工作要點》)。《工作要點》提出新的目標任務,含機制銜接、交通互聯、產業聯動、人文協同等八大部分、共37項具體工作,可謂亮點多多、干貨滿滿。

  縱觀《工作要點》,“探索開展與港澳規則銜接有關工作”“加快建設大灣區清潔能源中心”“聯合廣深佛莞打造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等工作措施,無不展現出惠州主動探路灣區協同發展的擔當。

  建立城市協同發展聯動機制

  “現在惠州北站開通直達香港的高鐵,太方便了!”近日,香港居民麥女士表示。由于親人住在惠城區汝湖鎮,麥女士經常往返港惠兩地探親,“以前要先到惠州南站,再坐車到惠城,要多花一個小時。”

  惠州到香港,最快僅需1小時1分!從4月1日起,惠州每日有9趟高鐵直達香港,市民可從惠州北站、惠州南站、惠東站上車。當前,大灣區的交通路網越織越密,“1小時生活圈”加速形成。

  “大灣區城市的交流合作日益頻繁,涉及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惠州市大灣區辦負責人介紹,《工作要點》重點突出與灣區城市的協同聯動,主要包括機制銜接、交通互聯、產業聯動、創新聯動、改革聯動、平臺聯動、人文協同、組織保障等8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加快一體化發展,機制銜接至關重要。惠州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積極探索多項港澳規則銜接、法律服務機制銜接。同時開展與大灣區城市交流合作,健全常態化溝通對接機制。貫徹落實《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積極推動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重大事項落實。

  作為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與廣州、深圳、東莞相鄰,與香港隔海相望。根據《工作要點》,惠州將重點推進跨界區域龍門縣、博羅縣與廣州增城區、從化區,惠陽區與深圳龍崗區、坪山區,大亞灣開發區與深圳坪山區、大鵬新區,惠東縣與深汕特別合作區,仲愷高新區(潼湖生態智慧區)與東莞松山湖等規劃銜接。

  交通樞紐不僅能帶來人流和物流,還有利于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的交匯。今年,惠州將加快“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優化與深圳、廣州等核心城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惠霞高速、惠肇高速、環島高速、惠河高速改擴建,推動惠龍高速和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建成通車、深莞惠紅色干線改建工程(一期)具備通車條件。

  以交通為先導,惠州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如在軌道交通上,推動廣汕鐵路全線貫通、建成惠城南站綜合交通樞紐配套項目(一期);在機場建設上,加快推進惠州機場與深圳機場戰略協同,推動完善機場之間交通聯系;在港口建設上,加快融入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

  積極參與大灣區區域產業協作

  去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名單。其中,廣州市、佛山市、惠州市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集群入選。如今,這種跨區域的產業協作模式,在大灣區城市越來越常見。

  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是惠州市電子信息產業優勢主導產業之一。惠州聯合廣深佛莞打造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深入推進廣佛惠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提升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同時推動華顯光電擴建、茂佳科技智屏模組、利元亨二期等項目投產,加快建設創維數字、旭硝子顯示玻璃擴產、利元亨三期等項目。

  當前,惠州積極參與區域產業分工與協作。堅持制造業當家,提高產業協作發展水平,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同時,實施《惠州市承接產業轉移實施方案》,依托惠東、博羅、龍門3個產業轉移園建設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不斷深化惠深產業鏈協作。

  惠州將持續推進“3+7”產業園區擴容增效。惠州將建立“以畝均論英雄”評價機制,打造“萬畝千億”級大平臺。推動7個縣區千億級園區打造縣域優勢特色產業集聚區。支持博羅、龍門兩個產業轉移園創建省級高新區,打造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承載區。

  科技創新是產業的動力。《工作要點》提出,建設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推進東江實驗室工程建設,聯合中科院近物所申報全國重點實驗室,規劃建設河橋科教城。

  如今,廣深港、廣珠澳廊已經成形,成為和硅谷101公路、波士頓128公路齊名的世界級創新帶。未來,惠州將深度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深化與港澳地區高校合作。同時,提升與南方科技大學等粵港澳高校合作共建水平,加快埃克森美孚亞太地區研發中心建設,支持中海殼牌、南方電網、億緯鋰能等企業在惠設立研究機構。

  對標先進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我們非常看好惠州的市場前景,今年準備投資開設3家茶餐廳,讓更多市民品嘗香港味道。”近日,在入駐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滿一周年之際,香港青年陳健榮的創業項目營業收入達3000萬元。隨著內地與港澳通關全面恢復等利好接踵而至,他準備大展拳腳。

  這是廣大港澳青年在惠工作、生活的一個縮影。去年6月,惠州出臺《便利港澳居民在惠州發展若干措施》,鼓勵港澳青年到惠州就業生活。今年,惠州將推進灣區標準和認證、職業資格認可、科研人才遷入等工作,搭建各類便利化服務平臺,推出更多便利化政策措施。

  在人文協同方面,惠州將加強與大灣區城市公共服務供給合作,支持惠港澳中小學校(幼兒園)締結姊妹學校;加強區域生態環境同保共治,與周邊城市共同推進環境污染聯防聯治。

  “對標大灣區核心城市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惠州市大灣區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標深圳實施營商環境提升促進產業有序轉移行動,迭代升級優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推動辦事標準和服務質效與深圳全面接軌,實現深惠通辦高頻政務服務事項200項以上,“一件事”主題服務突破100項。

  金融是經濟的血液。惠州將推動銀行機構信貸資源向實體經濟和重點項目傾斜。推動綠色金融、供應鏈金融發展,出臺惠州市綠色金融政策。推動綠色金融支持惠州市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高地。用好市中小企業“信易貸”等融資信用服務平臺。

  同時,惠州將推進平臺聯動,提升潼湖生態智慧區發展水平,推進中國(惠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規劃建設惠州粵港數字經濟創新合作區,高水平打造粵港澳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為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惠州市制定了《惠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考核辦法》,要求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全省、全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盤棋”的思想,主動服從、服務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大局,形成各司其職、密切協作的工作格局。

  鏈接

  惠州市推進大灣區建設工作要點

  一、機制銜接

  ●推動建立多層次常態化溝通對接機制

  健全常態化溝通對接機制

  貫徹落實《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

  ●完善與大灣區城市國土空間規劃協調機制

  深化與廣深莞國土空間規劃對接,編制完成惠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重點推進跨界區域規劃銜接

  ●大力推進大灣區法律服務機制銜接

  健全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和司法銜接機制

  推進大灣區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一體化建設

  強化與港澳訴訟服務對接,便利港澳居民參與訴訟

  營造與大灣區城市協同發展的法律服務環境

  ●探索開展與港澳規則銜接有關工作

  探索與港澳在職稱評價、職業資格等領域規則銜接

  建立港澳專業人才在惠職稱評審綠色通道

  支持港澳教師、旅游、衛生、法律、會計、評估、專利代理等領域跨境專業人才在惠州便利執業

  二、交通互聯

  ●進一步完善跨區域交通規劃對接

  深度對接廣州都市圈、聯動廣深莞推進跨界地區軌道交通一體化服務規劃研究

  推動深莞惠交通基礎設施布局整體謀劃

  ●加密與大灣區高速公路網聯接

  加快“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優化與深圳、廣州等核心城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加快惠霞高速、惠肇高速、環島高速、惠河高速改擴建建設

  ●推進“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

  推動廣汕鐵路全線貫通、建成惠城南站綜合交通樞紐配套項目(一期)

  加快推進莞惠城際北延線、深汕鐵路惠州段建設

  推動深汕鐵路惠州南站配套設施項目前期工作

  ●高標準建設惠州千萬級干線機場

  完成惠州機場飛行區擴建工程,加快推進二期擴建工程前期工作

  編制完成惠州空港經濟區發展規劃

  ●持續推動惠州港擴能升級

  加快融入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完成《惠州港總體規劃(修編)》

  探索惠州港與鹽田港、蓮塘口岸、香港港聯動協同發展模式

  加快推進惠州港荃灣、東聯、碧甲等3條公用航道施工建設

  支持建設綜合保稅區和大宗商品交易平臺

  ●推動現代流通體系建設

  出臺惠州市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方案

  完成惠州市交通物流樞紐(基地)項目前期研究工作

  三、產業聯動

  ●推進跨區域產業協作

  依托惠東、博羅、龍門3個產業轉移園建設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不斷深化惠深產業鏈協作

  探索支持港澳企業在惠州發展有關政策,推動惠港、惠澳企業聯動協作發展

  ●做強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鏈

  推動埃克森美孚乙烯一期項目部分裝置機械竣工、二期轉規核準

  加快建設中海殼牌三期乙烯項目

  推動恒力石化(PTA)、中海油惠州石化產品結構優化升級項目全面投產

  積極推進惠州大亞灣千萬噸級CCUS集群全產業鏈示范項目規劃建設

  加快建設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啟動科創中心(二期)項目建設和智慧園區建設

  ●加快建設大灣區清潔能源中心

  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化工中試基地

  建成LNG接收站外輸管道、惠州—海豐天然氣管道首段

  ●聯合廣深佛莞打造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

  深入推進廣佛惠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

  打造仲愷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

  推動華顯光電擴建、茂佳科技智屏模組、利元亨二期等項目投產

  加快建設創維數字、旭硝子顯示玻璃擴產、利元亨三期等項目

  ●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

  打造博羅縣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特色合作平臺

  加快三數菁華全基因組測序項目建設

  ●持續推進“3+7”產業園區擴容增效

  積極打造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平臺

  建立“以畝均論英雄”評價機制

  推動7個縣區千億級園區打造縣域優勢特色產業集聚區

  支持博羅、龍門兩個產業轉移園創建省級高新區

  四、創新聯動

  ●建設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

  加快建設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

  推進東江實驗室工程建設,聯合中科院近物所申報全國重點實驗室

  ●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提升與南方科技大學等粵港澳高校合作共建水平

  加快埃克森美孚亞太地區研發中心建設

  ●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生態

  ●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應用

  支持在深圳羅湖區設立的駐深孵化器,承擔港澳項目孵化工作

  組建科技成果產業化基金,推動東江實驗室科研成果在惠州轉化

  探索創新領域“反向飛地”新模式,加快惠深創新中心(異地孵化器)建設

  ●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

  推進惠州市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

  組建創業導師庫,開展“灣區創業導師惠州行”活動

  五、改革聯動

  ●實施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行動

  ●深化跨區域信用合作

  ●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加快“數字政府”建設

  六、平臺聯動

  ●提升潼湖生態智慧區發展水平

  加強與港澳產業、資金、人文對接合作

  加快港澳青年科創園建設,力爭項目一期主體封頂,二期啟動建設

  ●推進中國(惠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

  加快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惠州聯動發展區建設

  打造惠陽區新一代跨境電子商務示范產業園

  建成B型保稅物流中心,規劃建設綜合保稅區

  ●規劃建設惠州粵港數字經濟創新合作區

  加強惠港合作,提升大灣區數字經濟產業協同發展水平

  ●高水平打造粵港澳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推動博羅縣省級蔬菜產業園和預制菜產業園建設

  七、人文協同

  ●促進大灣區青年交流交往交融

  ●開展大灣區文旅商貿交流合作

  ●深化公共服務融合共享

  ●加強區域生態環境同保共治

  ●便利港澳居民在惠州就業生活

  ●拓展港澳青年就業創業新空間

  八、組織保障

  ●建立推進大灣區建設督促考核工作機制

  ●健全全社會共同參與大灣區建設宣傳工作格局

  (統籌 羅銳 記者 馬發洲 攝影 王昌輝  梁維春 制圖 鐘仁敏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荥阳市| 通辽市| 昌邑市| 商城县| 尚志市| 屏山县| 盐源县| 金寨县| 张家港市| 凤台县| 洛宁县| 凉城县| 澄城县| 库伦旗| 慈利县| 鄯善县| 方城县| 九龙坡区| 长丰县| 夏津县| 油尖旺区| 科技| 海伦市| 四平市| 伊春市| 赞皇县| 榆树市| 板桥市| 察哈| 汶上县| 响水县| 绥江县| 富顺县| 奉节县| 那坡县| 华宁县| 芷江| 平远县| 包头市| 朝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