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真是個好地方,宜居宜業宜游,期待下一個時機走進惠州!”4月7日,在惠州仲愷參加“萬名青年到惠州”活動的當晚,香港青年李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寫下這樣的感慨。
今年以來,近千名港澳青年響應祖國號召,來到惠州交流研習,其中大約一半人是第一次來惠州,充分感受和了解惠州的營商環境和發展潛力。
事實上,為推動港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近年來,惠州通過打造品牌活動、建設品牌基地、出臺優惠政策等舉措,進一步增強港澳青年投身大灣區建設的獲得感,吸引港澳青年和人才來惠州施展才干、實現夢想,攜手譜寫惠港澳合作新篇章。
打造品牌活動
增強對港澳臺僑青年的吸引力
日前,在香港惠州仲愷社團總會的組織下,近50名香港青年來到惠州市仲愷高新區,他們參觀了中韓(惠州)產業園、惠州僑文化展覽館、惠州聚飛光電有限公司等地。他們大多數人還是第一次來惠州,第一次深入了解惠州,深刻感受家鄉經濟發展的強勁脈動。
這是今年惠州面向港澳人士啟動的“回家計劃”,通過惠籍港澳社團組織開展的“百萬青年看祖國 萬名青年到惠州”系列活動之一。該活動由香港惠州社團聯合總會牽頭,統籌40多個惠籍社團,邀請港澳青年分批次到惠州7個縣(區)訪問交流,活動預計持續舉辦至今年底。
首場“百萬青年看祖國 萬名青年到惠州”活動,由香港惠陽社團總會承辦,于2月26日在惠陽舉辦。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惠州社團聯合總會主席、香港惠陽社團聯合總會主席黃少康帶領60余名香港青年參加活動,到訪香港秘密大營救在惠陽陳列館、亞維濃生態園及栢駿騎術會,參觀惠州民營企業,圍繞高質量發展開展座談交流。
惠州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鐘永蘭介紹,今年第一季度,惠州共組織20批、762名港澳青年來惠州參觀交流,其中有400多人是第一次來惠州,希望通過打造新的活動品牌,辦出惠州特色,讓更多港澳青年到惠州走一走、看一看,吸引他們來惠交流學習、創業就業。
這是惠州市委統戰部為增強對港澳臺僑青年吸引力而打造的品牌活動之一。近年來,惠州市委統戰部打造了“海峽兩岸學生客家文化交流活動”“香港青年交流實習活動”“惠港姊妹學校國防教育活動”“惠臺港澳青年交流會”4項主題活動,鏈接3類15條精品參觀交流和游學路線,以港澳青年喜聞樂見的品牌活動有效提升惠港澳青年的交流頻率、參與質量、交流深度,增進惠港澳青年彼此的交流互動與情感融合。
建設品牌基地
搭建惠港澳青年常態交流平臺
為便利港澳居民在惠州更好地交流、學習、就業、創業和發展,惠州市委統戰部在全市規劃建設“一中心、多基地”惠港澳臺僑特色服務合作平臺。
“一中心,多基地”,即以惠州港澳臺僑綜合服務中心為引領,在7個縣(區)新建創新創業類、就業培訓類、交流合作類、學習教育類等4類13個特色基地。目前,9個特色基地已建成并投入運營。
如今,在惠州港澳臺僑綜合服務中心,港澳青年可以享受協同孵化、公共服務、展覽展示、資源對接、輔導培訓、聯絡聯誼等一站式服務。
“2019年12月揭牌成立的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累計引進項目62個、在孵項目39個(其中港澳項目22個)、投融資金額約2420萬元、創業帶動就業超300人,已有5家企業在仲愷高新區落地。”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運營總監詹鳳君介紹,隨著內地與港澳通關全面恢復,今年,基地計劃聯合惠州港澳臺僑綜合服務中心鏈接更多港澳創業資源,為港澳臺青年和項目提供上下游產業鏈合作機會,共創未來。
從香港來到惠州創業的陳健榮,去年3月攜創業項目“軌跡餐飲品牌策劃”入駐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獲得兩年辦公場地免租金支持、創業資金資助等,從而緩解了創業初期的資金壓力。這兩年,陳健榮利用香港技術、資源、團隊,為來惠州創業的香港青年以及惠州本地商家開展品牌升級計劃。
詹鳳君透露,未來,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不僅采取“請進來”方式,邀請在惠州創新創業的港澳臺青年現身說法,還會以“走出去”的方式與港澳臺高校、商協會舉辦聯動交流活動,宣傳惠州,吸引港澳臺青年到惠州逐夢、共贏。
鐘永蘭表示,接下來,惠州市委統戰部將充分發揮大統戰格局作用,聯合有關單位推動位于潼湖生態智慧區的惠州港澳青年科創園和惠州港澳臺僑數字創業直播基地的建成運營,以平臺引進更多企業人才落戶發展。
記者了解到,惠州港澳青年科創園計劃投資17.5億元,建設高標準廠房、研發辦公樓、產業大廈、獨棟總部等產業配套設施,預計明年底投用,屆時將重點引入10家以上、技術含量高的生產企業以及眾多港澳籍企業高層管理人才。
出臺優惠政策
讓港澳青年在惠享有“市民待遇”
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東岸的惠州,與香港、澳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商緣相融,在經貿、科技、教育、文化等多個領域開展交流合作。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實施,惠州與香港、澳門經貿合作和人文往來持續深化,越來越多港澳青年逐夢惠州。
4月10日9時,廣東省事業單位2023年集中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開始報名。此次惠州招聘崗位231個、招聘253人,符合《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管理辦法》及公告要求的港澳居民亦可報名應聘。
目前,惠州事業單位薪酬執行國家和廣東省薪酬待遇規定,盡管低于香港、澳門地區收入,但勝在工作穩定、社會福利保障完善,且住房餐飲等生活成本、總體消費指數比較低,幸福指數較高,不少港澳青年有意報名。
鐘永蘭介紹,為便利港澳青年在惠州生活,去年“七一”前夕,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惠州正式出臺《便利港澳居民在惠生活若干措施》,內容涵蓋便利港澳居民在惠州居住生活、就學就業、投資興業以及促進惠港澳社會民生文旅交流合作、優化提升港澳居民在惠州政務服務五大方面共38條具體舉措,為港澳臺僑青年提供“跨境通辦、一網通辦、一站通辦、一跟到底”的全鏈條服務。
惠州成為繼深圳、珠海之后第三個出臺該類政策的城市。接下來,惠州將持續細化這些具體舉措,確保政策行之有效和具有可操作性,持續推動措施落實落地,努力讓港澳居民在最大程度上享有“市民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惠州全市各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了8個“港澳服務專窗”,制定177項高頻涉港澳業務的服務事項清單,便利在惠港澳居民和在惠港澳企業辦理業務,實現“足不出境”即可完成商事登記。
3月30日,惠州在香港舉辦以“惠港同心謀發展·合作共贏創未來”為主題的2023惠州春茗,現場近1200名港澳、海外鄉親參加活動,市委統戰部聯合市委組織部在春茗現場舉辦“惠聚優才”活動,通過“走出去”“面對面”的方式推薦惠州的人才支持力度,吸引香港各界優質人才來惠創業就業。
(記者 糜朝霞)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