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惠州分站 > 最新動態

惠州仲愷高新區:錨定“國家高新區25強”新目標

2023年03月28日 來源:南方日報

[ ]

  春暖花開正當時,高質量發展譜新篇。陽春三月,仲愷大地春潮涌動,生機勃勃。

  惠州新能源產業聯盟揭牌成立,仲愷高新區管委會與億緯鋰能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億緯鋰能三十、三十一工廠啟動投產……在日前召開的惠州市推進高質量發展現場會(仲愷站)上,揭牌、簽約、投產“并肩跑”,勾勒出仲愷高新區堅持制造業當家,“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生動局面。

  “正是有大量優質企業和項目的不斷加入、持續投入,才讓仲愷高新區持續保持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誠如仲愷高新區委書記吳獻民在會上所言,企業和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當前,仲愷高新區錨定“挺進全國高新區綜合排名前25名”的“十四五”目標,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狠抓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全力打造效益更優、動力更強的“5+1”現代產業體系,努力當好惠州打造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的“排頭兵”和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主引擎”。

  聚焦新興產業

  建鏈、強鏈、延鏈、補鏈四鏈協同

  3月17日,在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億緯鋰能三十、三十一工廠正式投產。這個總投資超31億元的項目,將主要生產乘用車方形鐵鋰電池、方形三元電池等動力電池,預計實現年產能12.5GWh(吉瓦時),年產值超96億元,可配套18.4萬臺純電動乘用車。

  和去年投產的第二十八、二十九工廠一樣,三十、三十一工廠同樣致力于打造國際一流燈塔工廠。不僅擁有2條15PPM生產線和2條16PPM動力電池生產線,配備有上下料機械臂、AGV機器人、RGV穿梭車、全自動物流線,可實現全程高度自動化運轉生產,還設有完備的信息化、數字化管理系統,將智能信息化技術與工業制造融合。

  不遠處,另一宗能源電子產業領域的項目也在如火如荼建設。在寶崗路和社溪路的交會地帶,機械轟鳴,塔吊林立,首期計劃投資21億元的德賽矽鐠工業園雛形初現。未來,這片占地8.89萬平方米的園區,將致力于半導體封裝SIP模組的研發與制造,預計形成年綜合產能42000萬片封裝模組規模,實現年銷售收入約50億元。

  放眼仲愷高新區的產業生態體系,一個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落地生根,為推動“5+1”現代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打造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能源電子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注入強勁動能。

  以能源電子產業為例,目前,仲愷高新區已經形成了從復合聚合物、電解質膜、電池芯、電池殼、電池保護電路、配套充電器,到組合電池產品生產一站式能源解決方案的較為完善的產業鏈,集聚了贛鋒鋰業、德賽電池、億緯鋰能、豪鵬國際、信宇人科技等一批行業優質企業。今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為仲愷高新區新能源產業集群式發展帶來新機遇。

  “我們將乘勢而上,加快對能源電子產業招商與培育力度,在光伏領域,引進晶硅、逆變器;在儲能領域,引進做強鋰離子、鈉離子電池;在終端領域,引進5G設備、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智能電網系統等;在信息領域,引進功率半導體等,全力做大做強能源電子產業。”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湯俊說。

  據她介紹,今年,仲愷高新區將緊緊圍繞惠州構建“2+1”現代產業集群的部署,堅持建鏈、強鏈、延鏈、補鏈四鏈協同,為全力打造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能源電子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精準施策;并且主動建鏈,補齊電子信息產業共性需求,布局人工智能、激光與增材制造、現代服務業等板塊,當好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排頭兵”。

  做優產業空間

  推動資源要素向園區聚集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工業園區是堅持制造業當家的重要載體,產業空間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走進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英山片區,總投資48.35億元的旭硝子顯示玻璃(惠州)有限公司四期項目拔地而起,計劃新建的兩條液晶玻璃面板生產線投產后預計將滿足華星光電項目的基本玻璃需求;幾公里外,中集智谷產業園里一派生機勃勃,作為仲愷高新區工業標準廠房項目之一,這里聚焦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電子信息產業,吸引了一批深莞優質企業落戶……

  這一幕幕是仲愷高新區著力建設“萬畝千億”級大平臺的生動實踐。今年以來,仲愷高新區繼續加快建設重大產業園區,推動優質資源向園區集聚,全面拓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空間。

  作為惠州打造“3+7”產業園區的重要陣地,仲愷高新區擁有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和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兩大重大產業平臺。目前,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錨定打造標桿性高質量發展目標,已引進項目169宗,總投資超600億元,預期年產值超1300億元,一座現代化產業新城形態初顯;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圍繞產業項目引進和基礎設施提升兩大目標,累計引進項目93個,總投資772.6億元,奮力向高質量發展特色千億園區邁進。

  當前,在工業用地新增空間日益受限的背景下,仲愷高新區在推動重大產業平臺實現全面突破的同時,也積極盤活存量土地、低效廠房,全力推動工業園區升級改造、提質增效,向存量拓空間,以畝均論英雄。

  3月6日,仲愷高新區舉行潼僑、惠環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項目動工儀式,低效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按照“一年全面啟動,三年攻堅推進,五年基本完成”的工作部署,仲愷高新區計劃用5年時間,完成2個村鎮工業集聚區13平方公里的升級改造;完成后,潼僑村鎮工業集聚區工業年產值預計將從70億元提升至400億元,惠環(西坑)村鎮工業集聚區工業年產值預計將從54億元提升至300億元。

  除了推動老舊村鎮工業集聚區騰籠換鳥,重煥發展活力,今年,仲愷高新區持續推進東江、惠南兩個科技園提質增效,深挖土地空間潛能,提升產業發展承載力,破解土地資源受限的困境。

  湯俊介紹,2023年,東江科技園將繼續提升園區功能品質,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0%以上,工業投資增長30%以上;惠南科技園將繼續發力創新驅動發展,實施低效用地提質增效行動,打造科技引領發展、創新要素集聚的高質量園區,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以上,高新技術制造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60%。

  刷新“仲愷速度”

  實施“1235”行動提供全過程服務

  項目建設“不打烊”,平臺發展“加速跑”,離不開不斷刷新的“仲愷速度”,得益于政府的“店小二”服務。

  在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金籟科技(惠州)磁性元器件制造項目正在抓緊建設,一個國內最大的磁性元器件制造園區已從藍圖走向現實。項目分三期建設,計劃總投資50億元,占地14.82萬平方米,一期預計從今年6月開始分批投產,有望打破部分磁性元器件的國外壟斷局面。

  “我們的項目2022年2月落戶,從簽約到動工只用了50多天,去年底一期封頂,也比原計劃提前了2個月。”惠州金籟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義松表示,各級政府積極踐行“店小二”精神,主動靠前為企業排憂解難,為項目如期投產提供了堅強保障。

  這樣“暢通無阻”的故事,在仲愷高新區頻頻上演。

  尤其是,今年以來,仲愷高新區實施“一個攻堅、兩業融合、三大工程、‘五外聯動”的“1235”行動,為企業的招商、落地、動工、投產全過程提供服務保障,全力當好金牌“店小二”,推動產業服務不斷提速。

  2月初,惠州市潼湖生態智慧區企業服務中心在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集中配套(二期)舉行揭牌儀式。作為為起步區落戶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專門性機構,企業服務中心以企業辦事需求體驗為導向,梳理“服務事項清單”,安排專班跟進;并聯合各涉企部門門打造一站式“智慧企服”平臺,采取“線上+線下”“直接辦理+流轉辦理”服務模式,縮短辦理流程,減少企業跑動。

  “我們將繼續深入踐行‘店小二’服務理念,以開展‘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年’活動為主抓手,用心用情用力為區內企業項目提供更加高效、更加優質、更加暖心的服務,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竭盡所能助力企業發展壯大,讓企業安心投資仲愷、扎根仲愷、共享仲愷。”吳獻民說。

  此外,仲愷高新區積極引進現代服務業,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建設高質量服務體系。海格云鏈(惠州)數智經濟產業園項目是新簽約的生產性現代服務業項目之一。

  “我們力將通過打造集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服務體系,服務惠州及周邊區域的生產制造、消費流通等產業。”深圳市海格云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梅春雷介紹,園區將形成以進出口集中采購、展示與分銷、供應鏈+數字金融、全域電商及直播、品牌及創業孵化為代表的新型服務產業集群;并作為產業互聯網商業服務平臺的實施場所,吸引更多大灣區優質產業、企業、資本、人才聚集,為仲愷高新區塑造發展新優勢。

  ■相關

  惠州新能源產業聯盟揭牌成立

  為構建更加完善的新能源全產業鏈生態,日前,在惠州市推進高質量發展現場會(仲愷站)上,惠州新能源產業聯盟揭牌成立。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當前,新能源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機遇期。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

  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后者在優化鋰電池產業區域布局方面,多處提及惠州、億緯鋰能,并對惠州重點發展新型儲能產業作出規劃。

  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利好,為惠州新能源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目前,在惠州,新能源電池是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基本形成了從電池制造設備、電解液、正負極材料、電芯、配套充電器到新能源電池整體解決方案的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據統計,2022年,惠州擁有79家新能源領域規上工業企業,共實現年產值867億元,同比增長22%。

  當天揭牌的惠州新能源產業聯盟由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理事長單位,匯聚了德賽電池、贛鋒鋰電、藍微電子、比亞迪電池等35家當地知名新能源企業。接下來,產業聯盟將致力促進成員單位之間資源共享、技術交流、供需對接、優勢互補,推動新能源產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標準應用落地,并聯合學界、政界,共同構建完善的新能源產業生態,助力提升惠州新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

  ■鏈接

  2023年仲愷高新區“1235”行動

  “1235”行動:一個攻堅、兩業融合、三大工程、五外聯動

  ◎一個攻堅:開展一個招商攻堅年

  圍繞新落地項目總投資700億元、年產值1700億元目標,開展全域、全鏈、全線招商。

  全域:立足大灣區、面向全國、走向全球,力爭引進外資企業5家以上。

  全鏈:聚焦“5+1”現代產業體系,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引進高質量延鏈強鏈補鏈項目。

  全線: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統一招商、統一調度。

  工業標準廠房項目:完成引進企業300家以上,招商去化率達95%,全年招商去化面積400萬平方米,投產去化面積170萬平方米。

  全力加快項目竣備,“一項目一專班”推動在建項目年內全部竣備。

  全力加快招商引資,舉行20場以上供應鏈企業推介及專題活動。

  全力推動企業投產,聚焦產權分割、貸款融資難等問題,創造性地出臺政策。

  ◎兩業融合: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

  深入推進質量品牌建設,鼓勵企業從貼牌生產向自有品牌轉變。

  重點推進數字技術、智能制造技術在全產業鏈的應用,新增89家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

  聚焦建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開展“大手牽小手”產業鏈沙龍活動,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

  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用,力爭新增上市企業2家、掛牌企業3家。

  ◎三大工程:實施工業穩增長工程、產業轉型升級工程、企業梯度培育工程

  工業穩增長工程:重點保障產業項目用地需求,力爭全年新增征地4500畝,供應工業用地7680畝;加快項目建設投產速度,推出“臨電租賃2.0”“電力即插即用”等用電用能新舉措;實施工業投資“顆粒歸倉”行動,重點推動全區產值前50強企業增資擴產。

  產業轉型升級工程:加快升級區級技術改造項目政策,推動華星光電、億緯動力、德賽西威等至少140家企業實施技改,確保全年完成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0%以上。

  企業梯度培育工程:聚焦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建立“500+500+300”梯度培育庫,力爭“小升規”工業企業總量突破11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總量突破25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量突破15家。

  ◎五外聯動:打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組合拳”

  發揮廣東自貿區惠州聯動發展區優勢,推動通關、貿易、投資便利化,力爭全年外貿進出口1305億元,增長5%。

  記者 于蕾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边| 岳普湖县| 贡觉县| 益阳市| 临高县| 普洱| 密云县| 韩城市| 廊坊市| 定日县| 玉田县| 天气| 诸暨市| 花莲市| 永安市| 治多县| 吉首市| 曲麻莱县| 上蔡县| 华蓥市| 旬阳县| 北安市| 宁城县| 渝北区| 宜良县| 顺平县| 克拉玛依市| 宝兴县| 宣城市| 惠东县| 玛纳斯县| 江达县| 双江| 鄢陵县| 广安市| 临高县| 新源县| 女性| 永靖县| 松江区| 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