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如梭,歲月流轉。轉眼間,2022年已經結束,時光匆匆邁進2023年。回首過去,2022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這一年,北京冬奧會圓滿舉行;這一年,中國航天實施6次飛行任務;這一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進一步優化……
屹立在東江之畔的惠州,在過去一年,也經歷著可喜的變化。這一年,惠州表現亮眼,頻頻“出圈”,惠州所展現出來的頑強拼搏、奮起直追的精神,讓這座千年古城更加光彩奪目。
去年,新冠疫情仍然肆虐。惠州上下齊心協力共克時艱,全民投入戰疫。一年以來,各機關不畏艱難、沖鋒在前,黨員志愿者積極響應、挺身而出、英勇奮戰,不僅派駐中高風險區域,還有志愿者堅守各街道社區核酸檢測點投入到一線志愿活動,在志愿戰疫中發揮著光和熱。
在疫情沖擊下,惠州經濟仍然表現出強勁活力。去年,總投資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加快建設;總投資150億元的恒力石化(惠州)PTA項目即將投產;總投資超過520億元的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完成轉規、獲批核準;惠州港荃灣港區5萬噸級石化碼頭竣工、5萬噸級液化烴碼頭動工……
石化新能源產業只是惠州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側面。近年來,惠州打出一套“組合拳”,建設“3+7”工業園區,發展“2+1”產業集群。
在電子信息產業,去年12月,波頓電子霧化器總部及智能制造基地項目、礪劍新材料創新項目、鵬錦智能裝備研發中心及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完美顯示智慧屏研發生產項目等6宗產業項目集中簽約落戶仲愷高新區;在生命健康產業,華南生命健康科技(惠州)產業園已經竣工,從動工建設至竣工交付僅歷時12個月。
競逐一流的惠州在2022年交出一份“硬核”答卷。在2022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惠州均拿下GDP增速全省第一的桂冠,這是惠州堅持抓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所結出的碩果。
大項目的發展離不開交通的支撐。2022年2月,惠州一號公路(惠霞高速)正式啟動全面建設,由北向南串聯5個縣(區);8月,廣惠高速金龍互通與金龍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同步建成通車,實現了從市中心區10—12分鐘快速上高速的目標。
去年9月,位于仲愷潼湖鎮欖村的山下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廣汕高鐵全線所有隧道全部貫通;10月,鵝城大橋首個承臺澆筑完成,惠州主城區將再迎一條過江通道;11月,惠肇高速公路(惠城至增城段)先行控制性工程東江特大橋開工暨全面建設正式啟動,建成后惠州往返廣州單程將縮短約30分鐘。
從城市干道到高鐵、高速公路,惠州“豐”字交通網絡正在進一步完善,大灣區連接粵東、粵北以及閩贛地區的樞紐門戶正在形成。
去年8月,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對外公布《廣東省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協調指引》,其中明確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市(含深汕特別合作區)、東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惠州在指引中被提及21次,被定位為深圳都市圈“一主兩副”核心區中的“兩副”之一,這勢必為惠州帶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2022年1—10月,惠州引進來自深圳的項目258宗,計劃投資總額683億元,平均每天引進深圳項目投資約2.25億元。
惠州在加速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在民生方面不斷發力,各項惠民實事接連動工,“惠民之州”這塊招牌不斷擦亮。
醫療方面,去年10月,惠州市中醫醫院東江新城院區二期建設項目正式開工,設置500張病床。去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金山院區)正式全面開工,一期開放床位數500床。
住房方面,去年8月,惠州市將首套房首付款比例調整為20%,利好剛需置業市民。11月,惠州市正式辦理了首批兩宗二手房“帶押過戶”業務,“帶押過戶”極大地縮短了二手房交易業務辦理周期,也降低了交易風險。
人才政策方面,去年12月,惠州市印發《關于新引進人才安家落戶補貼發放實施細則》提出,2022年后(含2022年)引進且首次在惠參加工作并參保的人才可申請安家補貼和落戶補貼,其中安家補貼最高達30萬元。
教育方面,去年6月,惠州市人民政府印發《惠州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到全市計劃新增義務教育公辦學位26.9萬個,新增公辦普通高中學位2.1萬個。2022年,惠州新增7萬個公辦義務教育學位,新建普通高中1所,新增公辦普通高中學位2250個。
文廣旅體方面,去年8月,水東街入選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千年古商埠煥發新光彩。此外,2022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設城鄉公共空間體育設施,新增惠民球場100個,構建城市“15分鐘健身圈”,著力打造“身邊的運動場”。
歲末年初,新年的曙光已經照射在這片土地上。新時代,惠州正在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化身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的一塊重要拼圖。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的背景下,惠州更顯發展活力與韌性。
(見習記者 曾漢)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