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惠州分站 > 最新動態

向洋而興:“珠三角艦隊”挺進深藍

2023年01月05日 來源:南方+

[ ]

  1479公里的珠三角海岸線上,陽光、海浪、沙灘,還有一個個交通碼頭和產業園區,珠三角制造故事在這里精彩上演。

  夕陽西下,站在惠州大亞灣畔,只見一座石化新城在燈光的照耀下璀璨奪目、熠熠生輝。二十多年前,這里還是一個燈火稀疏、籍籍無名的小漁村。恒力石化(惠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杜璽充滿感慨的看著這一切。

  “經歷兩年建設,恒力(惠州)PTA項目即將投產。”看著兩套主裝置拔地而起,杜璽對于未來發展滿懷期望。該項目總投資150億元,預計年產值達300億元。

  一望無際的海洋,蘊藏著無限的希望。憑海而興、向海圖強的惠州,譜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城市建設史,完成了一場舉世矚目的華麗蝶變。

  伶仃洋碧波萬頃,珠江口風云激蕩。千年前,一批批的商船從珠江口啟航,貫通歐亞,開創一個個“開風氣之先”的傳奇。今天珠三角企業乘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東風”,邁向更廣闊的“深藍”。

  入海

  一座城市的向海而興

  海風徐徐,站在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殼牌”)辦公樓頂層上遠眺,管廊縱橫交錯,油輪響著汽笛緩緩駛入碼頭。

  在惠州港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賴振彪的記憶中,“惠州第一炮”的巨響聲猶在耳。1990年5月25日,大亞灣海面上煙霧繚繞,“轟”的一聲巨響,原本的海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新陸地。這是惠州港首座萬噸級碼頭建設爆破,惠州開始了“向海”的發展。

  那是一個建設的時代。2001年,62歲的高級工程師蔣興鏞來到大亞灣,參與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的地質勘探。當蔣興鏞撥開長得比人還高的野草時,他充滿憧憬:這將是一座現代化的產業新城。

  在大項目加持下,吸引了一批投資者、人才前來,如李長榮化工、韓國LG集團等行業龍頭落戶,一舉奠定惠州“石化強市”的基礎。

  “大亞灣起點高、發展快。”蔣興鏞在惠州度過了21年歲月,參與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建設,直至今年去世。蔣興鏞認為,惠州一是有交通優勢,擁有豐富的海島和優良的港口資源。二是有區位優勢,生產的多樣化、豐富的基礎材料,能就近應用于珠三角制造業。

  蔣興鏞的預測是準確的。縱觀全球,美國休斯敦、新加坡裕廊島等世界級石化基地都經過數十年沉淀。作為一座年輕的石化區,大亞灣在對標世界一流中尋找路徑,已躋身國家重點建設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全省唯一)、連續4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

  沿著石化大道中一路前行,一系列化工新材料企業映入眼簾,勾勒出一條從煉化到新材料的產業鏈。殼牌、中海油、LG化學、巴斯夫、歐德油儲……前來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有13家之多。2021年,規劃面積32.9平方公里的大亞灣石化區實現產值1859億元。

  向海而興,改變了一座城市。

  在大亞灣開發區西區街道東聯村,城市小區整齊劃一,廣場上綠樹成蔭,村民歡聲笑語。20年前,由于中海殼牌項目落戶的用地需求,村民告別了祖輩生活數百年的故土,整體搬遷至此地。

  “2002年2月5日,那一天是小年。”東聯村黨委副書記黃慶存回憶,收拾好行李,坐上汽車時,不少人流下了淚水。“現在大亞灣越來越好,就業、生活都不錯。村里每年會考上20多個大學生。”

  出海

  珠三角企業的“大航海時代”

  近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配套重件碼頭首船在大亞灣成功靠泊,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進入生產設備的安裝階段。這是美國企業在華獨資建設的首個重大石化項目,總投資超100億美元。

  風起南海之濱。面朝大海,珠三角人開放、包容,世界500強企業跨越太平洋來了,珠三角制造在揚帆出海,銷往大洋彼岸。

  潮涌珠江兩岸。向潮而立,珠三角人拼搏、進取,從珠江東岸到西岸,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初見雛形。

  在惠州百里之外,廣州南沙龍穴島上,雄偉的龍門吊和萬噸的巨輪格外引人注目。二十年間,這里從一座孤島蝶變為全球舉足輕重的超大型船舶建造基地。

  蛟龍潛伏,風浪時出,這是古代航海者面臨的共同威脅。今天,在廣州建造的“海龍號”刷新我國深水工程作業的新紀錄,可支持24名潛水員到300米水下作業,總體作業能力達到國際頂尖水平。

  “過去聽到的是海浪聲,如今是隆隆機器聲。”年逾花甲的龍穴島村民陳慶南表示。孤島、臺風、缺水、捕魚……這些記憶中的生活已隨海洋經濟的發展遠去。

  21世紀是海洋世紀。“藍色經濟”已成高質量發展的動能,2021年廣東省全省海洋生產總值1.99萬億元,連續27年位居全國第一。

  從空中俯瞰,廣東4000多公里的海岸線猶如一張蓄勢待發的巨弓。在珠江西岸,江門市新會區古井鎮,江門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碼頭上,數艘可以裝載4萬噸貨物的“南洋型”船停靠于此。在岸上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抓緊進行焊接、裝配、打磨等作業。

  “目前訂單已持續到2025年。”該公司財務總監朱繼雷介紹,這兩年隨著船舶市場逐步回暖,全球新造船成交金額增幅較大,公司搶抓市場機遇,“有信心后年實現交船數量16艘,產值突破33億元。”

  產業的背后,是海洋時代的大潮。

  白色的風機高高聳立,巨大的葉片悠悠轉動……在珠海的海域上,源源不斷的風能轉化為清潔電力送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千家萬戶。

  海上風能迎來高速發展階段,“乘風而起”。2022年9月,在珠海建造的34套全球最深吸力筒式海上風電項目導管架全部交付,將應用于蘇格蘭最大、世界最深的Seagreen海上風電項目。

  造海

  駛向深藍的“無人船”

  在珠海市唐家灣畔,一座充滿現代感的雙體戰艦造型建筑悄然點亮了輪廓燈。這是香山海洋科技港,中國第一家無人船艇民營企業——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云洲智能”)便坐落其中。

  2010年,在香港求學多年的張云飛和同學一起來到珠海,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云洲智能誕生!

  創業是個艱難的決定。彼時,無人船項目在國內處于空白,沒有可參考、模仿的對象。很快,合伙人東拼西湊的啟動資金花光了。幸運的是,各種政策、創業基金讓他們渡過了早期“沒有收入”的難關。

  隨著研發的不斷深入,張云飛和團隊越走越遠,在海洋調查、無人航運等諸多領域大顯身手。如今,云洲智能獲授權專利近400項,多項核心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產品覆蓋近50個國家和地區。

  古人用“移山造海”來比喻征服自然的偉大力量和氣魄。今天,這些創業者、科研者集聚大灣區、勇闖“無人區”,開辟產業藍海。

  在深圳,深圳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在航拍無人機市場的“紅海”中,更換賽道,開啟水下無人機、水下機器人的創業之旅。

  在江門,海星游艇在中國80英尺以上游艇市場占有率超過70%,這也是國內唯一一家挺進全球游艇業排行榜前20的企業。

  在大灣區建設機遇下,海洋產業從同質化競爭走向差異化協同。

  “港澳大學科研前沿性很強,廣東的產業基礎好,粵港澳可以實現優勢互補,我對在大灣區發展充滿信心。”張云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表示。實際上,由云洲智能主持建造的香山海洋科技港,正在打造為粵港澳三地海洋裝備科技設計研發試驗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在南沙,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博士后吳寶蘭是通過人才政策引進的科研人員,“很多高水平的科研平臺落地南沙,這樣的科研環境非常有利于科研人相互溝通交流,運用高水平設備、聯絡實驗室。”

  當前,越來越多的高層次科研隊伍匯聚廣東,推動粵港澳科技深度合作。“冷泉”裝置預研項目、粵港澳大灣區海洋5G創新平臺項目等一批重大海洋科研項目,正在成為海洋科研的“新地標”。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逐浪天地寬。敢為人先的珠三角,正在參與繪就國際一流灣區的錦繡華章,譜寫著下一個全球化的偉大傳奇。

  

  策劃 林煥輝

  統籌 何山 朱紫強 蘇力 吳欣寧 羅莎

  南方日報記者 馬發洲

  設計 麥瑜瑜  張雅

  出品 南方日報珠三角新聞部 南方城市智庫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川市| 靖安县| 阿拉善左旗| 德化县| 海口市| 绍兴县| 抚州市| 正镶白旗| 抚顺市| 盱眙县| 泗洪县| 温宿县| 巴楚县| 南皮县| 固原市| 高碑店市| 丰城市| 香港 | 康马县| 兖州市| 额敏县| 淮南市| 镇赉县| 寻甸| 河西区| 邵武市| 武乡县| 九龙城区| 神木县| 河源市| 呼玛县| 平塘县| 谷城县| 介休市| 苏尼特左旗| 贡觉县| 张掖市| 松滋市| 蒲城县| 台中市|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