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惠州分站 > 大圖新聞

惠州:大抓產業發展,打造新增長極

2023年12月18日 來源:南方+

[ ]

  惠州,上榜!近日,惠州登上兩項全國百強榜。在有關機構發布的榜單中,惠州上榜2023年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排名全國第34位,而在2022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名單中,惠州同樣位列第34位。排名更靠前的是惠州的空氣質量,今年1—10月,惠州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4位。惠州部分縣(區)和產業園區等也頻繁在全國多個榜單中亮相。

  惠州經濟發展態勢向上向好,同時又擁有好山好水好空氣。惠州頻頻上榜背后,展現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成效。當前,惠州把一切工作的重心聚焦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這個中心任務上來,自覺用“走在前列”總目標統領惠州各項工作,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大抓產業發展、推進制造業當家,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以實干實績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參與大灣區建設

  搶抓大灣區機遇,惠港攜手向未來。今年10月,粵港澳大灣區(惠州)發展推廣宣講會舉行,惠州和香港兩地部門圍繞大灣區建設合作發展新機遇、兩地營商投資環境、人才及稅收政策服務等專題作宣講交流,現場還有3位香港青年企業家分享在惠州的創業經驗。

  作為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緊緊圍繞“中央要求、港澳所需、灣區所向、惠州所長”,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參與大灣區建設,推動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大灣區東部樞紐門戶地位逐步鞏固,營商環境日益優化,商貿活動日益便利、科技產業協同發展能力日益提高。

  “現在乘坐廣汕高鐵,從廣州東站到惠州南站只需約1小時,極大地便利了業務往來。”經常往返廣州和惠州開展業務工作的張先生說,以前乘坐跨市大巴約需2小時車程,如今節約了一半時間。

  隨著今年9月底廣汕高鐵開通,惠州擁有廣汕高鐵、贛深高鐵、廈深高鐵3條高鐵線路和9個高鐵站,堪稱“高鐵大市”。當前惠州深度融入大灣區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推進“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助力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加強與大灣區核心城市基礎設施連接、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推動區域協同聯動發展。

惠州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圖為惠州市區一角。王昌輝 攝

  除了交通互聯互通,惠州還推動產業協同發展。惠州立足大灣區,精準招引一批建鏈、補鏈、強鏈型先進產業項目,加強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的協同合作,不斷提升產業聯動發展能力和產業鏈嵌合水平,增強區域整體競爭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惠州共引進大灣區產業協同項目809宗,投資額1534億元。

  與6家企業簽約6宗項目,合計總投資149.7億元,這是今年3月惠州赴歐洲開展投資促進交流活動收獲的成果。惠州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圍繞電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兩大產業集群精準招商,充分利用好埃克森美孚、殼牌等跨國企業獨有的開放渠道,以及中韓(惠州)產業園等對外開放平臺,加大力度引進高質量外資,讓更多優質外資項目落戶惠州。

  此外,惠州強化對內開放,謀劃推進機場、鐵路等對內開放大通道建設,構建現代物流體系,進一步聯結和開拓國內市場,擴大發展縱深。

   受訪者供圖

  集中資源力量建設“3+7”工業園區

  根據工信部公布的2022年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發展質量評價結果,全省共有3家獲評五星級基地,有兩家在惠州,分別是大亞灣開發區和仲愷高新區。惠州堅持工業立市、推進制造業當家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國家級肯定。

  惠州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發展實體經濟、推進制造業當家,不斷塑造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經濟發展保持向上向好態勢。今年前三季度,惠州GDP為4014.72億元,同比增長5.3%,增速居全省第三、珠三角第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惠州工業投資總量1216.12億元,同比增長13.1%,連續38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惠州著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兩大萬億級現代產業集群,推動大亞灣石化區打造成為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促進大亞灣石化區與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聯動發展,不斷延鏈補鏈強鏈,打造萬億級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方面,聯合廣深莞打造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做大做強超高清視頻、5G及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動力電池、核心基礎電子等優勢產業,營造以大帶小、以小促大產業發展生態圈。此外,惠州著力塑造新型儲能產業優勢,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恒力石化PTA項目竣工投產;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開工建設……今年以來,大亞灣開發區傳來不少好消息。大項目帶動大發展,大亞灣開發區的發展有目共睹。日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了2023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結果,大亞灣開發區位列“2023高質量發展化工園區”(共30家)第一,已經連續5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

  惠州把工業園區打造成為集聚產業的大平臺,集聚優質資源要素打造“3+7”工業園區,持續做強做優做大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中韓(惠州)產業園3個國家級園區,支持7個縣區打造主導產業鮮明的千億級工業園區。

  惠州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70%以上用于工業項目、園區建設,制定“一園一融資方案”,推動資源要素向園區聚集。目前“3+7”工業園區貢獻了全市三分之二的工業產值和六成的工業投資,中韓(惠州)產業園、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等園區建設已初見成效。

   受訪者供圖

  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日前,惠州出臺了《惠州市提升政務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十項措施》,提出了打造整體高效政府、設立投資服務總窗口、推行延時服務工作機制、深入拓展“一網通辦”、創建“無證明城市”、持續做好生產要素保障、壓縮行政裁量空間、全面掃除公平競爭障礙、營造有溫度的法治環境、加強政務失信治理等十方面措施。

  營商環境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惠州出臺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特別是在服務重大項目、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推動土地等生產要素向制造業聚集等方面推出了系列創新舉措,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了跨區經營。今年惠州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稅務領域“放管服”改革,打造惠州“灣區通辦”示范區試點。不少企業感受到了“灣區通辦”的紅利,“在惠州就能辦理廣州、深圳分公司的涉稅業務,省時又省力”。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惠州推進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全市通辦”工作,通過線上、線下、通辦專窗等多種模式,統籌協調做好“跨域通辦”工作,惠州已經與省內其余20個地市簽訂“跨域通辦”協議,共實現1146個事項“省內通辦”。同時,惠州積極指導各縣(區)政數管理部門與深圳市各轄區按需開展“跨域通辦”。

  民生福祉是一個城市“軟環境”的重要體現。惠州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兜牢基本民生底線,努力讓惠民之州更加溫暖更加幸福。

  在惠州市區,日前市民樂園一期改造提升、二期建成開放后,成為了市民周末戶外休閑首選地之一。惠州圍繞群眾需求,著力打造開放共享、豐富多彩的高品質公共空間,不斷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數。

  惠東以問題為導向,扎實推進山區通信網絡建設,近期通信信號得到改善后,為群眾生產生活和鄉村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通信網絡保障。

  成績單

  今年前10月惠州經濟向上向好: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58.02億元,同比增長4.6%

  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2%

  工業投資增長12.6%,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59.6%

  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2.2%

  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47.2%

  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分別為25.5%、13.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68.69億元,同比增長4.6%

  外貿進出口總額2805.15億元,同比增長7.9%

  進口1106.20億元,增長25.2%

  10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9414.47億元,增長14.7%

  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0716.45億元,增長15.4%

  一線案例

  加快建設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

  日前,博羅縣福田鎮徐田村鄉村振興“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投用,這是惠州首個鄉村振興智慧“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不僅滿足了群眾電車的充電需求,還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助力推進“百千萬工程”。

  今年10月底惠龍高速通車,在該條高速公路的公莊服務區和象頭山服務區,“光儲充”一體化低碳項目工程成為一大亮點。兩處服務區在東西區各設置超級快充電站一座,每處配建6個充電車位,以更好地匹配新能源車主長途出行時的續航補能需求。

  這些都是惠州推動新型儲能應用場景建設的具體案例。在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兩大萬億級現代產業集群的同時,惠州搶占產業制高點,競逐新型儲能賽道,全力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惠州新能源電池產業基礎雄厚、產業鏈完整,已成為國內重要的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入選中國百強產業集群,成為國內產業鏈完善、品類齊全的集聚地。2022年,惠州市消費類電池產量13.5億只,占全省產量20%以上。去年該產業產值達866.7億元,在全國新型儲能產業版圖中具有獨特優勢。

  惠州將發揮億緯鋰能、欣旺達、德賽等“鏈主”企業以商招商、強化產業集群優勢,不斷強鏈補鏈延鏈,做大做強儲能電池制造業,力爭到2025年全市動力電池產能超100GWh,產值達1800億元。

  今年7月,惠州市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推進會在龍門縣舉行。會上,惠州市政府與南網儲能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13個新型儲能產業和應用項目現場簽約。

  惠州還將大力推動新型電力系統等應用場景建設,在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配套建設儲能設施,政府與市場共同發力,帶動產業加速發展,加快建設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惠州鼓勵建設多元化新型儲能項目。比如在“3+7”產業園區、數據中心和重點用電大戶等多元場景推廣儲能應用,在農村公共停車場、旅游景點、公路服務區建設充電站等。

  惠州各縣(區)紛紛行動,結合自身實際發力新型儲能產業。近日,惠陽區召開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大會,集中簽約15宗產業項目,投資金額超過64億元。

  奮進者說

  以“頭號工程”力度推進“百千萬工程”

  12月1日,惠州市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現場會在惠陽區召開。會議強調,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錨定目標、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將省委部署要求落實到位,努力推動惠州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走在全省前列。

  當前,惠州以“頭號工程”的力度推進“百千萬工程”,堅持“由縣主抓、主抓到縣”,全面動起來、干起來。

  在全國百強縣——博羅縣龍城大道上,一條路上出現兩家全國10強電動車企業。“沒想到,零基礎的博羅電動車產業能發展這么快。”臺鈴董事長特助何文強透露,因為看中博羅區位優勢和政府支持力度,3年前,臺鈴和小刀相隔500米的廠區同日開工建設。

  惠州堅持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中之重,深入實施“制造業當家”戰略,堅定不移發展實體經濟,大力發展“2+1”現代產業集群,把工業園區打造成為集聚產業的大平臺,集聚優質資源要素打造“3+7”工業園區。

  站在惠城區馬安鎮文化站門口,放眼望去,只見圩鎮主街干凈整潔、房屋外立面美觀,這里將打造成為美麗圩鎮的“會客廳”。近段時間,惠州縣鎮村通過開展植樹、農房風貌管控提升、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面貌煥然一新,百姓拍手叫好。

  實施“百千萬工程”,惠州突出提升人居環境,大力推進美麗圩鎮建設,扎實開展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廁所治理“三大革命”,加快植綠護綠擴綠,推動綠美惠州生態建設再上新臺階。

  惠州共有1個縣、5個鎮和50個村入選省級典型縣鎮村。惠州將扎實推進典型縣鎮村建設,全面提升縣城、鎮村生活舒適度,打造詩意田園和現代生活有機統一的鄉村振興樣本,構建現代新型鄉村生活體系。

  惠陽區平潭鎮新圩村是其中一個典型村。該村村道干凈整潔、房屋錯落有致,種有淮山和粉葛1500余畝,這是該村的“致富密碼”。“收入比以前提高很多,還有一些年輕人也回村創業來了。”村民劉瑞建說,他依靠種植淮山、粉葛,每年大約能增收10萬元。

  實施“百千萬工程”,關鍵還需要群眾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惠州通過強化宣傳引導,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帶動群眾共同建設美麗家園,同時深入實施“雙百行動”和“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凝聚齊抓共促的強大合力。

  (撰文 羅銳)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泉县| 杨浦区| 昆明市| 辽宁省| 德阳市| 阿合奇县| 台湾省| 岳西县| 叙永县| 广昌县| 珲春市| 昆山市| 龙井市| 长沙市| 连城县| 平利县| 新乡市| 综艺| 丰城市| 宜宾县| 忻城县| 阳城县| 泰和县| 潢川县| 临澧县| 石楼县| 满城县| 永登县| 吉水县| 嘉峪关市| 香港| 抚远县| 泗洪县| 高台县| 湖南省| 上饶县| 永丰县| 泰来县| 松溪县| 万荣县| 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