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惠州分站 > 大圖新聞

新型儲能:惠州產業新突破口

2023年08月08日 來源:南方日報

[ ]

  ■編者按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推動下,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在多個領域形成了新的產業風口或賽道,新型儲能產業正是這樣一個火熱的賽道。

  當前,惠州新型儲能產業企業已超過800家,擁有逾10萬從業人員,其中相當一部分為研發人才。在惠州多個縣區,儲能項目在產業鏈上下游不斷集聚,不僅積蓄了強大的產能,而且形成了較完善的產業鏈。

  新賽道已然來臨,惠州如何競逐?即日起,南方日報惠州新聞部推出“惠州競逐新型儲能賽道”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突圍,是當前復雜背景下,各地經濟實現復蘇和發展的“同一首歌”。透過上半年經濟數據可以發現,惠州在這個過程中打開了一個新的突破口。

  今年上半年,惠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73.12億元,同比增長2.1%。在惠州全力打造的兩大萬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里面,電子行業增長0.1%,石化能源新材料行業下降0.3%。而在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里面,石化產業下降3.2%、能源產業增長10.0%、新材料制造業增長3.4%。

  可見,在諸多細分產業里面,惠州能源產業逆勢突圍,表現非常亮眼。據統計,惠州新型儲能產業集群2022年產值達866.7億元。而《惠州市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惠州新型儲能產業集群產值要力爭達到1800億元。當前,惠州已提出目標,推動該產業挺進全國第一方陣。

  顯然,惠州對新型儲能產業寄予厚望。

  壯大產業 今年產值預計達1200億元

  “惠州信利這個項目,是目前惠州市規模最大的用戶側儲能電站。”廣東粵電電力銷售有限公司儲能負責人段先勇說的,是該公司2022年9月投入運營的儲能電站,它投資3840萬元,規模達到11MW/22.23MWh,也是廣東能源集團首個用戶側儲能、虛擬電廠。

  經測算,該項目儲能系統每日通過在谷段儲電,峰段(含尖峰)供電,預計每年可節約600多萬元電費。它也可充當備用電源,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有序用電的風險,可以保障企業實現穩定生產。

  儲能應用的落地,讓人更直觀地看到這背后一片巨大的產業藍海。惠州正在這片藍海中流擊水,爭當時代的弄潮兒。

  數據顯示,惠州現有新型儲能集群相關企業超800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超110家,億緯鋰能、比亞迪、欣旺達、德賽電池、贛鋒鋰電等位居全球前列的電池制造商均在惠州重點布局。

  從產業鏈來看,惠州企業在電池制造設備、電池材料、電池制造(電芯、模組和電池包)、電池檢測、電池回收利用、變流器、電源管理、儲能系統集成等各環節均有布局,基本形成產業閉環。

  在產業平臺上,惠州大亞灣石化區、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兩大專業化工園區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有利于發展儲能電池材料和電池回收等產業。其中,大亞灣石化區還具有化工副產氫豐富的優勢,有利于進一步發展氫能儲能產業,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則有利于發展儲能電池材料和電池回收等產業。

  正因為有這樣的產業基礎,去年惠州新型儲能產業集群產值達866.7億元,增長22.2%。今年上半年,惠州新型儲能產業集群產值590億元,全年預計將超1200億元。

  惠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廖巍介紹,惠州是國內新能源電池的重要產業基地,也是國內產業鏈完善、品類齊全的集聚地。這樣的產業地位顯然在全國舉足輕重,今年3月發布的《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就多次提及惠州,表明惠州成為珠江口東岸儲能電池產業集聚區、鋰電硅碳負極材料集聚區、電解液專業園區、輔助材料集聚區、儲能控制產品及系統集成、先進裝備制造集聚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集聚項目 一批重點項目陸續開工或投產

  然而,產業鏈的完善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斷引進建設一批重點項目,將這一產業充實完善起來。

  為此,惠州馬不停蹄培育或引進了一批新型儲能重點項目,目前在建新型儲能產業項目有30宗,預計下半年新開工項目14宗,儲備項目19宗,各項目總投資超600億元。其中有23宗重點項目列入全省重點項目清單,總投資321.4億元。龍門縣零碳生態園、龍門體育館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項目落地、中廣核惠州電化學儲能示范項目開工建設……

  廖巍介紹,今年下半年,惠州將重點推動宙邦化工20萬噸電池化學品等項目開工建設,推動科達利鋰電池三期、豪鵬新能源二期等項目竣工投產,為全市新型儲能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增添勢能。

  惠州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局長黃偉忠認為,接下來還可以通過加快試點示范、擴大應用場景、爭取上級政策支持等措施,來推動惠州新型儲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比如,通過試點示范,解決不同應用場景下的收益機制、投資模式、運行維保的問題。并力爭龍門零碳生態園電源側儲能項目列入國家試點,該項目擬以鈉離子儲能電池開展應用實驗,可以為后續鈉離子儲能的生產應用提供可靠經驗。同時,還應大力鼓勵用戶側儲能,推動工業用電大戶、重要電力用戶配置新型儲能,在農業農村領域構建新能源應用基礎體系。支持在農村公共停車場、旅游景點、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光儲充一體化”電站,力爭實現電動車在惠州全域出行無憂。

  新政策的出臺,也在加持這一產業的發展。近日,《惠州市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印發,惠州將努力打造成為國內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高地和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到2025年,惠州新型儲能產業集群產值力爭達到1800億元,全市儲能電池總產能力爭達到110GWh。

  圍繞培育壯大新型儲能產業規模,《行動方案》提出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加大重點企業重大項目支持力度、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等3條具體措施。比如對年度工業產值10億元(含)以上,且工業產值增速10%(含)以上的新型儲能制造企業給予用電補貼,單個企業每年最高補貼300萬元。

  推動研發 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

  從集聚項目到完善產業鏈,惠州新型儲能產業已頗具規模。但要提升它的產業水平,乃至推動惠州先進制造業的突圍,更關鍵的還要看創新和研發布局。

  “研發人才是我們非常看重的一個優勢,也是惠州這一產業能否挺進全國第一方陣的關鍵。”黃偉忠介紹,目前惠州圍繞該產業的從業人員有10萬人,其中研發人員超過1萬人。

  大量研發人才的集聚,背后是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當前,惠州儲能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快速增長,屬國家“新能源與節能領域”的高企從2019年的68家增加到2022年的166家,年均增長40%。惠州市科學技術局局長黃輝介紹,惠州還建設了一批創新平臺,以提升惠州在該領域的創新能力。比如,建成了廣東省唯一的能源類省實驗室即東江實驗室,并以東江實驗室為理事長單位,億緯鋰能為副理事長單位,組建惠州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聯盟。并擁有儲能領域省重點實驗室2家、新型研發機構5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3家,集聚了一大批能源領域的高端人才和團隊。

  在此推動下,惠州新型儲能產業的創新鏈和產業鏈逐步實現深度融合。目前,惠州已儲備了一批科技成果,擁有新型儲能產業技術專利2845件,位列全省第5。其中,鋰離子電池領域、全過程安全技術領域的專利儲備均位列全省第4。與此同時,惠州在“雙碳、石化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開展了科研攻關,今年在重點研發計劃和“揭榜掛帥”項目新設立了新型儲能專項,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最終推動一些企業在某些領域形成了核心技術。

  黃輝介紹,接下來將進一步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促進新型儲能與能源、電子、信息等深度融合,解決基礎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有機銜接問題,為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姚會軍也有類似看法,他建議,惠州應面向產業需求開展新型儲能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提升惠州新型儲能產業的創新力和競爭力,為惠州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對話

  惠州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局長黃偉忠:

  惠州新型儲能具有比較優勢

  面對新型儲能新賽道,全國多地摩拳擦掌競逐這片產業藍海。那么,惠州發展新型儲能產業具備哪些基礎?優勢和不足在哪里?圍繞這些話題,南方日報記者采訪了惠州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局長黃偉忠。

  記者:放在全國來看,惠州的新型儲能產業處于怎樣的發展水平?

  黃偉忠:惠州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入選2023中國百強產業集群,排在同類產業集群的第四位,這基本上能看出惠州新型儲能產業當前的發展水平。和全國其他幾個新型儲能產業較強的城市相比,惠州的新型儲能產業也具有比較優勢,產業鏈和創新能力比較強大。

  記者:具體來看,惠州這個產業的優勢和不足體現在哪些方面?

  黃偉忠:從產業基礎來看,惠州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生產電池,為產業鏈的集聚和打造奠定了堅實基礎。從創新能力來看,惠州這方面的創新團隊很強。目前,惠州從事這個行業的企業有800多家,從業人員有10萬人,其中研發人員超過1萬人。以億緯鋰能為例,僅總部的研發人員就有超過4000人,而且逾八成是高學歷人才。其他多個龍頭企業的研發隊伍也很龐大,這方面的研發投入必然會帶來創新成果,進而形成新的發展優勢。這是我們非常看重的優勢,這對于惠州新型儲能產業挺進全國第一方陣至關重要。

  同時,惠州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都占有一席之地,這也是一大優勢。即使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惠州去年以來的電池出口仍然保持快速增長。而且,惠州新型儲能領域的很多企業陸續在國外設生產基地,為這個產業打開市場提供了機遇。

  當然,惠州雖然也出臺了相關的行動方案促進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但目前還沒有像部分城市一樣推出非常重磅的措施。惠州可以發揮自身優勢,通過進一步加強新型儲能應用的推廣,來助推這個產業的發展。

  ■數讀惠州儲能產業

  ◎目前惠州儲能相關企業超800家 其中規上企業115家,高新技術企業166家。

  ◎惠州儲能產業從業人員已超10萬人,其中研發人員超1萬人。

  ◎目前全市已建成新型儲能電站項目9宗,在建新型儲能應用項目16宗。

  ◎下半年新開工項目25宗 總投資約55億元。

  ◎去年惠州新型儲能產業集群 產值達866.7億元,增長22.2%。

  ◎今年上半年,惠州新型儲能產業 集群產值590億元 全年預計將超1200億元。

  ◎到2025年,新型儲能產業產值 力爭達到1800億元。

  (記者 劉光明寶 馬發洲 藍單 攝影 梁維春 王昌輝)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南县| 博罗县| 墨脱县| 麻阳| 神木县| 读书| 阿拉善左旗| 深泽县| 峨眉山市| 收藏| 虎林市| 辛集市| 霍州市| 泰州市| 青海省| 增城市| 东丰县| 沐川县| 桐乡市| 中山市| 奈曼旗| 浦江县| 淄博市| 满洲里市| 乌拉特后旗| 泗洪县| 颍上县| 天镇县| 西乌珠穆沁旗| 城口县| 通榆县| 平山县| 吉首市| 桑日县| 富顺县| 大渡口区| 化州市| 彭州市| 于田县| 汾阳市| 措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