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2023惠州文旅產業招商推介會隆重舉行。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趙紅,惠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溫金榮等參加活動。
當天,近300家國內外知名文旅企業代表來到現場,推介會共促成簽約項目39宗,計劃總投資額151.17億元。其中,16宗項目現場簽約,項目集中在文旅產品工業制造、文旅數字技術產品、文旅綜合體、鄉村旅游等領域。此外,推介會現場還舉辦了6家金融機構支持文旅產業發展授信簽約儀式,授信額達240億元。
上半年惠州共接待游客1740萬人次
惠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融合交匯,嶺南文化中的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與本地文化雜糅,使惠州形成了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惠州是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攬山海之美,得人文之韻。”趙紅認為,惠州發展文旅產業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本屆招商推介會是惠州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趙紅希望惠州乘勢而上,釋放文旅產業活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文旅需求。
惠州市副市長李俊玲表示,惠州是環大灣區都市圈休閑旅游帶上的重點城市。“惠州自然資源豐富,集山、海、林、泉、河、澗、洞、島于一體,融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于一體。”這樣的旅游資源為惠州吸引了大量游客。李俊玲透露,2023年上半年,惠州共接待游客174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170億元。
惠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鐘亮介紹,惠州有2200多年的建制史、14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480多位名人在惠州留下印記,例如葛洪、蘇東坡、葉挺、廖仲愷等。在惠州,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相擁相融,和諧共生。
39宗項目計劃總投資151.17億元
推介會上,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上臺進行招商項目路演。一些文旅企業代表也上臺推介。
惠東縣委常委、副縣長鄔文鈞上臺推薦了鐵涌鎮觀音山風電場。鄔文鈞介紹,觀音山風電場計劃投資2億元,結合周邊濱海、田園、生態等資源,將觀音山建設成集原生態養生、休閑運動于一體的山海旅游勝地,年收入約4000萬元。他還提到,惠東九龍峰旅游區大南山旅游綜合體項目。據了解,九龍峰擁有田坑古城、畬族村落等歷史文化古跡,并擁有廣東最美高山草甸大南山等,是惠東高端鄉村旅游文化IP。
“龍門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3.91%,山水林泉瀑等自然資源齊備,文化古跡、紅色印記、民俗風情等人文資源豐富。”龍門縣委常委、副縣長鄔淑嫻在現場推介了永漢康養旅游度假綜合體。鄔淑嫻表示,永漢康養旅游度假綜合體以“文旅健康旅游+生態健康度假+農業健康飲食+體育健康運動+養生健康療養”的模式發展,集商業街、民宿、酒店、會議中心、美食街、夏令營、溫泉等于一體,為游客帶來綜合的旅游體驗。
國藝中聯科技集團商務總經理孫彬表示,如今旅游市場由“長旅游”轉變為“微旅游”,夜經濟市場也成新藍海。他以西安大唐不夜城為例,認為惠州也可借鑒“不夜城”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夜經濟。
據了解,推介會共促成簽約項目39宗,計劃投資總額151.17億元。推介會上,16宗項目現場簽約。推介會同時舉辦了6家金融機構支持文旅產業發展授信簽約儀式,授信額達240億元。
惠州應將文旅資源化為文旅資產
當天,一些專家、企業代表也為惠州文旅產業發展獻言獻策。華南理工大學旅游管理學院院長吳志才介紹,在地脈上,惠州擁有五湖四海三山兩江,是灣區的生態屏障;在文脈上,惠州是國家文化名城,有1400年建城史,延續著古國—古縣—古郡—古城的脈絡。
“惠州的文旅優勢就是‘三老’——老天爺給的資源稟賦、老百姓愛護的文明城市、老板們帶來的資源集聚。”吳志才建議,惠州可以采取“古城+旅游、名人+旅游、大山+旅游、大江+旅游、大湖+旅游、大鄉+旅游”等方式,充分發揮各方面優勢。他進一步解釋,惠州需將現有的文旅資源轉化為資產,最終吸引來資本。
深圳市水都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水都假日酒店分公司總經理鄭月青透露,該公司正與惠東九龍峰管委會合作,計劃建設水都度假村,總投資約20億元,目前已經與九龍峰管委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九龍峰靠近廣深,在這里建設度假村有很好的市場前景。”鄭月青說。
深圳市文化創意行業執行會長陳鶴平表示,隨著消費復蘇,文化產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會。他認為惠州有很多文化IP可供挖掘,并且與深圳相鄰,惠深可以更加深入合作,為惠州文旅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記者 曾漢)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