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惠州分站 > 大圖新聞

惠州:“一縣一園”如何撐起萬億產業

2023年07月03日 來源:南方+

[ ]

  工業園區是縣域工業經濟發展主引擎。廣東將推動“一縣一園”建設,依托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每個縣域集中力量打造一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

  當前,惠州持續用力打造“3+7”產業園區,優化提升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中韓(惠州)產業園3個國家級園區,7個縣(區)打造各具特色、主導產業鮮明的千億級工業園區。力爭到2025年,三個國家級園區工業總產值合計超過萬億元、7個千億級工業園區超過5000億元。

  近日,大金空調華南生產基地項目在惠州市博羅縣動工。這是大金空調在華南地區建設的首個生產基地,也將成為大金集團在國內面積最大的生產基地。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年營業額可達70億元。

  今年以來,惠州這座“萬億工業大市”喜訊頻傳,制造“雄心”萬丈。2月,總投資超100億美元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取得重大進展;3月,億緯鋰能第三十、三十一工廠在仲愷高新區投產……

  大項目來了,一個接一個地來了。惠州如何接得住、接得好?

  當前,惠州以大平臺承載大項目,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打造“3+7”工業園區,支撐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產業兩大萬億產業集群發展。在千億園區的加持之下,高質量發展動能不斷積蓄。

  打造縣域優勢特色產業集聚區

  在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產業工人忙碌在生產一線。在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園,已經建成先進的動力電芯、動力電池Pack、3C消費類鋰電池、SMT等智能制造車間,有8家欣旺達全資規上企業。

  近年來,欣旺達能源項目接連落地博羅。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園去年實現總產值119億元,全面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將達150億元,有望成為華南地區產業鏈完善、配套能力強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園。  南方+ 王昌輝 拍攝

  隨著欣旺達、正威、華達等“鏈主”企業的落地,博羅縣聚焦智能裝備產業領域,以智能制造(汽車零部件)、新材料(銅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等產業為突破口的“轉型行動”漸漸“顯山露水”。

  博羅縣東鄰惠城、西接增城、南連東莞,區位優勢突出。在當地人看來,“博羅不缺資源、不缺機遇,缺的是大平臺、大項目。”當前,博羅將工業園區作為縣域工業經濟發展主引擎,集中力量打造千億級工業園區,形成了發展的合力。

  近年來,惠州優化提升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中韓(惠州)產業園3個國家級園區。同時,7個縣(區)對標先進、各展所長,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打造各具特色、主導產業鮮明的千億級工業園區,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從散到聚、從小到大,惠州工業園區集聚效應愈加明顯,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去年,“3+7”工業園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45億元;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7304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產值66%。

  在工業園區的提質增效下,惠州去年工業投資完成1397億元、增長42%,總量、增速均居全省第2,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11萬億元。

  作為縣區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各大園區聚焦產業細分領域,建設1-2個“領頭羊”項目,打造縣域優勢特色產業集聚區。

  比如,地處中心城區的惠城高新科技產業園,重點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5G智能)、先進裝備制造業等產業;地處惠東縣的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助力臨近的大亞灣石化區延長產業鏈;作為生態功能區的龍門,重點發力醫藥與生命健康、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等產業……

  一個園區集聚13家世界500強企業

  工業園被譽為加速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重要平臺。在惠州,3個“國字號”園區為穩經濟、促發展發揮了“壓艙石”作用。

  其中,大亞灣開發區連續四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仲愷高新區在全國高新區綜合排名第33位,分別成為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產業兩大萬億產業集群的核心引擎。

  作為全國三大中韓產業園之一,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僅用3年時間,已聚集了近百家電子信息企業,正向先進的現代園區邁進。

大亞灣石化區。南方+ 王昌輝 拍攝

  今年5月,總投資約521億元的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在大亞灣開工。中國海油和殼牌集團兩大巨頭在惠第三度聯手,擬建設世界規模最大的乙烯裂解裝置之一。

  “中海殼牌項目地處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粵港澳大灣區,亦是化工產品消費的主要地域之一。”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殼牌”)總裁唐令力表示,三期項目建成后,中海殼牌乙烯產能將達到380萬噸/年,成為國內最大的乙烯生產企業之一。

  綜觀全球,美國休斯敦、新加坡裕廊島等世界級石化基地都經過數十年沉淀。作為一座年輕的石化區,大亞灣在對標世界一流中尋找路徑,已躋身國家重點建設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全省唯一)。

  在大亞灣石化區,還有一個世界級石化項目正在施工。今年2月,總投資超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取得重大進展,大件重型設備提前完成吊裝,其大亞灣研發中心破土動工。

  沿著石化大道中一路前行,一系列化工新材料企業映入眼簾,勾勒出一條從煉化到新材料的產業鏈。殼牌、中海油、LG化學、巴斯夫、歐德油儲……前來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有13家之多。去年,規劃面積32.9平方公里的大亞灣石化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425億元。

  今年3月,廣東省發改委印發《廣東省2023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其中,石化項目共有15個,總投資超2900億元。在15個項目中,8個來自惠州市。惠州通過龍頭項目帶動產業鏈從上游往下游延伸,將發揮“乘數效應”,把綠色石化產業最大價值釋放出來。

  “產業集聚是石化行業的特點。”中國化工學會會士紀紅兵表示,國際石化巨頭青睞廣東、看好惠州,說明這里石化產業具有獨特的優勢、形成了集聚效應,具備與國外同臺競爭的能力。

  2025年工業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

  作為廣東省首批人工智能產業園區之一,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正在加緊建設。今年5月,臺塘東路、英潼大道、松嶺大道和科創大道4條道路全線通車,產業園的交通干道網絡日臻完善。

  在惠城高新科技產業園,“一橫一縱”交通主干道預計于今年三季度陸續建成通車,屆時從產業園到市區江北只需10分鐘;在惠陽(象嶺)智慧科技園,惠陽以“產城人”融合理念打造工業園區,增補了多項城市功能,提供優質政務服務,吸引深圳優質項目落戶……

  不同于以往的“零敲碎打”,各縣(區)按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理念,在園區周邊配套公共服務、居住等生活空間,提高園區承載力和土地價值,推動園區向產業集聚區和產業新城發展。

  一條條交通道路不斷打通,一個個創新平臺不斷建設,一批批人才前來創新創業……今年惠州市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補齊產業平臺公共配套設施短板,計劃“3+7”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投資250億元以上,其中7個千億級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00億元以上。

  當前,惠州正在建立以畝均增加值、畝均稅收、畝均投資為核心指標的“以畝均論英雄”評價機制,著力提高工業用地產出率,打造“萬畝千億”級大平臺,使園區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同時培育工業設計、檢驗檢測、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

  集中土地、資金等要素投向工業園區,惠州將每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70%以上用于保障工業項目。按照“三個優先”(“3+7”園區優先、工業項目優先、供地后三個月內動工優先)的原則,實行精準化、差異化配置用地,真正把土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大平臺承載大項目、帶動大發展。惠州提出,到2025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3+7”工業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5萬億元。其中,三個國家級園區工業總產值合計超過萬億元、7個千億級工業園區超過5000億元。

  對話

  中山大學教授林江:

  突出特色發揮優勢 提升園區承載力

  “工業園區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近日,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惠州打造“3+7”工業園區,符合‘萬畝千億’對質和量的要求。獨特的縣域經濟特色也讓惠州發展“一縣一園”優勢明顯。

  在林江看來,“萬畝”指的是量,“千億”指的是質。惠州的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中韓(惠州)產業園3個國家級園區量級較大,技術水平先進,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而7個縣區產業園,覆蓋面廣、承載力強。

  “萬畝千億,就是要打造高能級的平臺,縣是最終的載體。”林江強調,縣域是中國制造業基礎環節以及原料供應的主要集聚地。相比于區,縣在土地、產業、園區規劃方面的自主空間更大。

  “制造業本身就是惠州經濟發展的主引擎。”林江表示,與部分不設縣的城市相比,惠州是擁有縣域經濟特色的城市,例如惠東縣的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等。這是惠州打造“一縣一園”的優勢。

  林江建議,“萬畝”和“千億”都是孵化和培育項目的平臺,平臺可以是虛擬的,更重要的是打造實體,否則產業不能落地。各大產業園區要謀求協同發展,明確自身的定位和優勢,思考扮演什么樣的角色,起到怎樣的作用,做好與周邊城市的分工協作。

  (統籌 何山 羅銳 記者 馬發洲 曾漢 廖鈺嫻 攝影 王昌輝 梁維春 制圖 鐘仁敏)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泽县| 通河县| 易门县| 岑溪市| 宝应县| 天水市| 清涧县| 望谟县| 唐河县| 镇远县| 闻喜县| 谷城县| 洛川县| 永春县| 遵义县| 万全县| 丰镇市| 宜章县| 贵港市| 长治市| 浑源县| 黄骅市| 金川县| 连平县| 垦利县| 鄂州市| 灵寿县| 浠水县| 石林| 贵港市| 西乌珠穆沁旗| 原平市| 固始县| 花莲市| 开鲁县| 垣曲县| 子长县| 松溪县| 武汉市| 凉城县|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