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夏日炎炎,荔枝進入成熟時節,開始大量上市。在香港的超市里,不少荔枝正是來自惠州。
惠州是廣東傳統農業大市和糧食主產區之一,素有香港市民“菜籃子”的美譽。行業人士介紹,惠州已連續多年成為內地最大的供港蔬菜和冰鮮禽肉基地之一,其中供港蔬菜約七成來自惠州。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高水平打造惠州粵港澳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當前,惠州正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建設運營好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下稱“基地”),保障大灣區的農副產品穩定供應。
基地賦能農產品全產業鏈發展
“我家種了十幾畝荔枝,每畝產量900斤左右。”在博羅縣泰美鎮,果農陳先生表示,他家銷售的荔枝主要通過基地平臺銷售,基地的工作人員親自到農場驗貨、搬運,也給他減少了一定的成本。
相關數據顯示,惠州荔枝種植總面積約32.88萬畝,品種豐富,以桂味、糯米糍、妃子笑等優質品種為主。得益于交通便利、冷鏈保鮮等因素,這樣的時令鮮果越來越多出現在香港市民的餐桌上。
在基地里,一輛輛載著荔枝、菜心等新鮮果蔬的貨車駛出,并于當天抵達香港,在商超上架銷售。
從空中俯瞰,基地距離最近的高速路口車程僅5分鐘,離惠城區25公里,距東莞70公里,距深圳80多公里,距廣州130公里。這就意味著,農產品2小時內即可直達廣州、深圳、東莞等大灣區城市。
該基地規劃總投資50億元,2021年5月正式動工,計劃于2025年建成。該基地聚焦四大功能定位,全力打造成大灣區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集群、廣東省重要農產品穩價保供中心、全國綠色農產品流通基地、國際農產品進出口樞紐平臺,到2025年實現農產品年流通量500萬噸,產值300億元。
惠州將建設運營好該基地,充分發揮聯通國內國際作用,高效賦能農產品全產業鏈發展,有力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圍繞重要農產品應急保供,糧油、凍肉儲備能力達到百萬噸級,規劃建設的70萬噸糧庫可保障大灣區居民15天糧食需求;圍繞綠色食材食品高效供應,安全優質農產品年均供港澳等出口70萬噸,加工交易服務250萬噸,中央廚房日均供餐50萬份。
為守護“菜籃子”的穩定安全,圍繞農產品全產業鏈生態,打造數字化運營“大平臺”,提供智慧農業、線上交易、實時監控、全程溯源等數字化服務,聯合各級供銷合作社,實現數據互聯互通。
截至目前,基地注冊入園企業45家,入駐并投產運營企業15家,其中包括8家食材食品加工企業、7家農產品流通企業,累計實現產值超20億元,2023年預計實現產值25億元以上。列入粵港澳大灣區糧食應急保障中心,已承儲惠州市儲備糧9.3萬噸、儲備肉608噸。
基地讓小農戶融入大產業、對接大市場。據介紹,該基地圍繞聯農帶農惠農,打造灣區“大農場”,計劃對接1000個以上“供銷農場”,帶動100萬戶以上農戶協同發展、戶均年增收10%以上。
對接供應港澳質量標準
在惠東縣白花鎮,惠州東進農牧股份有限公司里豬舍干凈、整潔,生豬從飼料、喂養、通風到豬糞處理等環節實現智能化操作,一名養殖工人一年可以管5000頭豬,效率是傳統養殖模式的10倍。
“這不僅意味著養殖成本降低,更意味著品質可控。”在1998年,祖籍惠東的香港商人何新強,嗅到供港食品的發展機遇,回到家鄉成立了公司。如今,企業實現飼料端、育種端、養殖端、物流端、零售終端等環節無縫銜接,建立起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體系。
目前,東進農牧通過了HACCP和ISO9000國際質量標準體系認證。此外,該企業還成為國內首批、惠州首家供港冰鮮豬肉加工企業,2019年被納入粵港澳大灣區首批“菜籃子”生產基地名單。
20世紀90年代,惠州就有農產品供港,主要通過汽車從陸路運輸到達香港。如今,運輸的敞篷貨車變為專業的冷藏運輸車;供應的農產品從蔬菜、梅菜、水果等蔬果外,還增加了冰鮮雞鴨禽類、肉蛋奶等制品,實現從傳統初級農產品向現代精細加工農產品轉變。
在博羅縣福田鎮的順興食品有限公司,上百名工人身著工作服,對各類家禽進行加工處理,制作冰鮮家禽、熟制家禽,這家公司自1990年供港至今已有30多年;在惠東縣蔬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工人們在凍庫門口分揀新鮮的菜心,整齊擺進箱子,等待裝車發貨。經過預冷處理及海關檢驗后,這批菜心將在當晚過關,送到香港……
“近年來,供港農產品的檢測水平不斷提高。”行業人士表示,以蔬菜為例,以前的農藥殘留速測卡主要是檢測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現在通過氣相色譜儀等精密檢測設備,覆蓋了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更加高效精準,進一步保障供港農產品質量安全。
惠州海關博羅辦事處將于今年7月進駐基地,為企業提供檢驗檢疫、通關監管一站式服務。這不僅將帶來更高效的農產品流通模式,也意味著從生產環節要對接供應港澳質量標準,倒逼企業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
當前,惠州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推動博羅縣省級蔬菜產業園和預制菜產業園建設與全市農業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園建設,探索聯結中小農戶賦能帶動當地蔬菜和預制菜產業發展。
(記者 馬發洲 梁維春 統籌 羅銳)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