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調解作為一種靈活、高效的糾紛解決方式,在暢通粵港澳大灣區民商事規則銜接“最后一公里”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7月11日,廣東商事調解工作會議暨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頒證儀式在廣州召開。會議總結了近年來廣東商事調解工作成效,對下一階段全省商事調解工作重點任務進行部署。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頒證儀式,48名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持證上崗”。
近年來,廣東積極推動完善多元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指導前海構建多元化爭議解決機制,聯動香港打造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加強粵澳司法交流協作,建立完善國際商事審判、仲裁、調解等多元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
與此同時,指導南沙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搭建一站式民商事糾紛解決平臺,促進訴訟與仲裁、調解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方式信息互通、有機銜接。集聚調解組織等高端專業服務機構,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科研活動提供高質量服務。
目前,廣東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商事調解組織達107家。符合條件的商事調解組織在前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同一年度內享受支持資金總額最高可達1000萬、800萬元。
加強人才培養是確保商事調解專業高效的重要舉措。近年來,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發布大灣區調解員“兩項標準”,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評審工作,發布首批由146名調解員組成的《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名冊》。將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納入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簽注范圍,實施1年多次有效往來港澳政策。設立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調解中心,指導珠海、橫琴成立“一中心兩基地”,致力培養高水平商事調解人才隊伍。
目前,全省共有商事調解員6797名,其中專職調解員1319名,占比19.4%;涉外商事調解員超700人。
(記者 李乾 通訊員 粵司宣)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