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適逢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下稱“聯盟”)成立一周年,由聯盟主辦,廣東省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廣東賽寶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廣州開發區交通投資集團、廣州市黃埔區無人機行業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站協辦的聯盟合作交流會暨廣州開發區低空產業推介會在大灣區(黃埔)低空經濟產業創新中心成功舉辦。
低空經濟的騰飛,離不開規模化、價值化的場景應用。會議由聯盟秘書長方植彬主持,主題聚焦“場景驅動·智聯低空”,吸引超過200名政府機構有關負責人、行業專家及企業代表共探低空經濟發展趨勢,同繪產業生態宏偉藍圖,為大灣區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合作交流會暨廣州開發區低空產業推介會在廣州舉行。主辦方供圖
產業基礎:廣東省低空經濟規模突破千億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低空經濟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目前,廣東低空經濟規模已突破千億元,匯聚超過1.5萬家相關企業,形成從材料研發、零部件制造、整機生產到運營服務和產業金融的全鏈條生態體系。未來將著重于低空經濟關鍵技術的研發與示范應用、基礎設施的優化布局、科技成果的高效轉化以及信息安全監管保障等核心領域,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黃埔區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產業辦執行副主任唐平致辭時表示,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作為低空經濟先行區,已集聚上中下游50余家重點企業,產業規模約150億元,是全區“12136”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柱。他指出,聯盟對區域協同發展至關重要,希望聯盟搭建區企合作橋梁,讓優秀企業及項目落地。
政策優勢:進一步推動低空產業快速發展
會議發布《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圍繞重大項目落地、低空基建等維度給予資金扶持,單個條款最高獎3000萬元。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李準現場推介應用場景,以場景牽引政策及產業落地。知識城低空產業裝備智造園作為區域核心載體獲重點推介,“北生產南研發”的布局利于打造集整機制造、試飛驗證、精密加工等功能于一體的“低空飛行器智能制造中心”,引領創新態勢。
生態共建:場景牽引,安全托底
場景創新和規模化應用是低空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和有效路徑。廣東省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廣州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廣州市城投低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廣州開發區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萬翼天下(珠海)航空有限公司等聯盟企業代表分別分享各自的實踐成果與發展規劃,深入探討低空經濟在智慧城市、立體出行、物流配送、應急救援、航路安全等場景中的應用案例與真實成效,揭示低空經濟在場景化發展的廣闊前景。
活動嘉賓合影留念。主辦方供圖
聯盟擴容:共筑低空藍海,共擎灣區未來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聯盟新增成員入盟儀式。聯盟理事長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蔡偉東總結指出,聯盟成員從190家增至314家,一年來,發布了產業圖譜及3項團體標準,通過標準化交流會、“飛行汽車之夜”等活動推動產業融合。聯盟未來將錨定“打造世界領先低空經濟產業高地”目標,履行職責,與成員共筑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聯盟也將以本次交流會為新起點,堅持“市場導向、創新驅動、安全為本”三大原則,構建更加開放、高效、安全的低空經濟產業生態體系。
(記者 何梓陽)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