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多套行業首創的專用測試裝備,打造飛行汽車行業“首臺套”測試能力;完成國內首個飛行汽車動力電池包高空墜落測試;打造專門飛行汽車垂直起降場地和滑跑跑道……近年來,廣東飛行汽車測試技術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
其中,憑借在汽車及低空飛行器測試領域的深厚積累和技術突破,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廣州)有限公司(下稱“廣州檢驗中心”)的研發團隊持續攻堅克難,為飛行汽車的安全認證和商業化應用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打造飛行汽車行業
“首臺套”測試能力
深耕汽車檢測領域多年的廣州檢驗中心,在低空經濟這一新興賽道上積極拓展,率先布局飛行汽車新業態。目前,已獲批近50平方公里的專用測試空域,全面建設涵蓋動力系統、電磁兼容性(EMC)、垂直墜落等關鍵項目的專項檢測能力,滿足飛行汽車從零部件到整機的全方位測試需求。
其中,市場監管總局檢驗檢測促進產業優化升級重點項目“研發飛行汽車綜合檢驗檢測體系及方法”科研團隊,就在飛行汽車綜合檢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他們研發了多套行業首創的專用測試裝備,打造飛行汽車行業“首臺套”測試能力。
青年工程師正在為低空飛行器輻射抗擾測試作工作準備。
整機和電池包應急墜落安全測試系統就是一大亮點。該系統成功完成了國內首個飛行汽車動力電池包在15.2米(50英尺)高度下的高空墜落測試,能夠精準模擬飛行器在緊急情況下的沖擊場景,為安全性設計提供有力驗證。
此外,團隊還開發出移動式飛行汽車、“卡車風洞”測試臺架,可在地面模擬0—150公里/小時的加速與巡航工況,并實現傾轉旋翼0至90度的無級傾轉測試。這項技術打破了傳統測試環境限制,使飛行汽車能夠在全天候、全場景條件下進行連續測試,并助力企業完成國內首次基于此臺架的適航認證試驗。
廣州檢驗中心測試車間內,青年工程師正在進行低空飛行器卡車風洞臺架的樣件安裝高度。
為進一步完善測試體系,團隊還研制了整機環境適應性測試系統、氣動性能測試平臺、航程/航時精確測量裝置以及智能避障驗證系統等關鍵技術設備。這些創新大幅縮短了產品研發周期,降低了測試成本,為整個飛行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廣州檢驗中心卡車風洞臺架控制室上,青年工程師正在進行傾轉旋翼樣件測試工作。
全天候、全場景測試
有效降低測試風險和成本
在廣州檢驗中心,還有多個致力于飛行汽車測試技術研發的團隊。其中,飛行汽車業務專項攻關小組是一支核心力量。他們依托園區內的整車綜合性能測試場地,規劃建設了專用的垂直起降區域和滑跑跑道。
例如,直徑248米的動態廣場被用作飛行汽車垂直起降點,而1.4公里長的直線性能路則作為滑跑起降跑道。同時,團隊還在園區內開辟多個空地,用于中小型無人機及其關鍵部件的測試。
針對飛行汽車在整機性能、動力系統、電磁兼容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前沿檢測需求,團隊積極開展定制化研究,并與多家飛行汽車企業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例如,協助小鵬匯天解決了X3陸行體公告項目中的三軸六輪動力性、制動性能、續駛里程等關鍵技術難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為提升測試能力,廣州檢驗中心對整車、新能源、碰撞、電磁兼容等多個實驗室進行了升級改造。新增的高精定位系統、氣象雷達系統以及區域級飛行器數字化智能管控系統,顯著提升了飛行汽車飛行穩定性測試的專業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缺乏標準和指導材料的情況下,團隊堅持自主創新,獨立設計并搭建了一系列專用測試臺架,包括移動式動力測試臺架、整機環境適應性測試臺架、整機和電池包應急墜落測試臺架等,有效降低了測試風險和成本,實現了全天候、全場景連續測試。
構建標準體系
加快建設飛行汽車公共服務平臺
面對飛行汽車行業標準缺失的問題,廣州檢驗中心的標準研究小組主動出擊,深入研究國內外飛行汽車發展現狀與趨勢,牽頭編制并在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立項了《飛行汽車 分類及定義》《飛行汽車 應急著陸的乘員保護》《飛行汽車 電磁兼容性要求及試驗方法》《飛行汽車 驅動電機系統要求及試驗方法》四項團體標準,并參與十余項相關標準的編制工作,為行業發展奠定規范基礎。
廣州檢驗中心新能源試驗室,青年工程師正在進行低空飛行器陸行能量分配系統總成試驗。
未來,廣州檢驗中心將繼續圍繞飛行汽車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重點在運行安全、動力系統、電池技術、電磁兼容等領域加快標準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我國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優勢,借鑒汽車產業標準化經驗,進一步縮短飛行汽車的研發與認證周期。
同時,將加快推進現有汽車測試體系向飛行汽車方向延伸升級,形成覆蓋全面的測試專項能力;加快建設飛行汽車公共服務平臺,打造集檢驗檢測、適航驗證、安全評估、運維保障于一體的開放式產業服務平臺,全面覆蓋產品中試、安全保障、運營監管等關鍵環節,助力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與標準體系的逐步完善,廣東正成為全國飛行汽車測試技術創新高地,為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記者 昌道勵 攝影 張令 通訊員 江雨璇 鐘之)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