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廣州分站 > 最新動態

廣州獲批3家省基礎學科研究中心

2024年06月04日 來源:南方+

[ ]

  5月31日,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工作推進會在廣州召開,會上首批5家廣東省基礎學科研究中心獲得授牌。其中,廣州地區有3家,分別為:依托中山大學建設的廣東省磁電物性基礎學科研究中心(物理學)、依托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建設的廣東省戰略金屬與綠色利用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地球科學)、依托華南師范大學建設的腦認知與人的素質發展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心理學),入選數占首批總數的60%。

  近年來,廣州市有組織推進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舉全市之力建設“2+2+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積極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和省市聯合基金貢獻“廣州力量”,不斷強化基礎研究對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形成的源頭供給能力,推動科技創新強市建設從形成基本框架體系向強化核心能力躍升。

  “廣深港”科技集群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2020—2023年連續四年居第2位。廣州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從2020年第15位躍升至2023年第8位,超過東京都市圈、巴黎都市圈。2022年,廣州研發投入強度達3.43%,是全國唯一實現連續九年穩定增長的一線城市;其中基礎研究占研發投入比達12.24%,接近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城市平均水平。2023年,廣州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經費首次突破20億元,涌現出入選2023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的“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首次發現”等一批引領性基礎研究成果。

  強化優勢學科:

  構建基礎研究投入“多元共建”機制

  廣州市在國內率先探索實施“市財政經費+共建單位自籌經費”的市校(院)企聯合資助基礎研究計劃,共建單位已拓展至30家在穗大學、醫院、企業等創新主體,有望每年以不超過6000萬元的市財政經費投入,撬動不少于10倍的社會資本,共同開展目標導向的基礎研究,推動學科建設成效尤為顯著。目前,廣州地區已有8家大學的2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14家大學的14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香港科技大學(廣州)2023年首次獨立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率達42%。

  儲備戰略人才:

  探索基礎研究人才“階梯培育”路徑

  廣州市積極探索以青年博士為核心的“普惠制”支持模式,并于2023年2月在國內率先出臺《完善基礎研究人才培育體系工作方案》,2024—2028年連續五年投入市財政經費近10億元,持續實施青年博士“啟航”、優秀博士“續航”、科技菁英“領航”系列計劃,構建接續完善的基礎研究人才培育體系,進而培養一批能夠進入國家、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2021年至今,已資助5845名35歲及以下的青年博士留穗開展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助力自主培育國家“杰青”52人、國家“優青”137人。

  激發創新活力:

  深化基礎研究項目“簡政放權”改革

  探索實施基礎研究項目全過程管理簡政放權,建立“以方向選人、以人定項目”的遴選機制,在自由選題、自行組織、自主選人、經費自主使用上充分放權賦能。充分尊重基礎研究和人才成長規律,在全國首創結果導向的“五個一”聯動式項目驗收模式,既專注于人才自身的成長,又給予人才更多的耐心與包容。全面落實市財政經費“包干制”管理,切實為基礎研究人才在編制項目經費預算和申請項目經費調整等方面“減負”“松綁”,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工作中去。目前,廣州市納入“包干制”的基礎研究項目已超8000項、經費超5.3億元。

  (記者 李鵬程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海市| 葵青区| 裕民县| 赞皇县| 固镇县| 南陵县| 府谷县| 汉寿县| 台安县| 都安| 东乡族自治县| 贵溪市| 怀来县| 马尔康县| 舞阳县| 洪洞县| 本溪市| 十堰市| 台湾省| 寿阳县| 平邑县| 安乡县| 余庆县| 黎川县| 海晏县| 咸阳市| 连山| 舟山市| 临湘市| 赣榆县| 原平市| 简阳市| 理塘县| 西安市| 克什克腾旗| 马尔康县| 微博| 建湖县| 徐闻县| 乐业县| 南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