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大模型賽道,廣州海珠放出“大招”。
4月7日,琶洲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范區發布會在海珠琶洲舉辦。
會上重磅消息不斷:廣州市支持海珠區建設國內首個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范區(下稱“示范區”),揭牌琶洲人工智能大模型合規指導服務中心,推介《海珠區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三年行動計劃》(下稱《計劃》)。
海珠政務云腦大模型、唯品會“朝徹”大模型、因賽集團InsightGPT文生視頻大模型、蜜源社交電商智能導購AI大模型應用,4個大模型項目也于會上集中亮相。
示范區建設的背后是政策的“力挺”。
今年3月,《廣州市支持海珠區建設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范區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實施,這是國內首個聚焦行業大模型產業發展的方案。
《實施方案》提出全力推動海珠區打造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范區,力爭到2026年,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在8個以上行業深度應用,推廣典型應用場景不少于30個、選樹標桿企業50家、儲備算法超5000個,帶動示范區主營業務收入超5000億元,成為全國領先的應用示范高地、政策高地和人才高地。
未來,海珠將持之以恒地推動以人工智能為特色的新質生產力欣欣向榮,為推動廣州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實現新躍升,為“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廣州”注入澎湃動能。
AI突圍
“熱帶雨林式”產業生態初成
ChatGPT所帶來的震撼,很多人還記憶猶新。
不久前,大洋彼岸,OpenAI又悄無聲息地放出了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其能根據文字,創造出逼真畫面。
“2月16日,OpenAI發布了人工智能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標志著人工智能實現了新的飛躍,這距離ChatGPT正式上線僅僅過了一年又兩個半月時間。”Sora問世后不久,在“新春第一會”上,海珠就談到了Sora。
每年各地的“新春第一會”,關乎起勢,都有著風向標的意義。海珠提及Sora的背后,是對高質量發展有著與眾不同的優勢和迫切。
優勢在于,海珠的數字經濟正在加速發展、創新發展。
剛剛過去的2023年,海珠創造了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6%、增速廣州第一的歷史佳績。
海珠發展能級的躍升,就在于抓住了數字化時代的機遇,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2023年,海珠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已提升到19.2%。
短短幾年,琶洲也已集聚泛人工智能企業近2000家,貢獻營收近900億元,同比增長21.3%。已初步形成龍頭引領、腰部支撐、中小企業集聚的“熱帶雨林式”產業生態,帶動海珠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連續3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占海珠區GDP比重達到15.4%。
但數字經濟的發展如高鐵般飛馳,稍不留神,就會被遠遠甩下。迫切就在于,海珠乃至廣州的數字經濟創新感受到了挑戰,但也催生出澎湃動力。
如果在中國“百模大戰”中要有一趟廣州造高鐵跑在前面,海珠自然當仁不讓。
近年來,海珠積極搶抓機遇,瞄準AI+新型工業化、游戲、時尚、營銷、交通、醫療、政務、金融等行業大模型賽道,通過拓展權威榜單靶向招商、機構風投聯動招商、應用場景合作招商等路徑,加快推動一批掌握先進技術和成熟產品的企業率先開展行業大模型應用,全力打造大模型技術應用“最佳試驗場”和產業集聚高地。
“在推進人工智能發展的過程中,海珠區采取了許多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舉措,在政策、人才引進、產業集群打造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為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加速人工智能技術的商業化進程,這些都有助于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的健康發展。”唯品會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斷努力下,海珠已然走在前列,有21個大模型應用項目落地。今年,海珠將爭取再引導10個以上完成大模型備案、20個以上完成算法備案、引育50個以上行業應用項目,形成集聚發展態勢。
真金白銀
最高獎勵1000萬元
“這次海珠琶洲所建設的示范區,就像往水中扔出一個石子,所產生的漣漪會越來越大,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形成一種漣漪式的數字化。”智用人工智能應用研究院院長、微軟公司前首席技術顧問管震對海珠將打造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范區很是期待,他希望這樣的示范作用會帶動更多傳統企業投入新賽道,在全球價值鏈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海珠對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范區的建設也將不負期待,既有真金白銀的硬核政策支撐,又有孵化培育的小心呵護。
在示范區內,海珠將打造政策助力平臺。
廣州市和海珠區將在三年總共投入超10億元,從大模型硬件基礎層、AI應用層,以及數字經濟人才側等三個維度給予支持,對完成大模型或算法備案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營收增量滿足條件的給予最高400萬元支持。
另外,對認定為示范發展項目、示范園區的,以及列入《廣州琶洲人工智能人才目錄》的創新團隊或人才均給予獎勵,單個企業每年最高獎勵1000萬元。
不止如此,近日,海珠又推出《計劃》,提出將培育以人工智能為特色的新質生產力,將瞄準人工智能領域,構建大模型應用產業集群,將推動以“一基地多園區”模式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范基地。到2026年,全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達15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2%,高質量建成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范區,算力規模將達到500P。
對人工智能大模型企業來說,使用的數據是否涉及隱私非常關鍵,有了專業的指導,才能夠保障企業邁得開步子、更有活力地發展。
這點海珠也有布局,此次活動上,琶洲人工智能大模型合規指導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合規指導服務中心將主要協助、輔導企業完成大模型和算法備案,促進大模型產業合規、安全、健康發展,以專業的服務引育大模型和算法企業,促進企業集聚落地。
為了更好地呵護初創企業的成長,海珠將打造孵化培育平臺。
海珠將充分利用現有空間載體,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專業孵化和加速載體,通過“孵化服務+創業培訓+天使投資+開放平臺”的培育方式,為大模型初創企業提供優惠租金載體保障和一站式創業服務,今年底前將打造首期孵化載體面積約1萬平方米,為大模型企業抱團發展提供載體支撐。在人才培育方面,推出“一平臺、一協會、一人才庫”并行舉措,為數字經濟人才的就業、交流與合作提供優質服務。
同時,海珠區正會同廣州市屬國企加快設立琶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基金,撬動社會資本共同出資,計劃設立基金總規模不少于100億元,以投代引,培育優質產業集群。爭取今年完成首期基金設立,規模不少于10億元。
“展望未來,在技術、人才、企業培育和政策配套的持續加持發展下,海珠區大模型產業有望在多個領域實現重大突破,與制造業、服務業等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以新引擎推動區域產業升級和轉型,成為廣州市發展大模型產業的重要創新中心和產業高地,為廣州市乃至全國的大模型產業發展樹立典范?!币蛸惣瘓F相關負責人表示。
算力供給
打造大模型發展的堅實底座
值得關注的是,示范區將打造算力供給平臺。
算力很重要。每一次工業革命背后,都有一個科技策源的關鍵生產要素。在人工智能時代,算力將是大國崛起的關鍵生產要素。同時,國內大模型加速迭代趕超的背后,是不容忽視的算力挑戰。
在算力方面,海珠早有布局。
近年來,海珠區以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為核心腹地,建設琶洲算谷,加快算力中心、產業互聯網平臺等數字新基建,全面激活新賽道、新模式,構建新領域、新優勢,推動新業態、新動能培育。去年底,琶洲算谷·沙溪智算中心項目正式簽約,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服務大模型的智算中心。
為滿足大模型企業對算力的高需求,此次示范區的建設,海珠區將重點部署本地算力、構建算力調度平臺,加快提升智能算力供給。目前,海珠正推動琶洲算谷·沙溪智算中心新增100P算力,計劃上半年完成。同時,海珠將加快琶洲實驗室等算力設施提質增容,推進建設廣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琶洲云節點,為企業開展大模型行業訓練和應用創新提供硬支撐。
根據上述《計劃》,海珠還將加速琶洲算谷·沙溪智算中心建設,筑牢“三算”產業底座,進一步拓展算力規模至500P。
為讓更多大模型生態集聚在示范區內,海珠將定期舉辦大模型產業主題交流生態活動,持續策劃大模型企業和產品簽約、發布等內容,搭建企業交流合作平臺。
不久后,第三屆琶洲算法大賽即將啟動,正在面向全球征集賽題及研究方向。
此次大賽搶抓大模型熱點,將設立算法優選賽、創新應用賽、AI大模型挑戰賽三個賽組,并將開設海外專場,圍繞人工智能大模型算法、消費互聯網、智慧交通、網絡和數據安全、智能制造、未來產業等領域,面向全球征集賽題,擇優開賽。
深耕細作方能歲物豐成。大模型賽道上,海珠已然發力奔跑,推動高質量發展騰龍聚勢、新質生產力加速奔涌,奮力在全市大局中走前列、挑大梁、作貢獻。
?。ㄗ?吳雨倫 李鴻哲)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