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火車站,這座見證城市半個世紀“繁花”歲月的老樞紐中心,即將“開”出新的生機,晉級“大灣區中心站”。
1月19日,廣州火車站及周邊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下稱《規劃》)在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進行征詢意見公示。廣州以“高鐵入城”為契機,規劃加快推進廣州火車站片區改造升級,充分發揮大灣區中心站的樞紐流量價值,實現“站、城、產、居”一體化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本次《規劃》范圍位于越秀、白云、荔灣三區相交處,南至東方賓館南側—流花路,北至云城南一路—環城高速,東至大金鐘路—解放北路,西至瑤臺西街(規劃)—同德圍高架,三個片區規劃用地范圍566公頃,其中越秀區327公頃、白云區226公頃、荔灣13公頃。
從總體規劃上,以廣州站定位為“大灣區中心站”為核心,形成三大圈層,包括廣州站為樞紐核心圈層、站城產居一體化地區為強賦能圈層、瑤臺及三元里改造片區為賦能影響圈層。
廣州站預計將引入京廣、廣湛、廣深港、廣汕等高鐵線路,成為“大灣區中心站”,與廣州東站形成“中心樞紐群”,打造成“軌道上的大灣區”重要節點和國內國外“兩個循環”戰略鏈接,支撐廣州建設世界級的鐵路樞紐的目標,實現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中心地區1小時互達。
根據《規劃》,該片區以樞紐為引領,轉型疏解產業鏈,實現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近期,依托原有產業基礎,著重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消費+時尚+定制”新型商貿產業生態;中遠期,通過與外圍城區結對共建,壓縮和外遷勞動密集型加工、倉儲物流等功能;同步以“樞紐+”牽引產業升級,推動品牌化、定制化、高端化轉型提升,融合中心城區優勢產業,構建“時尚、文化、健康、金融、科創、專業服務”六大產業集群。
該片區規劃以城中村、低效產業用地、樞紐周邊土地為重點,推動土地高效利用,打通或拓寬包括梓元崗路、走馬崗路在內的多條城市道路,加密城市軌道站點覆蓋,預計可提供約316萬平方米新建的產業空間,約435萬平方米的優質職住空間及公共配套。
廣州升級改造火車站,高鐵進城,與廣州東站形成“中心樞紐群”,支撐廣州建設世界級鐵路樞紐。以樞紐為引領,轉型疏解產業鏈,實現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型商貿產業業態,為中心城區新一輪發展注入強力動力。
(記者 劉珊 周甫琦)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