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廣州市人大代表、廣東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理事長李志堅在廣州市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通道”上接受記者采訪,對粵港澳大灣區持續推動數實深度融合提出思路和舉措。
李志堅介紹,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積極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采取多種措施促進數字技術全面融入千行百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還存在著數字平臺企業國際市場占有率還不高、大量中小企業仍“不愿轉、不會轉、不敢轉”、現有法律法規下數據產權歸屬難以界定等問題。
對此,李志堅從三方面作出建議。一是推進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數字技術關鍵環節、重點領域的技術創新,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建設和行業應用,高水平打造一批特色數字經濟園區;挖掘教育、醫療、商貿服務、文化娛樂、交通運輸等領域的潛在需求,培育數字經濟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二是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提質增效。推廣“數字建鏈”經驗做法,帶動產業鏈供應鏈整體數字化升級,以市場為導向提高產業效益。三是充分挖掘數據要素價值。要推動數據的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將數字資源轉變為可量化的數據資產,同時依托農業大數據平臺,服務“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真正實現數字經濟賦能,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撰文 潘心怡 陳婷 陳綺云 攝影 劉超然)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