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記者從廣州海關了解到,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云機場海關出臺支持廣州白云機場空港口岸高質量發展的15條具體措施,全力保障廣州白云機場空港口岸“7×24”小時順暢通關,高標準推進廣州國際航空客貨運“雙樞紐”和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
在支持廣州國際航空客貨運“雙樞紐”建設方面:
一是堅持實行進出口貨物24小時智能通關,對生鮮、特殊、急需貨物實施優先接單、優先檢查、優先檢測、優先出證,對提前申報且不需要查驗的貨物實行機邊分流,快速放行。二是強化陸空聯運、海空聯運網絡,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機場共享國際貨運中心建設,實現空運、海運和陸運資源的高效利用,支持出口貨物安檢前置,持續推廣“卡車航班”業務模式,深化“跨境一鎖”合作,實現往來港澳地區貨物一次申報、一次驗放。三是拓展機坪“直提”模式,實現更大范圍的覆蓋和更高效的監管,對進口光刻機等進口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和高新技術產業原材料實施優先查驗、延班查驗、到廠查驗,保障通關“零延時”。四是支持航空公司拓展“通程航班”業務,升級監管設施設備,應用遠程后臺查驗和“白名單”模式,實現中轉旅客便利快速通關。五是持續推進進口危化品檢驗模式改革,建設國門生物安全智慧化監測預警體系,完善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嚴防重大疫病疫情傳入和外來物種侵害,嚴把口岸國門安全關。
在推動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方面:
一是培育跨境電商發展新動能,開展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后裝運”監管試點,解決電商企業多種來源出口商品集拼、通關難題。發揮綜合保稅區口岸功能和保稅功能疊加優勢,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將境外退運、國貨入區、境外進口等多種來源商品在綜合保稅區內理貨分揀,再集拼出口,解決出口電商貨物退貨難問題。二是創新優化監管流程,實施出口貨物收運分流、出口空運聯程轉關快速驗放、出口電商貨物安檢收運理貨“三合一”新模式,提升監管效能。三是推動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組合應用“分送集報”“一證多批”等創新舉措,支持華南醫藥分撥中心建設。優化“異地委托監管”機制,支持保稅融資租賃飛機業務發展。支持人源性醫療制品保稅研發、保稅再制造等項目入區落地。推動對經綜合保稅區換裝、分拆、集拼,再運往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中轉貨物,不實施檢驗。四是支持廣州建設國際商務合作區,為境內外企業和人員開展國際商務交流、國際會展、國際培訓、專業服務、跨境研發等提供更自由、更便利的服務,有效保障貨物和人員有序流動。
在提升外貿市場主體和群眾獲得感滿意度方面:
一是提升廣州白云機場空港口岸物流通關智能化水平,持續推進系統集成、數據共享,依托廣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推出貨物標簽修改、出口貨物退倉退場等業務線上辦理服務,逐步實現貨物物流、通關全流程無紙化。二是強化海關實驗室檢測能力建設,做到主要貨物檢測在機場就地完成,檢測服務快速、精準、權威。三是實施“減免稅+兩步申報”“減免稅+集中申報”便利措施,優化航材減免稅審核做法,優先保障航線運行。四是跨關區組建AEO認證組,設立“AEO企業優先辦理”窗口,海關協調員專人對接回應企業通關訴求,幫助企業享受AEO通關便利,提升企業品牌含金量和國際競爭力。五是加大對涉及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的進出口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強對從事貼牌生產、市場采購、跨境電商、郵政快遞、外貿綜合服務等領域相關企業的知識產權風險提示,樹立“中國制造”良好海外形象。六是加強外貿統計監測分析,為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建言獻策,提振企業信心、引導發展預期。
據了解,2023年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云機場海關監管經廣州白云機場空港口岸進出境人員超815萬人次,同比增長近9倍;監管經廣州白云機場空港口岸進出口貨運量超120萬噸,同比基本持平。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