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改革闖將再推“新政”。
12月25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媒體解讀會,推出第四批惠企利民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措施,共計22條。
記者梳理發現,22條措施均從聚焦企業群眾訴求出發,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為抓手,不斷優化審批服務機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廣州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貢獻規劃資源力量。
簡流程
一次申請、一套材料、一次辦好
根據新政,廣州政府層面將主動集中連片優化調整全市工業產業區塊規劃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建筑高度(不超過100米)等指標,為存量工業用地擴容創造條件。
“本次工業用地擴容工作,不要求企業委托技術單位單獨編制控規方案,不向企業收取任何費用。”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政策優化后,將由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負責組織各區,統籌開展存量工業用地規劃指標調整工作,除容積率突破《廣州市工業用地規劃控制指標表》、建筑高度超過100米等有特殊需求的項目外,原則上不再需要企業單獨委托技術單位編制控規修正方案報批,大大節約企業委托成本和申辦時間。
此外,新政提出要放寬工業、倉儲建筑單倍計容層高基準值,推進廠房、倉庫建筑高質量建設。
記者獲悉,在過去,單、多層廠房、倉庫層高基準值為8米,高層廠房、倉庫及新型產業用房層高基準值為4.5米。為適應粵港澳大灣區當下產業升級和轉型的新要求,此次措施對工業建筑、物流建筑單倍計容的層高基準值予以適當放寬,有效提高廣州市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促進產業集聚,推廣“工業上樓”。新政還規定,對于已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尚未辦理規劃條件核實的建設項目,可以按程序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調整適用本條措施。
為助推制造業立市,廣州將保障工業項目生產、運輸、裝卸貨等的遮風避雨需求,在用地權屬范圍內,對于滿足要求且不占用道路,未圍合形成建筑空間的無柱雨篷,可以免于單獨辦理規劃報建手續,已安裝或加裝的無柱雨篷參照執行,不影響辦理相關工業項目的規劃報批手續。
為支持企業加快開展前期建設工作,廣州將實行“拍地即進場”。
具體來說,出讓地塊掛牌成交并完成競得企業資格審查后,競得企業需開展地塊前期工作的,可以向土地儲備機構提交安全生產承諾函,經過審核同意后,便可進場開展前期勘探測量等工作。
根據新政,廣州不動產登記機構將提供國有建設用地抵押權注銷登記和在建工程抵押權設立登記的合并辦理服務,實現一次申請、一套材料、一次辦好,進一步減少企業跑動次數,壓縮登記機構辦理環節和時間。
與此同時,廣州還將取消已辦理預告登記且委托開發企業辦證類增量房轉移登記網辦業務購房人“人臉識別認證”操作和“現場核驗”環節,持續提升不動產登記網辦業務便利度和企業群眾辦事體驗。
優審批
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
為降低用地開發建設成本,廣州在控規編制階段,將根據用地面積、形狀、功能類型等,具體確定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商業商務用地的綠地率,提高規劃控制指標與實際使用需求的契合度,提升商業用地使用效率,活躍商業氣氛、提升商業價值。
根據新政,廣州還將規范統一土地出讓、規劃核實的土地出讓金核算的建筑面積標準,減少出讓合同調整環節,節省項目時間成本。廣州還將優化首次土地出讓合同約定不同建筑功能及面積項目的土地出讓合同的辦理,減少出讓合同調整次數,按照出讓合同進行總量控制。如果不超出原合同約定的各建筑功能及面積,則無需調整土地出讓合同,直接進行額度扣減,并辦理不動產登記。
新政提出,放寬香港、澳門、臺灣地區以及境外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辦理不動產登記的身份證明材料要求,助力境外企業投資發展。
此前,港澳銀行在粵港澳大灣區九市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時,憑經公證、轉遞的設立文件和注冊證明作為身份證明材料;其他境外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除了提交境外經公證、認證的設立文件和注冊證明,還需要提交其在境內設立分支機構或者代表機構的批準文件和注冊證明。
這一政策優化后,廣州明確可以通過提交境外經公證、認證的設立文件和注冊證明,或者提交在境內設立分支機構或者代表機構的批準文件和注冊證明,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
廣州還進一步優化、調整登記資料查詢申請材料,實現不動產登記檔案影像全市通查,市民可就近到全市任意窗口即時調閱不動產登記檔案,無需專門到不動產所在區的窗口辦理。
新政明確,住宅、辦公、商業、工業建筑(創新型產業建筑)尚未辦理規劃條件核實的建設項目,除首層外公共開放空間不計容比例由不大于本棟建筑計算容積率中建筑面積的3%提高至5%。鼓勵利用層間架空、空中連廊等打造豐富的公共開放空間,創造宜居環境。
為適應后疫情時代對于“健康住宅”要求,推進高品質住宅建設,提升改善型住宅產品吸引力,廣州明確建筑面積超過144㎡的復式住宅,其客廳、起居室挑空部分水平投影面積不大于套內各層平均水平投影面積30%且不大于50㎡的,按1.5倍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部分層高由原6米放寬至7.2米。
廣州支持建筑裙樓屋頂增設公共空間、屋面綠化,設置公共活動區域,為城市提供豐富的第五立面景觀效果,明確滿足《廣州市建筑工程容積率計算辦法》第四條(一)的裙樓屋頂梯屋、電梯機房不計入容積率建筑面積。已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尚未辦理規劃條件核實的建設項目,可按程序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調整適用本條措施。
破堵點
真正解決企業難題
廣州擬單獨核算經營性用地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筑面積,保障企業經營性計容建筑面積不受影響。
這一政策優化后,附屬在其他用地上但實際需獨立占地,具體用地范圍在建筑設計階段,根據地塊整體設計方案確定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在核發規劃條件時,可以單獨核算并確定建筑面積。
核發規劃條件之后,確需在規劃地塊內增加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建筑面積的,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將根據用地單位申請,對增加的建筑面積不納入原規劃條件的計容建筑面積。這一政策在不占用企業經營性計容建筑面積的同時,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務設施保障能力,增強企業開發項目的便民服務水平。
新政還提出,對已取得合法用地手續,已取得規劃條件或已取得總平面方案或修建性詳細規劃批復,且仍然有效并仍具備實施條件的存量工業用地,詳細規劃將其調整為其他用地性質但近中期暫不組織實施的,尊重原土地出讓合同權益,可以繼續按照有效的批復申請后續實施建設,不需要需辦理國土空間詳細規劃修正手續。
廣州將細化失信被執行人辦理規劃許可、不動產登記等相關限制性要求,明確失信被執行人資產處置。
今后,當事人若已納入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根據法律、法規或者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文件規定,限制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不予辦理規劃許可,不予辦理當事人作為交易受讓方購買房屋的轉移登記、預告登記,但可以依法辦理建設工程規劃條件核實、不動產首次登記,以及當事人作為交易轉讓方辦理房屋的轉移登記、預告登記。
廣州將通過明確失信被執行人辦理規劃許可、不動產登記等相關限制性要求,為失信被執行人提供資產處置路徑,助其解決經營難題。
廣州還將優化破產企業房產處置程序,明確辦理首次登記材料。根據新政,明確在企業破產案件中,因債務人資料缺失或第三方機構(如設計、勘察、監理等單位)不配合竣工驗收等情形導致無法辦理竣工驗收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可以依據專業機構對工程質量安全鑒定合格的結果辦理不動產登記,不再收取房屋或建設工程已經竣工的材料。
(記者 劉珊 通訊員 穗規資宣)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