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上午10時,隨著第一批車輛徐徐駛上橋面,廣佛大橋系統工程(一期)主線正式通車試運行。項目為廣佛都市圈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標志著廣佛全域同城化進程邁向新高度,加速推動大灣區一體化。
1月25日,廣佛大橋系統工程(一期)主線正式通車試運行。
廣佛大橋系統工程(一期)項目位于廣州市白云區、荔灣區和佛山市南海區三區交界,連接南海大瀝和廣州大坦沙島,是廣佛交界、廣佛同城化的中心規劃地區。通車后,佛山及廣州金沙洲地區的居民,將能夠更迅速地前往廣州大坦沙島,隨后通過珠江東橋快速抵達廣州市中心。
市民十分關注廣佛大橋的開通。
“廣佛大橋終于開通了,對于我們廣佛街坊的通勤、消費等都很有意義。”家住在大瀝中海金沙灣的周先生得知大橋開通消息后,就早早來排隊,爭做第一個“嘗鮮”的車主。他于2008年就來到佛山大瀝居住,經常開車往返廣佛,一直非常期待廣佛大橋的開通。
家住在大瀝中海金沙灣的周先生得知大橋開通消息后,開著他的“小黃車”早早來排隊。
從高空俯瞰可以看到,該大橋起于佛山南海區建設大道,由西往東上跨白沙河后,連接廣州荔灣區大坦沙島內道路,項目建設標準為城市主干路和二級公路。大橋長約1.3公里,共設置1座主線橋及4座匝道橋,主線設置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60km/h,輔道設置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40km/h。
大橋長約1.3公里,共設置1座主線橋及4座匝道橋,主線設置雙向六車道。
廣佛大橋系統工程(一期)是廣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項目建成通車不僅為佛山市西部地區通往廣州中心城區提供了一條便捷的地方性快速通道,更進一步完善了南海區及金沙洲地區路網建設,使兩地連接更快更“近”。同時,加強了廣佛兩地交通互聯互通和廣佛都市圈的內部聯系,為沿線居民更為高效便捷的通勤和生活創建有利條件,促進廣佛兩市文化經濟互通互融,有利于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和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
南海區作為佛山市的重要區域,一直以來都是廣佛同城化的重要參與者。近日,位于南海的廣佛大橋連接線改造提升工程(廣佛高速泌沖出入口—廣佛大橋段)、廣佛出口放射線二期(南海段)工程E匝道(A線東往北上環城高速)等一批廣佛道路項目陸續建成通車,廣佛兩地之間的交通壁壘進一步被打破,人員、物資和信息的流動加速,經濟、文化和社會交流更加頻繁,廣佛同城化向更深層次發展。
1月24日,廣佛出口放射線二期(南海段)工程E匝道(A線東往北上環城高速)建成通車。通訊員供圖
廣佛大橋連接線改造提升工程(伯奇路-興聯北路)位于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西起伯奇路,向東依次與海北大道、沙溪路、廣州環城高速東西輔道相交叉,終點止于興聯北路,全長1.546公里。項目與廣佛大橋相連,溝通南海中部地區與廣州金沙洲、大坦沙地區,打破路網“邊界”,加強廣佛都市圈的內部聯系,為沿線居民創建更為高效便捷的通勤圈和同城生活。
南海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持續聚力廣佛“牽手路”,深化廣佛兩地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鞏固廣佛同城南海先行優勢,加速南海“入圈進灣”步伐,為南海重塑產城發展空間賦能。
(記者 陳雪婷 攝影 廖明璨 通訊員 梁翠珊)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