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可以說是低空經濟的發展元年。今年全國兩會,“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各地紛紛加速布局。廣東省明確提出,要打造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高地。
作為廣州市實體經濟主戰場、科技創新主引擎,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在全市先行、先試、先布局。去年以來,該區搶抓低空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機遇,競速低空經濟萬億級新賽道。大力培育龍頭企業,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持續延伸,同時快速實現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落地,將低空經濟作為重要抓手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一線走訪
龍頭企業挑起新產業發展大梁
“年輕”,無疑是低空經濟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征,意味著澎湃的活力和無限的潛力。對于一個“年輕”的新產業而言,無論是實現“從0到1”的突破,還是從“1到N”的快速增長,企業都是關鍵基礎。
在黃埔,談及低空經濟,億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航智能”)是繞不開的話題。這家為全球多個行業領域客戶提供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和解決方案的科創企業,為黃埔發展低空經濟開足馬力。
5月14日,由中宣部組織的央地媒體2024年“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到訪億航智能。億航智能董事長胡華智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公司的核心技術和產品,他提到億航智能10年發展取得現在的成績,很重要的一點便是抓住了低空經濟的新風口,而黃埔在全國范圍內搶先發展低空經濟,讓企業實實在在地嘗到了政策紅利。
低空經濟以低空空域為依托,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這正與億航智能的發展思路高度契合。2016年,億航智能發布全球首款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億航184”;2018年,全球首次公開發布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成功載人飛行;2019年,入選中國民航局首家載人無人機適航審定試點單位……
2024年,億航智能生產的旗艦產品EH216-S成為全球首個三證齊全的eVTOL飛行器。在胡華智看來,這是公司發展過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因為這既是接下來商業化運營的保障,也意味著公司業務能更好地向其他產業滲透和融合。
眾伙拾柴形成上下游產業合力
“多元”,是深入黃埔低空產業一線的直觀感受。面對低空經濟這一朝陽產業,黃埔起步即著眼多元化發展、全產業鏈布局。億航智能等無人駕駛航空器生產企業只是產業鏈的一部分,向上游溯源,有深耕研發設計與原材料環節的企業,向下游放眼,還有從事無人機實操培訓、科普教學等的企業。
在黃埔低空產業領域,一幅上下游企業眾伙拾柴合力發展的景象正如火如荼。
廣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高端通信設備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越來越深入地服務于低空經濟,為高低空飛行設備提供衛星通信保障。公司戰略發展總監胡登玲表示,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擁有新材料、半導體、通信、傳感器、無人機、汽車等相關產業,有望在低空經濟領域形成完整產業鏈。
2018年落戶于黃埔的廣州中雷電科科技有限公司,經過數年發展,已經在微波毫米波相控陣系統領域具備全流程自主創新研發生產能力,產品適用于無人機雷達管控系統、信息系統集成服務、導航終端制造、衛星移動通信終端制造及氣象雷達天線等領域。
作為國內最早涉足無人機機巡業務的企業之一,廣州中科智云科技有限公司自研了集可見光、紅外、激光雷達等多種技術手段于一體的AI智慧附件,給無人機裝上“眼睛”和“大腦”。目前,該公司的無人機巡檢業務已覆蓋十余個省份。
在廣州刀鋒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刀鋒無人機科普基地,每到開放時間,豐富的無人機課程吸引著大批愛好者前來。無人機應用演示、無人機科普大講壇、無人機組裝、無人機模擬飛行與實操飛行、無人機編程……可能不僅能聽、能看,還能動手實踐。讓無人機科普以更接地氣的方式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園區。
場景落地服務生活圈利企便民
“未來”,是低空經濟作為新興產業的關鍵詞。目前,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有低空產業鏈企業51家,這些企業通過科研和產品創新,推動更多“低空經濟+”場景落地,讓普通百姓切身體會到低空經濟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和改變。
未來已來,如今的黃埔可以說頗具“科幻氣質”。
來到位于中新廣州知識城的九龍湖廣場,億航智能生產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在此開展常態化飛行體驗。除此之外,人們還可以體驗何棠下—九龍湖廣場、何棠下—逕下納米小鎮、環九龍湖廣場、環逕下納米小鎮、環長洲島都市農業公園等5條旅游觀光測試航線。
在低空物流方面,黃埔已推出10條高效物流低空航線、1條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直達配送快線和1條城市醫療低空配送快線,促進供需對接,提高城市效率;還爭取年內開通大灣區—澳門跨境低空物流航線。
該區區屬國企廣州開發區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億航智能成立合資公司。廣州億通智航技術有限公司定位為低空飛行器投資建設運營,主要業務包括無人機智慧城市管理、空中物流、空中通勤、空中旅游、空中媒體等,推動交投集團戰略轉型,大力發展“交通+”戰略性新興產業。下一步,還將開通黃埔“三城一島”空中游覽及通勤航線網絡,打造全國首個區域全覆蓋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空中旅游及空中通勤示范區。
安全、快捷的“空中的士”一直是胡華智想要實現的愿景。隨著EH216-S三證齊備,胡華智認為,在廣州等低空經濟樣板城市,“天空之城”的科幻場景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一線觀察
新政策激發新活力,新產業驅動新質生產力
2023年10月,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在全市首發《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也稱“低空10條”。單個企業最高獎勵3000萬元,是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力度最大、低空經濟產業鏈條覆蓋范圍最廣的專項支持政策之一。
政策是一個新興產業能夠持續壯大的有力保障,也是激發發展活力的動力源。事實上,該區很早便已開始通過“高質量發展30條”“專精特新10條”等政策扶持區內低空經濟產業領域的企業。
“億航的10年發展離不開黃埔,從資金到場地,乃至公司成長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黃埔都給予我們極大的重視與關注。”在胡華智看來,對地方政府而言,扶持一家研發周期較長的科創企業幾乎不會讓區域經濟產生立竿見影的增長,但黃埔愿意相信億航。
胡華智坦言,企業扎根在黃埔可以很“任性”,可以大膽地提出自身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困難。他說,印象很深的是深夜10點多還可以去拜訪相關的區領導交流訴求。他認為,黃埔有能力也有意愿挖掘每一家有潛力的企業。
積極與中國民用航空局對接民航廣州航空器審定分中心落戶、與廣州產投資本共同設立100億元的廣州開發區低空產業創投基金、在中新廣州知識城謀劃建設5平方千米的低空經濟產業園……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為低空經濟產業打造最適宜的營商環境,只為企業在“離成功最近的地方”安心發展。
當前,以“制造業立區”的黃埔“二次創業”再出發,低空經濟勢必成為該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以低空經濟作為切入點之一,黃埔積極拓展“低空+物流、農業、文旅、治理”等多業態應用場景,擦亮“黃埔智造”區域名片,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打造全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了解,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將持續加快出臺全區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發揮低空制造產業優勢吸引更多重點企業向該區聚集。同時,持續完善基礎設施保障,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支持低空運營商開展空中交通試點,發揮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引導作用,不斷擴大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普及和應用推廣。
(記者 劉珊 通訊員 孫旭東)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