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年到頭,都在迎客: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法國總統馬克龍等相繼到訪,廣交會不斷出新出圈,《財富》世界500強峰會、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等盛事接踵而至。
第134屆廣交會三期,展館內人來人往。
很快,廣州又要迎來高光時刻——
12月1日至3日,“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將在這里再次舉行,600余位國內外嘉賓匯聚一堂,吸引全球目光。
廣州,為什么這么有面子?
南風窗
最近廣州人的朋友圈,出現了一種“默契”現象:
天色一暗,便能在朋友圈陸續刷到自帶“五彩炫光”的廣州塔。
闊別三年的廣州國際燈光節線下重啟,矗立江畔的廣州塔上演“光影繁花”。
(廣州燈光節迎首個周末)
作為花城廣州的標志性建筑,廣州塔的官方英語名稱是“Canton Tower”。而“Canton”,正是外國友人給廣州取的英文名,從古至今口口相傳。
一直以來,廣州都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南大門”,透過這扇“南風窗”,世界可以看到什么是中國式現代化。
今年3月份,訪華第二天,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走進永慶坊。祖籍廣東的他,對南國醒獅、嶺南園林、西關美味所透露出的嶺南文化氣息并不陌生。
他與“老廣”親切微笑揮手,并時不時拿出手機拍攝,點贊廣州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成果?! ?/p>
(李顯龍結束廣東之行,在穗三天,他打卡了這些地方)
廣州成為國際交往主場,實至名歸。
在過去兩千多年的歷史里,廣州從未關閉過開放的大門,新中國成立后,更是憑借“中國第一展”廣交會,大闊步走在改革開放前沿。
“神奇”這個詞,成為廣交會期間外國客商掛在嘴邊的口頭禪。非遺街區、園林美景、廣府食肆……到處都有他們Citywalk的身影,獨特的“廣式”體驗,勾勒出他們對廣州的城市印記,也形成難忘的中國印象。
2023年10月15日,來自巴西的采購商在廣交會上合影。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目前,廣州擁有102個國際友城、49個國際友好城區、54個友好港口;外國駐穗領館達68家,數量穩居國內第二。
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廣州這扇“窗”,越擦越亮,越開越大。
連心橋
1000多年前,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
100多年前,近現代中國進步的大門在這里打開。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廣州成為連接世界的橋梁。
66年,廣交會“朋友圈”擴大了10多倍,來自五洲四海的客商涌向這里覓商機、尋合作、賺大錢。
剛剛結束不久的第134屆廣交會,展覽總面積、展位總數、展區總數均創歷史新高。
“我們展位里十幾張洽談桌幾乎沒有空席的時候,每天都有至少300位采購商來洽談,有的甚至要在展館通道排隊等位?!苯K興達文具集團董事長宋仕良滿是欣喜。
廣交會旅游用品展區,參展商向采購商介紹產品信息。
《財富》世界500強峰會,再次讓廣州登上媒體頭條。
作為東道主的廣州,向全球投資者發出了到廣州和大灣區投資興業、共謀發展的熱情邀約。
“大灣區市場是我們多年來的重要戰略布局之一,廣州工廠一半以上的產品出口海外?!?/strong>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表示,團隊對這里的氣候、美食,特別是營商環境非常認可,正在尋求更多發展機會。
因商而盛,被稱作“火了兩千年的商貿之都”的廣州,也是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紐帶。
“如果有人問我中國文化,我會展示粵劇,因為它是集中國文化大成者。”美國籍攝影師亞歷山大·勞埃德十分喜愛粵劇。
中山大學和法國的教育合作延續多年。
4月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中山大學南校園,火爆場景迅速刷屏海內外。在與青年學子見面交流時,他一上臺就用法文、普通話和粵語和大家打招呼,非常親民。
(馬克龍訪問中山大學,在交流會上用法語、普通話和粵語打招呼)
廣州與海外學校交流密切。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到訪廣州新僑學校,親筆寫下寄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wishing teachers& students of SCA every success (愿師生們諸事順意)!”
當前,廣州已經與馬來西亞、印尼、沙特等國建立了合作機制,不斷走深走實。
“國際范”越來越足,伙伴越來越多。
廣州這座“橋”,越建越寬,越伸越長。
大舞臺
開放包容的廣州,是國內外交往、互利共贏的大舞臺。
今年是“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十周年,600余位國內外嘉賓將齊聚廣州,共同探討交流“百年變局下的中國新作為——擴大利益匯合點,構建命運共同體”。
目前,已有70余位國際嘉賓確認參會,其中副總理級以上前政要6位。
“我們期待能與中外嘉賓一道,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灣區故事、廣東故事、廣州故事?!敝袊鴩覄撔屡c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徐偉新說。
2023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組委會在廣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
作為千年商都的廣州,向來也是國際經貿合作的舞臺。
時隔9年,當李顯龍再次到訪時,廣州中新知識城已經經歷了從阡陌桑田到現代化新城的巨變,他不禁感嘆:“這里已迅速發展為廣東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新樞紐,也是新加坡企業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平臺?!?/strong>
在馬克龍訪華的廣州行程中,隨行代表團中就有60多位大企業負責人,會見中國投資者也是行程之一。
今年以來,廣州新落戶的百億級項目已超40個。廣州實際利用外資連續11年保持增長,在這里投資的世界500強超過300家。
看好灣區,“押寶”廣州。
全球經貿越來越旺,廣州這張“臺”,越搭越大,越做越強。
千年商都的城脈、商脈、文脈,在更大的窗口閃耀、在更寬的橋梁流動、在更美的舞臺薈萃。
“穗”有擔當,“粵”有作為,“灣”有引力。
讀懂中國,與你相約。
【撰文】話題研究員 周甫琦 李珩丹 邢澤鑫
【統籌】曹斯 胡良光 尤立川 黃舒旻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