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融通大灣區——第六屆致同論壇在廣州南沙舉辦。行業專家、資深學者與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就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歷史機遇、互聯互通及合作新趨勢等話題共同展開研討。
致同中國主席、首席合伙人李惠琦在致辭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創新能力,匯聚了來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優秀人才和企業,共同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高水平對外開放貢獻智慧。”粵港澳大灣區面臨哪些深度融合新機遇?大灣區企業如何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一起看看這場論壇上大咖們怎么說。
大灣區科創融合發展,組織創新面臨變革
廣州南沙新區香港服務中心首席聯絡官葉澤恩在演講中提到,近十年來,南沙GDP的年均增速超過10%,高質量發展的態勢持續鞏固,堅持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政策鏈的融合互促,將金融作為關鍵的一環。2022年初,南沙區迎來了國家級的金融開放政策,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預計將進一步拓寬企業跨境投融資渠道,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
隨著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香港與內地之間的互聯互通日益緊密。香港貿易發展局華南首席代表黃天偉在現場演講中提到,香港目前十分注重科技創新與科創發展,并且致力于推動大灣區的融合。日前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指導深港攜手打造世界級科技創新平臺,目前園區已經在建設中,“我們鼓勵香港的初創企業可以在香港做科研,在深圳打板,在東莞、中山生產,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創科高質量發展。”
大灣區互聯互通前景無限
大灣區在基礎設施建設的“硬聯通”之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軟聯通”正在加速推進。現場,多位專家圍繞“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創新發展新趨勢”話題進行了討論。
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極為關鍵的經濟區域。明陽智能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葛長新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廣袤的海洋,新能源資源豐富,更加具有發展潛力。尤其在當前“雙碳”目標下,新能源將成為未來大灣區重要的發展基礎,明陽智能正是看中這一發展機遇,根植于廣州并研發抗臺風風機。他提到,明陽智能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自身在金融方面的創新,也離不開專業中介機構的支持,未來將深化全球新能源發展布局,推動與專業機構的緊密合作。
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尋求投資的過程中,經常因為經驗不足而導致融資失敗。越秀資本副董事長、總經理楊曉民在現場為這類企業提出兩點建議:首先,企業尋求融資時,需要提供真實的信息;其次,不同金融機構的關注點不同,銀行更為關注現金流與效益,股權投資人更為關注企業的研發能力、市場應用前景等因素,企業應提前做好自身評估,結合企業特點及成本等綜合因素考量,確定金融機構類型,以提升融資成功率。
談及中國企業海外上市路徑時,致同審計合伙人路靜茹表示,GDR為中國企業拓寬了融資渠道,企業在海外上市的過程中,不僅需要考慮融資成本,更多的需要關注機會成本、時間成本和境外發行上市的確定性。
現場嘉賓也為企業“走出去”出謀劃策,發表了不同的看法。致同香港審計合伙人吳嘉江表示,中國企業走出去,文化整合是一大難點,很多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被文化差異擊倒。不同區域存在不同的工作方式、不同的工作時間,難以制定雙方滿意的時間規劃,從而導致錯過時間節點,使融資計劃延后,花費更多的人工成本與時間成本。
對此,致同咨詢并購交易服務主管合伙人武建勇補充道,他不建議暫時沒有能力的企業“走出去”,僅鼓勵有戰略需求的企業選擇合適的時機拓展海外市場。同時他提醒,企業一定要尊重目的地國家的投資環境,針對不同的方式做好相應的研究。同時,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應做好自我判斷與價格管控,避免出現問題時補救為時已晚。
發揮會計師專業服務能力,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本次論壇上同時還發布了“致同粵港澳大灣區十策”。致同粵港澳大灣區十策是以致同全球網絡資源與致同中國五大服務線為基,結合大灣區資本市場、國企改革、數字化轉型、綠色金融、灣區稅務、并購交易等熱點話題,形成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點服務方案。
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本市場發展狀況如何?會計師事務所如何繼續在服務大灣區三地經濟社會融合、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實現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論壇現場,記者還采訪了致同的多位審計合伙人。
致同深圳審計合伙人高虹指出,大灣區的資本市場結構非常完整。從資本市場基礎設施來看,大灣區擁有香港聯合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以及廣州期貨交易所三個核心資本市場平臺,以及廣東、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兩個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已建成較為完善的資本市場基礎設施體系。
據高虹觀察,廣東的民營企業上市公司數量多,專精特新類企業占比高;從交易結構上看,廣東上市企業對于資本市場的需求非常明顯,例如融資融券、股權質押、可轉債、并購融資、再融資的需求等都很活躍。
致同廣州審計合伙人潘文中表示,近年來,不少廣東傳統的上市公司也面臨轉型,正在通過例如并購重組等途徑實現轉型目標。且公司的二次融資、三次融資的需求迫切,吸引的投資方目標也很明確,不再單是財務投資者,還包括戰略投資者,希望能找到在管理、市場等各方面都有資源助力企業提升的投資人。
“會計師事務所是資本市場重要參與者、看門人。”致同珠海審計合伙人王瑩表示,會計師事務所擔負著把關財務信息質量的重要職責,為提高資本市場信息披露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保障。
潘文中指出,會計師事務所在助力企業規范化建設方面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前置服務,為企業做好合規方面的各項工作,如規范企業內部流程、內部制度、內部治理等。企業通過業財融合的方式將其固化下來,能更好地支撐企業各項業務的發展。對于未來期待進一步借助資本市場力量發展自身的企業,潘文中建議,信息化系統是“業財融合”的有效工具,應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做好滿足監管和資本市場要求的各項提前準備。
(記者 周美霖)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