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州海關獲悉,在剛剛結束的“618”年中促銷活動中,廣州海關累計監管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清單超525.1萬票,涉及金額2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2%。
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近日,廣州海關出臺優化營商環境20條細化措施,聚焦促進跨境物流暢通、促進外貿擴大進出口、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促進企業減負增效和促進外貿創新發展五方面,服務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振外貿發展信心。
“智慧海關”對接“智慧口岸”,促跨境貿易便利化
為促進跨境物流暢通,在此次出臺的措施中,廣州海關將持續擴大“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便利措施應用范圍,探索將“直裝直提”試點范圍拓展至航空口岸。“為服務大灣區立體物流樞紐建設,我們出臺多條措施推進‘一港通’改革,提升口岸通關現代化、便利化水平。”廣州海關副關長陳針表示。
同時,此次出臺的20條細化措施還聚焦保障高新技術企業供應鏈安全、特殊物品出入境檢疫審批等工作:全面推廣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對符合條件的已備案企業的備案進口貨物,除必須在口岸執行的查驗指令外,進口時免于在口岸開拆包裝檢查,轉至目的地實施,提高高新技術設備通關效率;加強“海關特殊物品出入境衛生檢疫審批與分析系統”應用,進一步提升特殊物品檢疫審批和通關效能。
在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方面,廣州海關將在7個地市開展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新評估體系要求,聯合地方相關部門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推進口岸通關提效降費;進一步推動“智慧海關”對接“智慧口岸”建設,在白云空港、南沙海港兩大樞紐打造“智慧口岸”,支持優化完善“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功能建設,持續提升航空口岸無紙化水平,推動實現電子設備交接單、提貨單全覆蓋應用。支持“單一窗口”豐富關企數據交互類型,提升海關對企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在促進外貿創新發展方面,綜合保稅區是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廣州海關在此次出臺的措施中,將總結南沙自貿試驗片區、南沙綜合保稅區海關監管制度創新成果,進一步推廣至自貿試驗區其他聯動發展區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加強高級認證企業培育,助企降本增效
今年6月2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進入全面實施新階段,為幫助企業盡享RCEP政策紅利,廣州海關將加強對企業自貿協定原產地政策宣傳與關稅享惠指導,結合簽證數據持續做好RCEP項下關稅減讓、原產地累積規則等政策解讀和實施效果跟進,進一步提升RCEP利用率,助企降本增效。“我們還將開展RCEP實施情況評估,持續推廣自助打印、智能審核等簽證便利措施,實現原產地證書自動審簽系統‘即報、即審、即領’。”廣州海關綜合業務處處長唐慶林說。
在促進外貿擴大進出口方面,廣州海關聚焦用好稅收優惠政策、推動主動披露政策落地生效、支持農食產品擴大進出口、支持優質食品進口多元化,以及保障能源、礦產等大宗商品進口便捷通關等工作出臺配套措施,對進口鐵礦等礦產品和進口原油實施“先放后檢”監管,優化實驗室檢測項目,保障能源礦產品進口。
“在促進企業減負增效方面,我們將加強高級認證企業培育,AEO企業可以享受低查驗率、高通關效率等便利措施。”唐慶林介紹,同時,廣州海關將依托新能源汽車、家電、陶瓷、鋁型材等技貿措施研究評議基地,加大國外技貿措施對我出口企業影響的調查、調研力度;持續組織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加強相關企業知識產權政策宣講和風險提示,幫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樹立“中國制造”良好海外形象。
此外,為促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持續健康發展,廣州海關將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商網購保稅監管制度措施,規范跨境電商網購保稅監管;推動關區實現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款電子支付,進一步優化企業繳稅流程;優化海外倉備案流程,全面推廣出口海外倉模式備案無紙化,實施“一地備案、全國通用”。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推進‘智關強國’行動和智慧海關建設,強化監管優化服務,進一步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支持外貿產業升級和新業態創新發展,全力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陳針說。
(記者 唐亞冰 肖文舸 通訊員 關悅)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