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4月27日舉行金融助推廣州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簽約活動暨金融支持廣州制造業立市、科技創新強市、南沙開發開放、“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會,廣州市政府與29家金融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0家金融機構與廣州市38家企業簽署52個項目合作協議,融資總額達4650.68億元。
國際國內知名金融機構聚焦制造業立市、科技創新強市、南沙開發開放,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等重點領域,創新投融資模式,充分發揮產融對接和普惠金融政策機制優勢,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向廣州匯集更多金融資源,攜手打造政銀企共贏發展的“廣州樣板”。
廣州金融業綜合實力曾在2022年邁上新臺階,總資產突破10萬億元,貸款增速居北上廣深等城市第一位。據推進會透露,廣州市2023年要進一步提升金融業綜合實力,力爭金融業總資產超11萬億元,金融業增加值達到2800億元,本外幣存貸款新增1萬億元以上,銀行機構力爭新增信貸8000億元以上,實現制造業、高技術產業貸款余額增長25%以上,推動保費收入突破1600億元。
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任生俊表示,近年廣州提出“制造業立市”、建設“兩城兩都兩高地”、打造8個萬億級產業鏈群、13個千億級產業鏈群、加大南沙開發開放等系列目標規劃,這些領域與國際國內知名金融機構定位和業務優勢高度契合,將吸引這些金融機構給予密切配合和積極支持。
金融發展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
去年至今,廣州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不斷夯實實體經濟發展根基。其中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功不可沒,2022年廣州實體經濟等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大,制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7.5%。
2023年開年,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邱億通在廣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金融分會上表示,要堅持把金融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大力推動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力爭2023年全市本外幣存貸款余額達到16萬億元,著力構建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滿足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融資需求。
作為本次推進會的重頭戲,52個項目合作協議涉及支持制造業立市的金額達1034.39億元。中國進出口銀行廣東省分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廣州市分行、中信銀行廣州分行、中國光大銀行廣州分行、渤海銀行廣州分行分別在制造業立市專項中與廣州企業簽約。
任生俊透露,早在2019年,中國進出口銀行就曾與廣州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協議執行的3年期間,中國進出口銀行在廣州累計投放資金近1800億元,年均增幅14%。在廣州的銀行中,進出口銀行制造業貸款占比、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占比均名列前茅。
此次簽約后,中國進出口銀行更聚焦支持廣州做強做精制造業。任生俊說,將特別關注核心基礎零部件等“卡脖子”領域,助力粵芯半導體、華星光電等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同時,中國進出口銀行“眼中”的制造業立市是綠色的制造。該行會大力發展綠色信貸,持續加大在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等領域的投放力度,服務廣州發展、廣船國際、廣墾橡膠等企業節能減污降耗增效,促進綠色產業壯大,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持續加大對廣州市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要企業的支持力度。”中國光大銀行行長王志恒將在廣州“抓重點”,打造具有光大特色的綜合金融服務模式。
王志恒說,將充分發揮光大金融控股集團全牌照的優勢,深耕汽車、電子、石化、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領域,促進產業鏈深度融合,以更優質的金融服務助力廣州制造業立市。同時兼顧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基建”,全面支持廣州市加快發展升級步伐。支持廣州市產業轉型升級與廣州市城市更新改造,全面參與和服務廣州重大項目建設。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劉建軍的一席話,反映了此次簽約合作金融機構對廣州的信心。他說,“未來,在廣州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跨越中,我們不滿足于有所作為,我們致力于大有作為。”
劉建軍更重視在廣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過程中尋找機遇。他透露,合作重點將聚焦先進制造業及關鍵核心技術等重點領域,助力廣州市構建“3+5+X”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助推“廣州制造”向“廣州質造”“廣州智造”邁進。
2343億元金融“活水”支持南沙開發開放
今年以來,廣州圍繞推動《南沙方案》各項任務落地落實,深化與港澳工作對接、規則銜接,共同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提升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功能,加快建設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推出更多創造型、引領型改革,不斷提升改革開放質量和水平。
錨定目標,支持南沙開發開放的金融“力量”正不斷積蓄:全國首個新能源金屬期貨品種在廣州期貨交易掛牌上市交易,建設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作為重大事項列入《南沙方案》的省級、市級實施方案,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境外投資、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內投資、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等試點項目落地實施……
本次推進會上,52個項目合作協議涉及支持南沙開發開放的金額高達2343億元。簽約的金融機構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廣州分行、中國銀行廣州分行、中國建設銀行廣州分行、廣發銀行廣州分行。
近年來,工商銀行已在廣州投放各類信貸金額累計已突破萬億元。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文武表示,尤其是“十四五”以來,工行廣州分行貸款年均增速16%,目前余額已超 9000億元,重點投向了制造業、科創、綠色、普惠等領域。“下一步,我們將積極配合《南沙方案》實施,充分發揮好工商銀行全球一體化、多牌照、全功能聯動優勢,創新服務灣區互聯互通、協同發力。”
中國銀行副行長張小東也表示,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深化全方位政銀合作關系,助推廣州加快產業體系升級發展,進一步發揮中國銀行全球化、規模化優勢,以新擔當、新作為奮力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廣州高質量發展。
立足廣州特點、提供支持南沙發展的特色服務方案,建設銀行已有計劃。“通過與南沙簽訂授信框架協議,以及總行已經在南沙落地的廣東戰略性產業促進發展基金,推動內部資源向南沙全力傾斜,支持南沙重點產業、重點項目發展。”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崔勇說。
作為唯一一家總部在廣州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廣發銀行將加大對廣州地區的金融供給,力爭今年廣州地區各項貸款增長超過10%。“要突出服務南沙開發開放,發揮在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全覆蓋的優勢,加強對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產業的信貸支持,力爭未來三年在南沙貸款增長率超過20%。”廣發銀行行長王凱說。
金融科技聯動助力
科技創新強市建設
當前,廣州著力提高科技自立自強水平,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好廣州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技術創新中心發展,增強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強市。
在本次推進會上,52個項目合作協議涉及支持科技創新強市的金額為339.86億元。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招商銀行廣州分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廣州分行、中國民生銀行廣州分行分別在科技創新強市專項中與廣州企業簽約。
“2022年交行廣州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貸款增幅達95%、63%。2023年一季度交行廣州地區科技型企業貸款增長48%。”交通銀行副行長郝成從履行國有大行職責使命的角度提出,交通銀行對助力廣州科技自立自強責無旁貸。
郝成從大和小兩個方面謀劃2023年在廣州科技創新領域的金融合作。一方面,交通銀行圍繞廣州建設科技創新強市、打造科技創新軸,主動對接廣州實驗室等重點科研機構,提供股貸債一攬子服務,探索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交行方案。另一方面,交通銀行結合廣州小微企業多、創新活躍市場特征,打造“普惠e貸”、經銷商快貸、煙戶貸等特色產品,搭建普惠金融快車道。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行長潘衛東看好廣州上市企業的科創潛力,他說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打造了科創金融為先發優勢的金融服務體系,覆蓋80%以上的科創板上市企業。目前,該行成立由總行領導掛帥的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推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金融服務方案,以廣州為主陣地服務大灣區,以科技金融助力科技企業成長。
“希望在廣州復制上海金融和科技聯動的創新做法。”潘衛東提出了幾大重點方向,包括上海自貿試驗區開放政策和制度下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經驗、注冊制試點下的金融和科技聯動經驗、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實施下的產業協同金融創新經驗。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下一步將探索把這些經驗用在廣州大產業、大平臺、大企業、大項目的金融和科技聯動之中。
不遺余力拓展“三農”
金融服務廣度和深度
近期廣州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提出廣州全力實施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持續當好全省鄉村振興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示范和表率。
目前,廣州在建設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產城融合發展標桿區和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引領區,以及推進城中村綜合治理改造等方面,有不少金融領域的合作空間。
在本次推進會上,52個項目合作協議涉及支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金額為933.43億元。中國農業銀行廣州分行、華夏銀行廣州分行、平安銀行廣州分行、興業銀行廣州分行、浙商銀行廣州分行、大華銀行(中國)廣州分行、大豐銀行分別在“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專項中與廣州企業簽約。
近三年中國農業銀行在廣州地區累計投放貸款近7000億元,2023年一季度投放930億元,貸款余額和增量均居該行系統省會城市行第一。
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劉加旺表示,中國農業銀行堅持“服務鄉村振興領軍銀行”定位,不遺余力拓展“三農”金融服務廣度和深度,將廣州分行定位為重點城市行,全力支持廣州“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劉加旺從政策、產品、方案、人力四個角度,規劃了2023年廣州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過程中的金融合作方向。他說,針對廣州地區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現代農業產業園實施主體等客戶,在審批權限、用信方式等方面出臺差異化政策。創新推出鄉村振興產業貸、鄉村振興建設貸、村集體經濟組織貸、惠農e貸等產品,滿足不同主體個性化需求。圍繞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制定十二條措施,全方位加大鄉村振興金融支持。派出百名金融助理駐鎮幫扶,為鄉村振興提供“融資+融智”服務。
在本次推進會上,國際國內知名金融機構對廣州發展信心滿滿。他們表示,廣州綜合實力均衡、戰略優勢突出、產業基礎扎實、創新動能強勁、樞紐功能發達、營商環境優良。他們將以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簽署為契機,全力支持廣州制造業立市、科技創新強市、南沙開發開放、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等工作,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力廣州高質量發展。
(記者 蘇力)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