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團參與以舊換新領域國家標準的制修訂,憑借更智能、更綠色的新品抓住政策紅利,9個品類家電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全球吹瓶模具“隱形冠軍”星聯精密高標準推動智造轉型,實現研發效率翻番、營收年均增長率超20%……
在佛山,標準正在成為傳統產業煥新的“點金石”。改革開放40多年來,佛山泛家居、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譽滿天下,如今以二次創業的精神“再造一個新佛山”,傳統產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高標準的引領。
去年,全國每制修訂10份國家標準,就有1份有佛山企業參與。佛山企業標準“領跑者”數量連續5年全國第一,覆蓋了絕大部分傳統產業門類。今年,標準化戰略與“制造業當家”加速融合,1—2月,佛山規上工業增加值穩步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6.2%。
企業主動“立高標”
在高端化、綠色化賽道占先機
進入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佛山傳統產業中增長較好的企業,幾乎都是重視標準的企業。
坐穩市占率亞洲第一的寶座,星聯精密用標準“為行業立規矩”。
面對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課題,星聯精密開展塑料包裝輕量化技術研究,讓每個瓶子減重2—3克,以年產100億只瓶子計算,可節省電力消耗3000萬KWh,減少碳排放約2.4萬噸。
立足這項技術,星聯精密主導制定了包裝機械行業首項“雙碳”國標,在行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大大提升,很多客戶看到標準后,主動上門“加訂單”。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保持20%以上的增長。
不止星聯精密,一大批佛山企業推動先進標準“上貨架”,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美的集團科技創新總監鄧詩卉介紹,美的自2021年開始實施“創新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美的標準走出去”的“3+1”標準化戰略,以“產品創新+標準創新”并聯雙驅動模式填補前沿領域標準空白,在多個創新產品以及相應創新技術上,累計制定了超過750項高質量標準。
當前,我國大力推進以舊換新工作,美的參與《節能技術評價導則》《綠色產品評價通則》等以舊換新領域重要國家標準制修訂,主動提升產品綠色節能指標,家用空調、干衣機等9個品類產品在國內市占率第一。去年,美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4.3%。
早在2021年,美的就成立了以董事長為主任的集團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建立“集團—事業部”兩級標準管理體系,并成立專職秘書處,目前,全集團參與標準工作的專家數量達到130人。
下好轉型“一盤棋”
按產業門類繪制“標準圖譜”
佛山擁有10個超千億產業集群中,不少是傳統產業。下好轉型“一盤棋”,需要一套覆蓋面廣、引領性強的先進標準體系。
打造先進標準體系,佛山不斷拔高標準的“上限”。
2018年起,我國推行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領跑”意味著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的核心指標處于全國行業內領先水平,是行業的標桿。近年來,佛山對標國際、國內“最好”“最嚴”,制定實施具有創新性和高水平的企業標準,獲評企業標準“領跑者”684項,數量連續5年全國第一,相關標準覆蓋陶瓷、家電、家具、機械裝備等40多個領域,其中絕大多數是傳統產業。
不僅如此,佛山還創新打造具有明顯區域品牌特征的“佛山標準”,它們100%優于相關國家標準,77%優于國際標準。
優化各類標準供給,佛山也關注產業的“整齊度”。
國家標準被視為行業的“底線”,去年,全國每制修訂10份國家標準,就有1份有佛山企業參與。其中,佛山參與“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35項國家標準制修訂,占全國比例達20.8%;同時,制修訂國家、行業標準以及灣區標準數量全省地級市第一。
佛山用一套高質量的標準體系,筑牢了品質的基石。
助力再造“新佛山”
打造中國制造的“品質高地”
有什么樣的品質,首先要看有什么樣的標準。在高標準的引領下,佛山正在形成以技術、標準、質量、品牌、服務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打造佛山制造的“金字招牌”、“中國制造”的品質標桿。
去年,佛山順德的咖啡機“火”遍了全球市場,如今,我國每出口3臺咖啡機就有1臺“順德造”。
這是佛山制造立標提質的成效。判斷咖啡機的質量有多個指標,壓力萃取技術、溫度控制都要精益求精,才能保證做出的每杯咖啡溫度平均、研磨的粉量粗細度接近。按照T/FSS40-2022《佛山標準壓力式咖啡機》等標準引導生產,順德咖啡機企業已逐步建立一條品質“護城河”。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佛山標準指導生產,不僅成為2023年十大咖啡機出口企業之一,更在去年總營收同比增長14.84%,連續3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從一家企業到一個集群,佛山正在成為中國制造的品質高地。“佛山好企業不少,下一步要提高覆蓋率,以一帶多,幾年以后就會成片,從而在佛山建成一個品質高地,給全國制造業一個對標。”北京大學教授周其仁說。
這樣的愿景正在變成現實。佛山傳統產業煥發出強大增長活力,今年1—2月,佛山工業增加值總量排名前十的行業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同比分別增長11.2%、10.2%、8.4%、5.7%。
(撰文 華聲宇)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