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南海氫能產業招商推介會在香港旅港南海商會舉行。會上,粵港澳大灣區氫能汽車推廣項目框架協議、粵港澳大灣區氫能物流車跨境運輸示范項目以及恩澤基金二期合作協議等簽署,標志著南海與香港在氫能領域的合作邁出堅實步伐。
多個項目簽約 加速灣區氫能合作
推介會上,南海區發改局局長張家玉推介了南海區氫能最新的產業發展優勢。自2009年布局氫能產業至今,南海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基礎,2023年榮獲“中國氫能產業之都”稱號。如今,南海已集聚150多家氫能企業和機構,計劃投資規模超600億元,完全投產后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
在多項簽約儀式中,恩澤基金二期的簽約尤為引人注目。該基金金額高達30億元,是在一期20億元基礎上的再次加碼。它由中國石化集團旗下恩澤基金與南海區共同發起成立,將重點投向氫能和氨氫融合裝備制造產業,為氫能產業的壯大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支持。
活動還舉行氫車交付儀式。現場,飛馳科技公司代表將車鑰匙交給了香港的H2 POWERTRAINS公司,這標志著“南海造”氫燃料車成功進軍香港市場。作為我國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飛馳科技研發的氫能巴士具備高效能、低能耗、高可靠及安全性等優勢,成為最早進入香港市場的氫能整車企業之一。
南海區區長王勇表示,南海氫能產業的蓬勃發展,得益于依托強大的產業集群,高效的科創機制,廣泛的應用場景,持續的市場動力,良好的營商環境。南海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與香港攜手共進,推動氫能產業的繁榮發展。
香港誠邀佛企來港布局新能源產業
去年6月,香港正式發布《香港氫能發展策略》,計劃將香港打造成為國家發展氫能源的示范基地。而南海作為國內氫能產業發展最早、產業鏈覆蓋最全、應用范圍最廣泛的地區之一,成為香港發展氫能的優選合作伙伴。
“我們誠摯邀請佛山企業來香港布局新能源產業,利用香港的國際優勢,將綠色科技和產品推向世界,爭取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增強競爭優勢,拓展國際市場。”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表示,區域合作是氫能發展的關鍵,香港致力于年內實現與廣東省大灣區辦、佛山市簽署合作備忘錄,通過優勢互補,致力鞏固香港作為綠色低碳技術釋放窗口的角色。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多部門多次前來南海考察氫能項目。南海憑借氫能發展的豐富經驗,精準對接《香港氫能發展策略》提出的法規和標準、氫氣供應、應用示范、人才培訓、安全保障、社會接受度六大挑戰,交出了“一題一策”的答卷,得到了香港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的高度贊賞。目前,廣東省大灣區辦正緊鑼密鼓籌備氫能發展合作備忘錄,搭建合作機制,從九大 方面探索合作。
南海深知,開放是氫能發展的動力。一方面,南海通過中國氫能產業大會等平臺與歐美、日韓等多個國家開展一系列交流;另一方面,南海積極走出去,與中東和香港特區政府等開展互訪,在產業協作、技術交流和應用場景等方面進行探討與合作。
以香港為支點 撬動全球氫能市場
南海與香港在氫能產業的合作,不僅僅局限于國內市場,更是以香港為支點,撬動全球氫能市場。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成熟的資本市場對氫能企業極具吸引力。由于氫能企業大多處于產業培育期,港股市場對未盈利企業的較高接納度,使得赴港上市成為包括南海在內的氫能企業的現實選擇。
清能股份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氫能一體化設備提供商,專注于燃料電池和新型電解水制氫兩大板塊的自主核心技術研發和生產。
“我們很早就在香港設立了子公司,目標是力爭兩三年內在香港上市。”清能股份總經理張弛表示,清能股份總部從江蘇遷入南海,看重的正是南海氫能產業前瞻性的戰略布局,高質量的政務服務。今后將大力發展氫能全產業鏈核心技術,推動氫能在交通、電力、能源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我們最近與央企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已經啟動‘全國推廣一萬臺氫能商用車’計劃,將大幅降低氫能產業鏈各環節成本。”佛山市飛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光圣表示,飛馳汽車已經成功出口到歐洲、中東、拉美等國家,將加速開啟國際市場的新征程。
接下來,南海將繼續重點與香港特區政府環境與生態局和機電工程署等相關部門積極溝通,爭取在氫能產業上下游協同、開辟融資通道、共扶上市企業、加強場景構建和技術合作等方面深化合作,將兩地氫能合作推上新臺階。
(記者 李年智 通訊員 李俠峰 許楚蘅)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