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粵港澳大灣區越來越像一座“巨型城市”,每個地市都在直面新的課題:如何“融”而不“同”,強化自身獨特的發展競爭力?
作為“佛山之心”,禪城“融”出了一個傳統工業城市中心的進階故事:通過深化區域協同、建設品質都市、匯聚創新資源,穿越經濟轉型升級陣痛,破局空間不足、風貌不美、動能減弱等問題,為佛山、大灣區經濟發展貢獻“禪城動能”。
“融”出經濟新質態
產業興則城市興,產業強則區域強。以制造業這一優勢產業為主線,以科技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為改革抓手,禪城加快形成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的城市經濟新質態。
2024年,隨著深中通道正式通車,位于珠江口西岸的禪城與珠江口東岸城市的聯系更加緊密。禪城瞄準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加強與大灣區城市協作對接,共同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
例如,禪城構建“深圳創新+禪城產業”合作機制,打造禪深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禪深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暨禪城區駐深圳人才工作站正式揭牌以來,已將一批深圳領先的科創成果導入禪城,為禪深兩地產業協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累計簽署孵化服務協議項目(企業)達22家。
通過這一機制,禪城區主動承接深圳產業、人才外溢資源,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共同建立“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鏈。
2024年2月28日,在禪城區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舉行項目簽約儀式。圖源/佛山市禪城區發展和改革局
專業服務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禪城重點發展現代保險、產業金融、跨境金融三大支柱產業,促進金融保險與高端制造業實現創新融合。
禪城區大力建設佛山現代保險產業集聚區,深入實施“保險+”戰略,推動保險業服務社會治理和佛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禪城區還聚焦現代保險產業鏈,培育發展一批優秀的保險中介機構,并引入近6年來首家落戶廣東的全國性保險法人機構。
強實力,更借合力。禪城區與香港保險中介行業協會、澳門保險中介行業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深入推進“大灣區保險人才培養基地”和“大灣區保險發展研究中心”建設。
此外,禪城區還匯集了市區公、檢、法、司兩級資源,擁有佛山12家司法鑒定機構中的8家,以及超過全市三分之一的律所和接近四成執業律師。2023年,禪城區法律服務業營收占GDP比重超過萬分之三十,超過全國萬分之十八的平均水平。
“融”出商貿新業態
2024年前三季度,禪城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6.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17.1%,分別高于全區服務業整體水平3.5個、13.9個百分點。
商貿、交通表現亮眼,增長強勁,離不開禪城推動文旅與消費融合的深謀遠慮。在今年7月的一場活動中,禪城區委書記嚴冰曾以《文化,讓城市無限可能——一個傳統工業城市中心的逆襲》為題作發言。她提到,明清時期,禪城成為全國“四大古鎮”之一,走的就是文商融合的路子,而今,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新挑戰,禪城積極探索文旅賦能城市更新的破局之路。
1月25日,舉辦2024年禪城區促消費活動暨“逛古鎮 迎龍年”新春樂享季啟動儀式。圖源/佛山市禪城區發展和改革局
孕育文旅品牌,禪城有耐心。歷經17年,禪城把6家舊工廠改造成一個日均客流量超過7萬人次的全國網紅文商旅街區——佛山創意產業園,獲得多項國家、省、市級榮譽。
打造商圈矩陣,禪城有布局。東方廣場、創意產業園、嶺南天地獲評省級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讓禪城一舉成為全省入選商圈最多的縣區。禪城區還發布了《佛山創意產業園-王府井紫薇港商圈發展規劃(2024-2028年)》,進一步推動商圈的融合發展。
據了解,禪城目前正在構建“1+1+3+N”商業格局,推動祖廟—嶺南天地、東方廣場、佛山創意產業園、王府井紫薇港等成熟商圈就近融通、多點聯動、相互引流,打造佛山商圈“頂流”。
看好佛山集聚消費人氣的能力,今年8月,沃爾瑪旗下山姆會員店正式簽約落戶禪城,成為培育新業態新消費場景的關鍵抓手,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新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文旅消費方面不斷提升的品牌影響力,禪城日益聯通的交通網絡還將進一步匯聚人流。
2024年,隨著廣佛南環城際、佛莞城際建成通車,禪城區與廣州、肇慶、東莞、惠州等大灣區城市的交通聯系更加緊密。此外,禪城區還穩步推動廣湛高鐵佛山站、軌道4號線一期、軌道3號線等項目建設,強化與廣州南站、佛山西站等重大鐵路樞紐的銜接,構建與區域格局、城市空間、產業布局相協調的一體化綜合交通格局。
“融”出人才新高地
在后全球化時代,人才已經成為比資本更重要的戰略性資源。近年來,禪城區加快構筑港澳青年創新創業融合發展生態圈,并推進與港澳在金融、法律、文化、醫療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拓展大灣區青年人才在禪城發展空間。
今年1月,粵港澳大灣區(佛山)人才會客廳在禪城正式掛牌,與此前建成的佛山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基地一起搭建服務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平臺體系,拓寬禪港澳青年交流合作廣度深度。
佛山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基地主園區位于佛山市禪城區智慧新城核心園區,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項目落地佛山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務。圖源/佛山市發展和改革局
作為首批粵港澳大灣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佛山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基地打造了“大灣區職場導師”“港澳人士服務港澳人士”等創新服務模式,還聯動佛港澳知名高校、行業協會、創業孵化基地、科技創新平臺、龍頭企業等,累計引進港澳青年孵化項目達50個,共舉辦港澳青年交流、洽談、研討和參觀學習等創業交流活動超100場。
此外,從2021年起,禪城支持青年創新創業的重大活動——佛山(禪城)大灣區創新創業大賽增設港澳組,吸引約50個大灣區(港澳)優質創業項目同場競技,多個港澳創業項目獲得獎項并完成匹配和投融資對接。
在衛生健康領域,佛山復星禪誠醫院已與香港仁匯醫務集團、香港賢德醫療等8家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開展合作,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港澳藥械通”指定醫療機構,已有22項港澳藥械通批件,其中8項批件為廣東省藥械通首次引進。2024年,“香港-港康Doctor Q跨境醫療平臺”、首家港資醫院-佛山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也簽約落地禪誠,讓禪城居民不出城就可以“睇”香港醫生。
在法律領域,2023年,禪城區成立全省首個區級涉外涉港澳臺商事糾紛訴調對接工作室,依托港澳臺特邀商事調解員工作機制、涉外涉港澳臺商事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制,為境內外商事主體提供“港澳臺調解員+貿促會調解員”“港澳臺調解員+內地調解員”等多種組合調解模式,解決跨境商事糾紛,為境內外商事主體提供多元、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截至2024年10月,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聯合調解涉外涉港澳商事案件25件。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宏偉藍圖中,佛山禪城正以“融”字為核心,加強與大灣區城市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記者 劉思敏)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