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佛山分站 > 最新動態

從珠三角到粵東粵西粵北,“新”活力競相迸發——

2024年04月16日 來源:南方日報

[ ]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廣東各地正堅持從實際出發,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尋“新”記——廣東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觀察》今起推出“地市觀察”。敬請垂注。

  南粵大地,春意盎然,處處涌動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熱潮。

  去年,廣東GDP在全國率先突破13萬億元。從“新高”邁向“更高”,全國經濟第一大省如何“再造一個新廣東”?

  今年春節后的首個工作日,廣東第二次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廣東將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把加快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廣東的戰略之舉、長遠之策。

  號角吹響,21地市因地制宜,全力以赴、各出實招,找準優勢賽道,定下目標任務,作出周密部署,奮勇爭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從珠三角到粵東粵西粵北,“新”活力競相迸發——

  在廣州,去年底,“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全新一代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首次亮相,與企業創始人兼CEO周劍一起敲響開市鑼;4月7日,億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獲頒了全球首張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生產許可證,商業化運營的“空中的士”正加速駛來。

  剛剛登頂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第一城”的深圳在提升經濟“含新量”上猛發力——比亞迪第7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的背后,深圳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到全球1/8;榮耀手機憑借983.79萬臺的激活量,躋身中國手機市場前四行列。

  不久前,坐落在東莞松山湖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啟動建設。這座大科學裝置持續發揮虹吸效應,吸引更多大科學裝置、科研機構企業布局、落戶。

  搶占“風”口,揭陽加快打造海上風電和綠色石化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雙擎”齊驅提速前行。其中海上風電開發容量達1380萬千瓦,占全省近兩成。

  牧海耕漁,湛江大力發展海洋漁業,培育現代海上繁育全產業鏈,“海威1號”“海威2號”等海洋牧場項目相繼落戶,全球首創漂浮式動力定位養殖平臺“湛江灣一號”開工建造。

  隨著華南數谷智算中心落戶韶關,這座粵北工業老城搭上“算力快車”。作為我國“東數西算”工程重要組成部分,韶關被列入全國十大數據中心,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樞紐節點唯一集群。

  ……

  對廣東而言,發展新質生產力一靠創新、二靠產業。廣東加快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活力。

  前不久國新辦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這一組數據格外振奮人心——廣東規上工業企業7.1萬家,高新技術企業7.5萬家,數量均居全國第一,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知識產權地區發展指數、有效注冊商標量、發明專利有效量等都居全國首位,廣東區域創新能力連續7年居全國第一。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廣東有條件、有能力也有信心,更責無旁貸。搶占“新”機遇,迸發“新”活力,藍圖已繪就,未來已到來。

  廣州

  ●目標任務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支撐全市經濟增長不低于5%

  2024年實現工業投資超1800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3.5%

  深圳

  ●目標任務

  到2025年,深圳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200萬輛,汽車產業工業產值達到萬億級規模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000億元,形成10家以上營收超百億元企業,以及20家以上營收超10億元企業的戰略梯隊

  珠海

  ●目標任務

  力爭2024年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3500家,獨角獸入庫企業超過150家,建成具有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汕頭

  ●目標任務

  努力打造產值超7000億元“三新兩特一大”產業集群

  佛山

  ●目標任務

  力爭2024年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比例達65%

  到2026年形成10個左右新興領域的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到2030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4萬億元

  韶關

  ●目標任務

  到2025年韶關建成500萬臺服務器的實時算力中心,成為輻射華南乃至全國的實時算力中心

  河源

  ●潛力所在

  培優培強千億級電子信息、百億級水經濟、先進材料、機械與模具產業等“1+3”產業集群

  梅州

  ●目標任務

  預計到2025年底,梅州梅縣區銅箔產能將達到20萬噸以上,成為全國重要的銅箔生產基地

  惠州

  ●目標任務

  鞏固增強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集群規模超5800億元

  做大做強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集群規模邁上4000億元臺階

  汕尾

  ●潛力所在

  建設汕尾(國際)綠電創新示范基地

  謀劃引進前沿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

  東莞

  ●目標任務

  規模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不少于7個,規上工業總產值超過3萬億元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超過42%

  工業投資年均增速不低于10%

  制造業及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比超過70%,社會研發費用投入占GDP比重穩定在4%左右

  中山

  ●目標任務

  到2025年,力爭實現全市“R&D”投入強度達3.5%,規上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0%以上

  江門

  ●目標任務

  力爭新能源產業集群產值超450億元、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產值超620億元

  支持350家以上企業數字化轉型

  陽江

  ●潛力所在

  發展壯大綠色能源與新型儲能、先進材料、裝備制造、現代農業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改造提升五金刀剪、食品加工、新型建材、輕工紡織4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湛江

  ●潛力所在

  大力發展綠色鋼鐵、綠色石化、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和藍色海洋經濟

  茂名

  ●潛力所在

  打造年產值1000億元的鈦鋯新材料產業集群

  肇慶

  ●目標任務

  深度嵌入大灣區萬億級產業集群和千億級鏈主企業

  推動規上工業總產值盡快達5000億元

  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產業產值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電子信息等500億級產業集群

  清遠

  ●潛力所在

  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全力打造百億級企業、千億級產業集群和五大百億農業產業

  潮州

  ●目標任務

  打造新能源、新一代電子信息等2個百億級戰略產業集群

  揭陽

  ●潛力所在

  依托揭陽石化項目,大力發展高性能聚酯材料等下游新材料項目

  推動廢舊塑料裂解、氫能儲能等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在揭陽孵化轉化

  云浮

  ●潛力所在

  高新電子產業發展成績突出,誕生了“獨角獸”企業微容電子

  積極培育新型儲能、精細化工等特色產業

  做大做強做優金屬智造、綠色建材、現代農業三大千億產業集群

  具體部署

  廣州

  ○大力發展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

  ○構建生物醫藥產業“1+N”專項政策體系

  ○支持重點產業鏈間互為應用場景、互為配套

  ○積極發展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

  深圳

  ○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深圳經濟增長新支柱

  ○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競爭優勢,提升深圳汽車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珠海

  ○給予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更多示范應用空間,打通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加快建設“云上智城”,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算力基礎設施建設

  汕頭

  ○加快綠色新材料產業園建設

  ○加快汕頭科學城建設

  ○鋰電池新材料產業園前期工作加快推進

  佛山

  ○大力推進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結群聚集

  ○推動數控機床、精密儀器、大型檢測設備等高端裝備制造創新發展

  ○積極布局綠色氫能、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

  韶關

  ○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

  ○推動大數據全產業鏈發展,加快推動韶關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

  河源

  ○做大做強“1+3”主導產業

  ○大力發展生物制造、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

  ○發力數字經濟

  梅州

  ○積極培育新材料、先進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打造先進材料千億產業集群

  惠州

  ○出臺《惠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的若干措施》

  ○高標準建設東江實驗室,支持設立新能源和新型儲能研究中心

  ○面向先進核能等領域強化技術攻關

  ○建立健全新型研發機構等平臺建設和運行管理機制,新建科技創新平臺35家以上

  汕尾

  ○納入省“十四五”規劃的海上風電場裝機規模共1040萬千瓦

  ○全面參與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建設

  東莞

  ○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加快發展壯大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

  ○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

  中山

  ○印發《推動工業企業加快實施技術改造若干措施》

  ○加快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布《科技創新強市十五條》,推進科技產業載體建設

  江門

  ○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產業鏈

  ○鞏固提升金屬制品等傳統優勢產業鏈

  ○培育壯大生物醫藥、船舶與海工裝備、軌道交通等產業鏈

  ○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

  陽江

  ○納入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裝機容量達2000萬千瓦

  ○推進綠色能源與新型儲能協同發展,建設中國(陽江)儲能裝備制造產業園,加快建設綠能示范產業園

  湛江

  ○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超前謀劃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

  ○加快新型儲能產業規劃布局和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茂名

  ○依托“茂名石化”升鏈、“零碳產業園”建鏈、“欣旺達電白基地”延鏈、“馬店河新型儲能產業園”拓鏈、“華南鈦谷”壯鏈,以“五鏈”補鏈強鏈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

  肇慶

  ○主動謀劃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項目

  ○前瞻布局新能源迭代、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

  清遠

  ○大力發展汽車零配件、新材料、現代輕工紡織、智能家居、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食品深加工等新興產業

  ○積極主動融入大灣區科技創新生態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培育引進優秀人才

  潮州

  ○搶抓新型儲能、前沿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風口,發展合成生物(生物基材料)、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和循環利用、光伏建筑一體化等產業

  揭陽

  ○大力推動海上風電發展

  ○用好榕江實驗室等創新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引導各類中試基地、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

  云浮

  ○堅持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并舉

  ○大力實施科技攻堅“八項行動”

  ○推動金屬智造、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成為新支撐

  策劃:羅彥軍 鄭幼智 

  統籌:李卓 畢式明 何山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黃敘浩

  整理:彭正子 張俊 周甫琦 崔璨 許懿 沈夢怡 周歡 廖鈺嫻 龔名揚 曾艷春 李靄瑩 吳帆 陳國飛

  信息來源:政府工作報告、公開報道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山县| 陈巴尔虎旗| 梅河口市| 乐东| 锦屏县| 始兴县| 神农架林区| 凉山| 新和县| 清水县| 新乡县| 巴里| 尼玛县| 云南省| 泗水县| 富平县| 眉山市| 子长县| 石家庄市| 丹江口市| 麻栗坡县| 通渭县| 景洪市| 库车县| 名山县| 惠东县| 齐齐哈尔市| 无为县| 双鸭山市| 通州区| 蓝山县| 堆龙德庆县| 通榆县| 郯城县| 彭水| 姚安县| 沧源| 阿拉尔市| 延津县| 海阳市| 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