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佛山分站 > 最新動態

珠三角強鎮領跑 “秘訣”何在?

2023年10月30日 來源:南方日報

[ ]

  日前,《2023年全國千強鎮發展報告》正式發布。廣東省共112個鎮入選2023年全國千強鎮,數量居全國第三。報告由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研究課題組和國信中小城市指數研究院發布,從經濟發展、創新活力、發展潛力、生態宜居、生活富裕5個維度對建制鎮構建指標體系,進行綜合測算。

  鎮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單元,是連接城市與鄉村的紐帶,也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節點。當前,廣東正在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下稱“百千萬工程”)。對于鎮域發展提出明確方向——建設美麗圩鎮,建強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

  透過千強鎮榜單,我們對廣東鎮域綜合實力進行全面剖析:全國來看,廣東鎮域發展處于第一梯隊,數量排名全國第三,而且廣東是全國唯一一個擁有2個千億鎮的省份;省內來看,珠三角有104個鎮入圍,占比超過90%,成為廣東鎮域經濟的絕對主力軍,莞佛兩城領跑;粵東粵西粵北僅8個鎮入圍,其中粵西沒有鎮入圍,區域協調發展不平衡問題明顯。

  看頭部對比

  前50強廣東占17席

  排名僅次于江蘇居第二

  從入圍總數來看,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表現亮眼,分別占據了260席、230席和112席,合計占全國千強鎮的比重超60%。廣東省排名第三,但與前兩位的江蘇省、浙江省相比,數量上還有一定差距。

  但從榜單頭部數量來看,全國前50強中,廣東占17席,僅次于江蘇的20席排名第二,且全部集中在珠三角,彰顯出廣東鎮域發展較強的綜合實力。

  可以發現,榜單頭部是千億鎮、工業鎮的強強角逐,更是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集中體現。

  從榜單來看,全國4個千億鎮,分別是江蘇省蘇州昆山市玉山鎮、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貴州省遵義仁懷市茅臺鎮,分別排名第1、3、22和29。

  玉山鎮穩居全國千強鎮榜首,是全國唯一一個GDP過千億、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過百億元的鎮。從數據不難看出,玉山鎮的實力,靠的是工業經濟的強大支撐,該鎮所在的昆山高新區是全國首家設在縣級市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03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212家,累計上市企業超10家。2022年玉山鎮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產業分別實現產值795億元、527.4億元,穩居全市第一。

  茅臺鎮是中西部地區第一個GDP突破千億大關的鎮,著名企業貴州茅臺坐落在這里,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酒業產業集群,帶動茅臺鎮成為中西部第一個千億鎮。

  廣東,則是全國唯一一個擁有兩個千億鎮的省份,而這兩個鎮全部在佛山市,分別是南海區獅山鎮和順德區北滘鎮。

  穩坐“廣東第一大鎮”交椅的獅山鎮,2022年GDP高達1313.49億元。目前,獅山鎮擁有工業企業1.5萬家左右,形成了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制造、高端裝備制造、光電、新材料、有色金屬、生物醫藥等6個年產值超百億元的支柱產業。其中,汽車產業產值過千億。如此龐大的經濟體量,不僅可媲美超半數的全國百強縣,甚至超過了國內不少地級市。

  北滘鎮被譽為“中國家電制造業重鎮”,2022年GDP突破1000億元,成為廣東第二個“千億鎮”。以美的和碧桂園這兩家本土誕生的世界500強企業為引領,北滘鎮形成了智能家電、高端裝備、機器人等多個產業集群。北滘鎮的家電產業從鄉鎮企業起家,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空調、電飯煲等家電生產基地。近年來,北滘鎮不斷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美擎工業互聯網平臺入選國家級“雙跨平臺”,美的廚熱順德工廠則成為佛山第二家“世界燈塔工廠”。

  從4個千億鎮的崛起軌跡還可以發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成為拉動鎮域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其中,獅山鎮連續多年領跑:2022年,全鎮規上工業企業突破1800家,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000億元,超過了全省12個地級市。

  從全國范圍來看,江蘇昆山市玉山鎮、江蘇張家港市楊舍鎮、廣東東莞市塘廈鎮、廣東東莞市長安鎮、廣東東莞市寮步鎮等在規上工業企業數量上也是遙遙領先。

  看全省分布 

  珠三角占比超九成,專業鎮活力強勁

  全省來看,廣東共有112個鎮入圍全國千強鎮。其中,珠三角有104個鎮,占比超過90%,成為主力軍,具體分布為:東莞28個、佛山19個、廣州18個、中山13個、珠海10個、江門7個、惠州5個、肇慶4個。深圳由于在行政區劃中沒有建制鎮,因此未納入此次榜單評選。

  千強鎮是鎮域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這一數據充分顯示出珠三角的鎮域發展強勁的綜合實力。

  全國前50強中,廣東入圍的17個鎮也全部集中在珠三角,分別是東莞8個、佛山5個、珠海2個,中山和廣州各1個。可以看出,廣東頭部強鎮集中在東莞和佛山。

  其中,佛山有5個頭部強鎮,其中2個千億鎮排名靠前。而東莞則是頭部強鎮數量最多,且多為專業鎮。

  作為全國為數不多的“直筒子市”,東莞28個鎮全部上榜,也是廣東入圍數量最多的地級市。這背后,與東莞大力發展專業鎮、特色鎮密不可分,產業興鎮拉動效益明顯,長安鎮發展電子產業、虎門鎮發展服裝、厚街鎮發展家具、大朗鎮發展毛衣……東莞抓住“加工貿易、三來一補”的機遇,“一鎮一品”加快建成“世界工廠”。長安鎮更是被視為廣東第三個“千億鎮”強有力競爭者,正全力沖刺2024年GDP突破千億元的目標。近年來,長安鎮著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已布局智能手機上下游配套企業超過1000家。

  另外一個“直筒子市”中山,也有13個鎮入圍榜單。近年來,中山培育了古鎮燈飾、小欖五金、沙溪休閑服裝等特色產業,是全省專業鎮比例最高的地級市。

  排名全國32的小欖鎮是廣東省首批專業鎮之一,也是中山市工業和商業重鎮。小欖的產業王牌是五金、燈具,素有“南方鎖城”之稱,全鎮五金規上企業數達100多家,年產值超百億元,是中國五金制品(小欖鎖具)出口基地;古鎮鎮則被譽為“中國燈飾之都”,形成覆蓋周邊三市11鎮區、年產值超千億元的燈飾產業集群,2022年古鎮鎮經營范圍包含“燈飾”的市場主體總量達28035戶,GDP達141.9億元。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廣東逐步發展“一鎮一品”的鎮域經濟,培育出一大批特色產業集群。如今,各具特色的專業強鎮折射出廣東極具活力的經濟勢頭。

  鄉鎮是聯城帶村的重要節點,拉動經濟之外,對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榜單中,廣東多個中心鎮排名靠前。比如,常平鎮是東莞東部的中心鎮,排名第38位,其綜合商超個數達3105個,這項指標位居榜單全國首位。綜合商超的數量,往往能有效反映地方消費生活的便捷程度,這也是鎮域承載能力的重要體現。

  今年,廣東提出要做大做強中心鎮,按照“一鎮一方案”要求,各鄉鎮(街道)將推動要素、項目、力量向中心鎮集聚。

  縱觀榜單,在珠三角專業強鎮的示范帶動下,一大批專業鎮特色鎮樹標提質、發展崛起的趨勢非常明顯。與此同時,廣東重點發展一批區位優勢較好、經濟實力較強、未來潛力較大的中心鎮,加快形成一批在全國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鄉鎮。

  看發展短板 

  粵東西北僅8鎮入圍,“百千萬工程”大有可為

  本次榜單中,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僅有8個鎮入圍,其中,粵東7個鎮、粵北1個鎮、粵西則無一入圍。

  區域協調發展的短板凸顯,這也正是廣東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意義所在。

  從具體分布來看,粵東7個鎮分別是汕頭市潮陽區海門鎮、谷饒鎮;潮州市潮安區彩塘鎮、楓溪鎮、鳳塘鎮、浮洋鎮;汕尾海豐縣海城鎮;粵北1個鎮是清遠市清城區石角鎮。排名主要分布在榜單后半段,區間在第400—第1000名。

  粵東地區,潮州市表現亮眼,有4個鎮入圍,數量最多,全部在潮安區,且產業的專業性特征明顯。

  其中,彩塘鎮有“中國不銹鋼制品之鄉”稱號,特色產業主要有五金不銹鋼制品、制鞋、電池、服裝、印刷等;楓溪鎮、鳳塘鎮均為陶瓷重鎮,產品門類齊全、產業集聚度高,楓溪鎮是國內外工藝瓷、衛生潔具重要生產基地,鳳塘鎮有陶瓷企業600多家;浮洋鎮則是珠品特色專業鎮,“浮洋鎮潘吳珠品市場”已成為全國最大珠品集散地。

  粵北地區,清遠市清城區石角鎮是唯一入圍榜單的鎮,今年位列743名。值得關注的是,石角鎮已連續3年入選,且排名逐年上升。清城區石角鎮位于清遠市最南端,地處清遠、廣州、佛山三市的交會點,發展區位優越,目前,全鎮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9家。

  從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入圍名單來看,不管是總數還是排名,都存在較大差距。這也是廣東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對于1609個鄉鎮(街道)提出強化聯城帶村節點功能的內在邏輯。

  如何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難題?《中共廣東省委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決定》中,對于鎮域發展有一個重要破題思路——鼓勵珠三角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專業鎮聯動發展,促進特色優勢產業跨區域合作。

  與珠三角在特色優勢產業跨區域合作,對于欠發達的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來說,預期帶動效益不言而喻。

  以清遠為例,今年以來,全市搶抓廣州紡織服裝產業有序轉移機遇。7月29日,清遠市廣清紡織服裝產業有序轉移園管委會成立,提出力爭在未來5—10年內,打造成為“萬畝千億級”制造業大平臺、中國快時尚智造基地。

  廣清紡織服裝產業有序轉移園,正位于清遠最南端清城區石角鎮。乘產業有序轉移東風,鎮域經濟進一步壯大。今年,廣東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12個市以及江門、肇慶、惠州市高標準建設15個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

  廣東還提出,分類發展特色產業、科技創新、休閑旅游、歷史文化、綠色低碳等特色鎮,打造一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推動一批古鎮古埠古港煥發新的光彩。

  上述這些措施,對于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都非常適用。尤其是尚未入榜的粵西地區,應該緊緊抓住特色產業等特色鎮的建設機遇,加快建設有競爭力的鎮街。

  比如,茂名高州市是我省農業強縣,根子鎮等地的荔枝、龍眼農產品遠銷海內外,可以大力做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進一步壯大鎮域經濟;湛江、陽江則擁有海洋資源獨特稟賦,沿海各鎮在海上風電、海工裝備、海洋牧場等方面大有可為。粵東粵北地區則可以在綠色低碳、休閑旅游等方面持續發力,踐行“兩山”理論,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從千強鎮榜單中,我們看到了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補齊鎮域發展短板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城鎮建設提速提質,加快把短板變為潛力板,才能在新起點上更好解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專家觀點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正河:

  建議廣東建成更多“小而精”的專業鎮

  全國千強鎮榜單中,前三省份為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分別占260席、230席、112席。從入圍數量看,廣東與前兩名有一定的差距。

  “不同發展模式形成了這種差異,江浙從改革開放開始就強調做專業鎮。”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正河表示,江浙較早將企業放在鎮、村,形成了一定的產業發展基礎。后來,當地開始有意識、有規劃地將村企向鎮上集聚,進而在鎮上形成工業園、產業集群,“長期積累下就把各個鎮的產業做強,有了經濟基礎,當地的基礎設施、配套服務也自然跟上來了。”

  另一方面,地理條件也導致了這種差異。張正河認為,江浙以平原為主,路網、水網發達,利于產業、人口集聚,也就形成了專業鎮“遍地開花”的局面;相比之下,廣東的平原地區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多山地,產業集聚成本高,自然會形成這種不平衡。

  “廣東鎮域的優勢是集聚能量特別大,珠三角發展綜合性大鎮的潛力非常大。”張正河指出,廣東是全國唯一擁有2個千億鎮的省,并且珠三角已經形成產業發展的集聚效應,未來更多要素還會集聚,推動產業繼續發展。

  但他也指出,強鎮在向上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土地空間、環境承載、人力等因素制約,可以考慮將生產、制造環節向其他區域轉移。

  榜單中,廣東有多個鎮重點依托特色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這個思路非常好,廣東各鎮應該因地制宜來發展。”張正河表示,鎮的發展與產業掛鉤,而產業又與地理位置等很多先決條件掛鉤。因此,很多鎮不可能做成大而全的千億鎮,反而更應該在“小而美、小而精”的專業鎮上進行突破。“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細分產業,逐步取得較大市場份額,成為‘單打冠軍’或者‘隱形冠軍’。而且,這種專業鎮民營經濟一般特別有活力。”

  (記者 彭琳 張子俊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眉山市| 山东省| 乳源| 宝鸡市| 庆城县| 天峨县| 巴彦县| 黔江区| 高陵县| 谢通门县| 杨浦区| 灵山县| 慈溪市| 宝山区| 苏州市| 黄石市| 东港市| 南皮县| 岳阳市| 澜沧| 岚皋县| 辽宁省| 贵阳市| 筠连县| 台中县| 乌兰察布市| 徐汇区| 张家界市| 扶绥县| 闵行区| 抚顺市| 嘉峪关市| 江达县| 民丰县| 巫溪县| 丰都县| 宕昌县| 上思县| 平安县| 肥乡县| 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