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佛山分站 > 最新動態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收官,推動灣區文藝深度共融

2023年10月12日 來源:南方日報

[ ]

  金秋時節,一場文藝盛會讓灣區11城再度以藝術之名集結,在粵港澳三地掀起“藝游大灣區”的新風潮。

  10月11日,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主辦的“逐夢大灣區 攜手向未來”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下稱“文化藝術節”)落下帷幕。一個月以來,從戲劇到音樂,從影視到文學,文化藝術節好戲連連,百余場文藝活動讓觀眾感受到不一樣的灣區人文魅力。

  本屆文化藝術節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激發大灣區文藝創新創造活力,展現大灣區文藝界同頻共振新態勢,人文灣區“同心圓”的美好圖景愈發絢麗多彩。

  守正創新

  “傳統+現代”繪就新篇章

  在本屆文化藝術節,推動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充分體現在多項活動中。

  戲曲與說唱跨界融合、醒獅南拳“對話”北派武打、西方交響碰撞東方戲曲……自9月12日一開幕便“開宗明義”,為第三屆文化藝術節定下“守正創新”的基調。南北戲曲名家的精彩演繹,將戲劇藝術“雙創”的最新成果呈現在了灣區舞臺上。多元化的戲種同臺獻唱,讓大灣區新老戲迷們直呼:“創新!過癮!延續了戲劇生命!”

  “沒想到曲藝可以這么潮!”9月13日晚揭幕的2023粵港澳大灣區曲藝藝術周上,三地曲藝工作者共創的廣東南音新唱《同心結》,為“曲藝盛宴”添了一抹新時代的亮色。

  “行至嶺南”廣東民族樂團2023/2024樂季開幕音樂會、“世界爵士經典音樂會”讓民樂玩起了跨界“混搭”,與爵士樂、搖滾樂等不同風格的音樂共冶一爐,也將廣東開放包容的精神融于其中。

  原創現實題材雜技劇《天鵝》拉開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雜技藝術周帷幕,融合戲劇、雜技、芭蕾等藝術形式,展現了“肩上芭蕾”從無到有、融“技”于“藝”的創作歷程。

  舞劇《詠春》繼國內26個城市93場次火爆巡演后,又于9月27日至30日赴新加坡完成4場演出,將這部頗具嶺南氣質的創新佳作帶出大灣區、帶出國門,在世界舞臺上講述中國故事,全網累計曝光量超千萬。

  通過灣區文藝工作者共同的賡續傳承、守正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在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國際性舞臺上,綻放出愈發耀眼的光彩。

  共融共創

  灣區文藝新力量蓬勃涌現

  本屆文化藝術節上,來自粵港澳三地的一批文藝“新面孔”悉數登場,展現灣區文藝新力量,勾勒灣區文藝更絢麗的圖景。

  如何凝聚文藝力量,共同講好灣區故事?10月9日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創新論壇上,200多位粵港澳三地及海外的專家、學者及藝術家代表共聚智慧,合力為灣區文藝創新發展建言獻策。“要通過中國文化藝術提升海外華人對中華文化的認識,進一步提升中國文化藝術的國際影響力。”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院長劉國瑛說。

  賡續文化根脈,大灣區的一眾粵劇名家、新秀,共同唱響“南國紅豆”的時代新韻。創辦香港靈宵劇團、致力創新粵劇表達的青年演員謝曉瑩,深耕澳門粵劇文化普及和傳承工作的粵劇名家曾慧在藝術節的舞臺上被三地更多戲迷了解和認識。

  在民樂領域,灣區樂團攜手擦出新火花。9月15日,澳門中樂團2023—2024樂季開幕音樂會《破繭而出》上,中樂團首席張悅如擔綱獨奏,帶來的中樂傳世作品高胡協奏曲《平湖秋月》,創新與傳統雙結合,打動澳門觀眾。

  在舞臺藝術領域,更多作品也展現出灣區文藝“生力軍”的創造活力。“香港演戲家族”劇團復排原創音樂劇《朝暮有情人》于文化藝術節期間,在珠海、惠州、東莞、廣州獻上精彩演出。該劇創排于2017年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由香港演戲家族和廣州大劇院聯合制作,通過一段連結兩地的三代愛情故事,讓觀眾感受穗港兩地同根同源的文化情懷。

  “時隔六年重返舞臺,復排使用了新的導演、新的演員、新的歌曲,希望讓每一位灣區觀眾都能產生新的共鳴。”香港演戲家族行政總監、制作人姚潤敏介紹,如同劇中角色一樣,創作人員雖然身在粵港兩地,“但我們對愛的渴望、對家庭的珍視都是一樣的,我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并無分別”。

  姚潤敏透露,隨著交流的頻密和深入,更多的合作共創機會涌現。據悉“香港演戲家族”劇團將與佛山市政府合作,以佛山與香港的故事為藍本創排新戲,預計于2025年首演。“我相信,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聯名款’誕生。”姚潤敏說。

  乘著文化藝術節融合共創之風,三地名家吹響“集結號”,越來越多年輕人同聚粵港澳,成為“生力軍”,用文藝的形式講好多姿多彩的灣區故事。

  文旅消費

  “藝游灣區”掀起新潮流

  本屆文化藝術節緊扣文旅融合的新風潮,通過活色生香的活動,吸引更多年輕人以City Walk等新穎形式暢游灣區,“藝游大灣區”熱潮不斷升溫,一幅絢麗多彩的“灣區文藝地圖”徐徐展開。

  今年的文化藝術節首度推出“灣區文旅嘉年華”。適逢中秋、國慶“黃金周”,在文化藝術節帶動下,灣區城市早早燃起了文旅消費的熱情。9月15日,2023廣東文旅推介大會暨金秋文旅消費季正式啟動,2023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同日開幕,以高品質展覽展示、深層次行業交流、多元化惠民活動助力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活動期間,12個2023年度文旅促消費優秀案例的公布、“粵式新潮流”廣東文旅消費新業態熱門場景的推介,展現出灣區文旅活力四射的新氣象。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廣東省游客接待及文旅消費規模均居全國第一,80后、90后則成為來粵游客的主力軍。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鄒開敏觀察到,隨著City Walk文旅模式的流行,游客更追求城市文化的沉浸式體驗:“象征城市煙火氣的各種日常生活場景,成為年輕人的‘打卡’首選。”

  順應這一文旅新趨勢,吸引年輕人“藝游大灣區”成為本屆文化藝術節新特色。灣區文藝“新場景”“新業態”頻頻上新,展現出文旅賦能的巨大潛力。作為唯一一家書店業態、于今年5月入選省文旅廳首批50家“粵式新潮流”廣東文旅消費新業態熱門場景名單的深圳“有戲On Show”藝文書店,“雙節”期間推出首期“藝聚灣區·相約‘有戲’”系列活動,200個名額“秒光”。“很多人都在問下面幾期活動的具體時間安排和主題內容。”深圳濱海藝術中心副總經理關宏介紹,自去年4月一開業,“有戲”書店便成為網紅打卡地,書店融合在劇院中,二者相輔相成,互相引流。“書店一開,人氣旺起來,咖啡廳也跟著書店的節奏開起來,連帶著周邊商圈都活泛了,劇院的業態也更加豐富、生動。”

  本屆文化藝術節專項活動也與文旅地標深度融合:“順德曲藝漫游計劃”在2023粵港澳大灣區曲藝藝術周期間啟動,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雜技藝術周也走進珠海長隆、深圳歡樂谷、廣州正佳廣場等文旅地標,帶來近300場次嘉年華活動。

  放眼未來,正如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中國文藝評論(暨南大學)基地主任蔣述卓所評價的,“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文化創造力興盛活躍、文化產業體系完善、文化交流國際化水平極高、文化消費動力充足的優質文化生活圈”。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炉霍县| 慈溪市| 霍山县| 天等县| 佛教| 唐山市| 昌黎县| 游戏| 凤凰县| 隆子县| 福建省| 冀州市| 张掖市| 云浮市| 邵阳县| 且末县| 鄂温| 阿瓦提县| 绍兴市| 布尔津县| 咸丰县| 琼海市| 陆丰市| 长沙市| 罗平县| 贵溪市| 罗甸县| 淅川县| 大洼县| 耒阳市| 镶黄旗| 南雄市| 嵩明县| 杭锦后旗| 鲜城| 呼图壁县| 太谷县| 大新县| 淮滨县| 裕民县| 澄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