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場正在上演的技術創新,一條條蘊含“廣東智造”硬核實力的生產線,一個個國內外高端產業項目的落戶與擴大投資……都在拼出廣東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氣象。
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廣東正在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取得新突破、干出新氣象。
點燃新引擎
“必須努力向產業鏈頂端攀升”
“我司成立之初就瞄準新能源賽道,專注鋰電池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近3年累計投入研發資金近2.6億元,目前研發人員超600人?!睆V東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劉聰介紹,得益于技術領先帶來的產品優勢,業務發展迅速,在歐洲市場份額達20%。
在廣東,這樣重視自主創新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星羅棋布,共同點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在珠江西岸,唯一連續七年進入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前十的家電企業格力電器提出研發經費“按需投入、不設上限”。截至今年5月,該司累計申請專利110398件,其中發明專利57866件,產品遠銷19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2年,廣東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加到6.9萬家,研發投入、研發人員、高新技術企業量、發明專利有效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主要科技指標均居全國首位,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第一,有力支撐廣東高質量發展。
不僅通過技術創新,還有不少廣東企業通過模式創新獲得發展新機。走進城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廳,各種潮玩五彩斑斕。“這些都是我們的原創IP?!惫緞撌既肃嵅ㄕf。
“過去主要做代工生產,主動權在別人手里。我們要想產業升級,必須努力向產業鏈頂端攀升,做知識產權和品牌運營?!彼榻B,通過大力投入原創開發,現在產品利潤比做代工時增長至少三四倍。
提高產業基礎能力和競爭力,人才至關重要。走進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穿白大褂的和穿西裝的在一棟樓里”成為一道風景?!盀榧ぐl企業的創新活力,打破科研產業之間的鴻溝,我們通過‘樓上科研、樓下創業’的孵化器模式,極大縮短原始創新到產業轉化的時間周期?!鄙钲诤铣缮飳W研究所副所長安一碩說。
截至今年4月,孵化器和周邊近5萬平方米的合成生物產業園已吸引落地36家企業,融資總額13.6億元,估值109.4億元。中科院深圳先進院人資處副處長黃術強介紹,該院還與華為、比亞迪、富士康等深圳市77家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關系,實現了人才和實際成果轉換的高度融合發展。如今,深圳先進院培養博士后近2000名,留深發展超80%。
不僅是科研人才,高質量發展同樣呼喚技能人才。位于廣州白云的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被稱為“冠軍搖籃”,近10年該校學生代表我國出戰世界技能大賽,共獲10枚金牌、3枚銀牌和4枚銅牌。該院院長葉軍鋒介紹,學院精準服務廣東省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打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等7個專業群,使教學實訓內容與企業崗位無縫對接。省人社廳數據顯示,廣東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1850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31萬人,占比達到34.1%,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
逐夢新賽道
“向‘燈塔工廠’看齊”
一條罐裝生產線每小時出產4.8萬瓶醬油,僅需四五個人作業。醬油出廠前,至少經歷了119道工序,494個質量檢測關……“過去由老師傅把關的參數,現在由大數據來把關?!痹诜鹕?,海天味業執行總裁程雪已在此深耕30多年,她希望,努力向“燈塔工廠”看齊,并將數智化成果向上下游產業鏈延展。
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車間。先進制造業既來自于新興產業的壯大,也來自于傳統產業的升級。以先進制造為牽引,廣東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煥發新生機。
300臺全電動注塑機及品控體系,可保證每一個積木顆粒的尺寸精度達到0.02mm,降本增效的同時,保證了積木拼搭的手感……在汕頭澄海,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正推動玩具產業邁向高端化?!吧罡苤圃欤逊e木變成標準化產品,實現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制造?!痹摴究偨浝矶趴诵⒊錆M信心。
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戰略引領性、高速成長性、創新融合性等特征,是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逐夢新賽道,廣東正前瞻性布局半導體、新型儲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越亞是國內最早生產IC封裝載板的企業,也是全球首家利用“銅柱增層法”實現“無芯”封裝載板量產的企業?!皬V東具備強大的產業基礎,隨著先進制造業形成集聚效應,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將更加顯著。”珠海越亞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陳先明說。
在珠海富山工業城,新型儲能項目緯景儲能科技有限公司“超G工廠”將于7月竣工。緯景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谷雨看好廣東,“這里將是未來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高地。我們工廠建成后,將全面實現生產流程數字化智能化,努力為廣東智能制造升級注入新的動能?!?/p>
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搶占未來國際競爭制高點的關鍵。廣東正發揮工業大省、數字大省的基礎優勢,搶占數字經濟賽道,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
面對倉庫里數十萬件種類不一的建材物資,如何進行高效盤點和監管?“我們通過標識解析平臺的賦碼上云,給每件物資裝上‘數字身份證’。”在汕頭華僑試驗區,華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之瀚說,原本數十萬件物資需要幾天來盤點,現在幾個小時就能完成。
在廣州南沙港,一件產自珠三角的頂級絲綢面料“香云紗”,被貼上“全球溯源體系”的二維碼。掃碼后,其生產、物流、質量、消費等數據都會一一呈現?;浉郯膰H供應鏈(廣州)有限公司總裁于崇剛表示,用公共規則解放數字資產,讓企業安全地把數據發布出來,從而建立起數據“大倉庫”,讓外貿企業應用數據更加便捷。
打通新通道
推動大灣區產業融通發展
從珠江入??陧樍鞫?,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順利合龍,深圳和中山兩市在伶仃洋海底正式“牽手”。南邊的港珠澳大橋長虹臥波,橋上川流不息。
不止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今年以來,廣汕高鐵全線正線鋪軌完成,南珠(中)城際項目開工……“軌道上的大灣區”加速形成。在“1小時生活圈”內,60%—80%的生產材料半小時之內完成產業配套,還有10%—20%在1小時之內完成產業配套?;A設施“硬聯通”日漸完備,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融通發展。
“2018年大橋通車后,我們成為第一家通過港珠澳大橋向香港市場供應鮮活海產品的企業。目前通過大橋口岸出口海產品逾1.5萬噸,出口額超15億元。”珠海海淼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翁錫鵬說。
規則機制“軟聯通”,也在持續拓寬深化,隨之帶動的物流、信息、資金、數據等要素流動,更深化了產業間的聯通。
在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內,一批電路板在“一站式”辦理好海關手續、完成航空安檢和打板后,即將通過海運直達香港機場裝機,發往全球。
今年4月18日,空港中心正式運行,作為全國首個直達機場空側的跨境??章撨\項目,空港中心在全國首創跨境安檢前置,通過在東莞設立香港機場貨站,將出口貨物集拼、航空安檢、打板,以及進口貨物拆板、理貨等功能延伸到內地。企業經香港機場進出口貨物在空港中心就能實現“一站式”直提直裝。
空港中心正成為廣東造通全球的重要渠道。黃埔海關綜合業務處副處長蔡羿瑋介紹,預計2025年首階段全面建成后,年貨物處理能力將超100萬噸。
“通過空港中心出口貨物通關快捷很多,從貨物裝車到完成所有報關、查驗等環節并運至香港機場,全流程只需不到1天時間,操作成本降低30%?!比A??萍嘉锪鞴湥ㄏ愀郏┯邢薰究偨浝聿芎坡曊f。
目前,廣東重點發展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其中8個已達到萬億級規模。同時,囊括財政獎勵、稅收、科技創新、金融、用地、用能、用工、環保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投向制造業領域,政策強而有力,更多企業投下了信心票。
扎根佛山20多年來,安德里茨(中國)有限公司正展開一場面向全球的“灣”道超車。“不到一年時間,我們在佛山新建的智能制造工廠項目就建成投產了,‘中國速度’令人驚訝?!痹摴緦<艺f。
“我們將不斷加大投資,把先進技術本土化?!卑驳吕锎氖紫\營官苗培云表示,大灣區優質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土壤,佛山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政策、“益曬你”企業服務體系都讓企業受益。
?。ㄓ浾?昌道勵 肖文舸 許寧寧 尚黎陽 孟健 關喜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