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越來越多新型儲能企業正在把目光投向一個城市:廣東佛山。
在這片熱土上,星源材質、瑞浦能源、邦普、南方電網等頭部企業帶著數百億元投資落子,使佛山成為新型儲能產業崛起的代表城市之一。
廣東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強調,要突出制造業當家,堅持抓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把制造業這份厚實家當做優做強。
新型儲能產業正是廣東高度重視的“大產業”之一,也是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快”和“準”是執行力,更是決斷力。在新型儲能這條賽道上,佛山以極高敏感度把握機遇,迅速行動,在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進行重點部署,上下游、點線面一體推進,路子越蹚越寬。
1.制造業大市,率先沖鋒
3月26日上午,固定資產投資約100億元的星源材質華南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奠基暨開工儀式在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舉行,將力爭打造該行業全球智能化水平最高、裝備效率最高、制造成本最低、產品質量最好的生產基地。
作為國內鋰電池隔膜龍頭,星源材質的客戶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LG化學、三星SDI、日本村田等廠商。以后,產自佛山的電池膈膜將向眾多電池名企輸送。在佛山,這樣的大項目正在不斷增加。
1月28日,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省委、省政府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對全年重點工作作出部署。當天下午,佛山召開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其中5次提到新型儲能產業,要求將其作為戰略性、支柱性產業進行培育發展,支持企業、金融機構、高校及科研院所等聯合組建新型儲能發展創新平臺,從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同時發力開拓應用場景,不斷壯大儲能產業體系,爭取到2025年培育成為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把新型儲能作為戰略性、支柱性產業培育發展,這在佛山尚屬首次。佛山作出這個決定,既是對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堅決落實,也是這座制造業大市一貫以來的敏銳觸覺。因為佛山意識到,這條全新賽道,蘊藏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不容錯失。
現在距2025年還有近3年時間。佛山提出“千億”目標,底氣來自哪里?
這個底氣,就來自佛山實打實的項目吸引力。
2.龍頭來投,百億項目扎堆
佛山市把新型儲能作為招商重點。筆者從佛山市投資促進局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佛山在新型儲能產業鏈上收獲的項目,簽約投資額已接近1000億元。部分企業出于商業布局考慮,雖然項目已經簽約,暫時還未對外公開。
2023年以來,佛山就引進了多個大項目。1月,投資50億元的聯塑班皓光伏新能源項目落戶佛山順德。2月,總投資238億元的廣東邦普一體化新材料項目簽約落戶佛山三水,將建設磷酸鐵鋰、三元正極材料、負極再生石墨等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制造基地。3月,固定資產投資約100億元的星源材質華南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成功拿地并舉行開工儀式。同期,國內便攜式儲能的某領軍企業,簽約落戶佛山南海,投資100億元,建設富鋁鋰電芯生產線,打造先進儲能總部基地。
在去年,同樣有一批新型儲能項目落戶佛山。去年6月,總投資過百億的瑞浦能源動力與儲能鋰離子電池及系統項目在佛山南海正式動工,項目將建設年產量為30GWh的高端動力與儲能鋰離子電池及上下游產業配套制造基地。瑞浦能源是國內動力電池的頭部企業之一。去年11月,粵港澳大灣區THE H2 World國際綠氫產業創新制造生態總部基地項目落戶佛山南海,首期計劃投資36億元,將研發和量產小型分布式綠氫生產系統、廂式集成分布式綠氫生產系統、存儲及發電系統、熱能利用系統。同為氫能項目,美錦氫能產業總部基地項目、國家電投集團華南氫能產業基地也在去年落戶佛山,總投資分別為110億元、約100億元。
去年12月,全國最大電化學獨立電池儲能項目——南海電網側獨立電池儲能項目在佛山南海開工。該項目由南方電網投資,其中一期可在峰荷時段提供300MW的電力供應。二期將在南海區里水鎮建設電化學儲能運營管理中心及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
也是在去年,坎德拉飛輪儲能項目簽約落戶佛山三水,建設應用于電網調頻、軌道交通及石油鉆井能量回收等應用場景的飛輪儲能系統制造基地。今年1月,其自主研發的1000kW/35kWh飛輪儲能系統已于日前正式投產,該產品是目前全球商業化功率最大的飛輪儲能系統,單機功率達MW級,額定功率充放電時間超過120秒,可滿足連續多個單向一次調頻指令。
這就是佛山的行動力、佛山的集聚力。從全國來看,佛山規上工業增加值在全國城市中排第五,在地級市中排第二,規模座次居前。當這樣一個城市緊盯一個產業行動起來,很快就成為了大項目“用腳投票”的目的地,加快實現從項目到產業的喜人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儲能產業的集群化發展、本地化應用,正在為制造業大市破解能源難題,這樣的探索具有戰略意義。
3.從上到下,打造完備產業鏈
大項目紛至沓來背后,佛山新型儲能正在形成“全鏈條、多路線”特點。一位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筆者,佛山的策略是,重點圍繞鋰電池領域打造完備、豐富的上下游產業鏈;其他有前景的技術路線也要積極推進。
一個地級市,要圍繞一個新興產業建立完備的產業鏈,難度很高,佛山以產業鏈完備為重要目標持續發力,而不是引來兩三個項目就歇歇腳。
以鋰電為例,在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池膈膜、電化學儲能系統、碳納米管、電芯、動力電池、移動電源、電池回收等環節,佛山已引進了項目,并延伸到電網側與用戶側的大型儲能應用等領域。同時,在儲能變流器、溶劑、電解液、綜合能源管理方面,佛山也正在積極布局。
除對外招商,佛山也在鼓勵本土企業進軍新型儲能。去年4月,佛山本土企業科達裝備宣布將投資16.2億元,在佛山三水建設科達建材及鋰電池智能制造項目。今年3月,美的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鐘錚透露,美的正積極加入到這一賽道,位于佛山順德的新型儲能基地項目正處于選址階段。
跳出鋰電來看,佛山在氫儲能、光伏方面已有顯著成果。
氫儲能方面,佛山此前已經打下堅實基礎,這兩年又引入了多個百億元大項目。在上游制儲運加氫方面,佛山還引進培育了海德利森、聯悅氣體、廣東歐佩亞、瀚藍新能源等企業,覆蓋了氫氣生產儲運、加氫設備研發生產、加氫站設計建設等環節。截至2022年底,佛山已建成加氫站28座,系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和加氫站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光伏方面,佛山已經在光伏電池、支架、系統集成三大環節優勢明顯。其中在電池領域,擁有全球光伏電池龍頭企業愛旭科技。在支架領域,保威新能、億騰新能等知名企業均落子佛山。在系統集成領域,佛山已經是廣東省內光伏發電系統集成企業最為集中的地區。
不僅如此,佛山市還正與相關企業就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半固態電池招商孵化進行洽談。憑借在各種技術路線和產業鏈上的主動布局,佛山正在形成綜合競爭力,一座儲能之城、新能源之都的雛形正在悄然顯現。
4.改革開路,集中力量辦大事
引進大項目,發展完備的上下游產業鏈,探索不同的技術路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談何容易。多位參與新型儲能項目招商的一線工作人員認為,佛山能快速引進這個領域的一批大項目,確實是因為做了有效謀劃,把重視轉化為實際行動。同時,這也是近兩年來佛山圍繞制造業進行系統化改革的結果。
近十多年來,佛山圍繞新興產業出臺了不少規劃和愿景。但沒有一個產業的“起筆”能像新型儲能這樣氣勢如虹、迅速成形。
過去,佛山新興產業遇到了哪些問題?總體來說,就是“工業不連片、產業不成帶、供地不保障、招商不給力”。為此,市委要求全市要圍繞上述四大問題,實現“四大改變”。
在此過程中,有三次“落子”對佛山發展新型儲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營商環境是先決條件。2021年,針對企業痛點堵點,佛山啟動“一號改革工程”,成立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并發布了《構建佛山“益曬你”企業服務體系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行動方案(2022年度版)》,拉開了深化營商環境改革的大幕。今年3月,佛山又滾動推出2023版“益曬你”行動方案,確保佛山各項措施始終處于優勢地位。
這項改革,不僅讓儲能產業項目更加青睞佛山,也提升了佛山經濟的整體活力。去年末,佛山各類市場主體增加32.5萬戶,增長18.6%,增幅全省第一。
園區載體是必要基礎。過去,佛山與很多大項目擦肩而過,原因就是缺乏連片工業用地,這就是所謂的“工業不連片、供地不保障”。近兩年,佛山把工業用地規模由350平方公里調整為450平方公里以上,堅持以“工改工”為主推進村級工業園改造,并規劃十大創新引領型特色制造業園區、佛北戰新產業園,使其成為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的主要承載地。
這項改革,讓包括新型儲能在內的新興產業大為受益。去年,佛山工業用地出讓1.45萬畝,是該市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也排在廣東全省第一。
招商引資是決勝關鍵。佛山新型儲能的發展軌跡,與佛山招商體制機制改革的時間軸高度重合。2021年,佛山調整了招商引資體制機制,2022年又成立市投資促進局和五區招商局,以專業力量統籌大招商,圍繞項目投資出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咬定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不放松。
依托這項改革,佛山不僅拼搶到不少新型儲能項目,在整體招商上也收獲頗豐。2022年,佛山共引進1億元人民幣或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428個,投資總額3465.98億元,增加486.29億元。今年1—2月,簽約引進項目67個,同比增長6.35%;簽約投資總額952.55億元,同比增長30.85%。其中大部分項目屬于新興產業。
改革開路,集中力量,步步為營,招招見效。佛山采取一系列措施,筑牢科技、金融、物流、人才、品牌、集群、園區、制度等“臺柱子”,撐起制造業當家的大舞臺,讓產業發展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這就是新型儲能項目青睞佛山的原因。
5.“我們都在關注佛山”
要找到佛山新型儲能迅速發展的原因,除了看黨委、政府怎么做,還要看企業怎么想。
今年3月,一家國內知名便攜式儲能領軍企業決定在佛山投資百億。該企業創始人告訴筆者,在很多區位條件不錯、制造業規模也很大的城市中,最終選擇佛山,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佛山發展新型儲能的決心強。從領導干部到普通招商工作人員,都在研究和促進這個產業。“當時疫情還在,市領導也克服困難跟我們交流,想企業之所想、解企業之所憂,而且說到做到。”前述領軍企業負責人認為,這樣的地方,能圍繞新型儲能做好長遠、穩定的布局。
第二,非常關鍵的一點,佛山已引進了很多儲能龍頭項目,進入佛山后,大家可以圍繞產業鏈進行緊密協作,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
這兩點總結,說出了很多企業家的心聲。
佛山發展新型儲能產業的決心和服務,在剛剛成功拿地的星源材質項目上體現得尤為突出,該項目跑出了佛山用地報批的“新速度”。
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項目方最初提出3個月完成供地手續的請求,市主要領導現場回應,拍板提速,最終一個月就辦妥了。”這個速度,靠的是佛山在代辦審批、并聯審批等方面進行的改革,為項目盡快投產搶到了寶貴時間。
“選擇佛山是最好的選擇!在星源材質全球的各個基地里面,佛山建設效率是最高的。”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秀峰表示,希望把佛山基地打造成星源全球基地的標桿工廠,體現星源最高的建設效率、產線效率和智能化,成為新能源領域的旗艦。
另一方面,佛山的產業鏈集聚對企業很有吸引力,這也是市場規律、產業規律使然。
“鋰電池生產基地選址,要不就離客戶近一點,要不就離上游近一點。這兩點佛山都具備了。”瑞浦能源總經理姜森說,一汽-大眾MEB平臺電動汽車生產基地就位于瑞浦項目落戶的南海區獅山鎮范圍內,廣汽、本田、小鵬汽車等下游客戶也在配套服務的輻射范圍內。在這些利好因素疊加下,瑞浦能源在考察多地之后,最終選擇將華南生產基地放在佛山。3月底,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新能源汽車躍階發展項目落戶,計劃總投資約160億元,這又進一步強化了佛山對儲能產業鏈的強大吸引力。
佛山道氏技術公司以生產應用在電池中的碳納米管材料聞名。該公司董事長榮繼華表示,佛山通過招商引資持續完善新能源儲能產業集群,同時從市場端促進佛山的儲能裝機增量,在本地形成全產業鏈的運作,“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儲能產業會成為佛山的一張亮麗名片”。
“我們大家都會相互關注,看上下游的企業、客戶都去了哪里。如果許多企業都去了同一個地方,必有其特別的吸附能力,對其他企業就具有強大的示范帶動作用。”前述便攜式儲能項目負責人告訴筆者,“現在,我們這個圈子很多人都在關注佛山。”
6.讓佛山制造永遠年輕
作為一個普通地級市,把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發展起來,很不容易。這個過程,本質上就是要考驗一個城市吸引、集聚、創造要素資源的能力。
佛山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折射了這座城市的喜人趨勢,也給人三點啟發。
——佛山為改變“工業不連片、產業不成帶、供地不保障、招商不給力”所作的一系列改革和努力,效果顯現并積厚成勢,辛苦沒有白費。
——佛山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實施的改革,特別是打造“益曬你”企業服務體系做出的一系列改革和努力,思路完全對頭,應該繼續堅持并深化。
——佛山作為傳統制造業領頭羊,在新興產業的區域競爭中同樣展現了強大競爭能力。事實告訴我們,只要肯下功夫,功夫就不負有心人,即使是短板,也能迎頭趕上,在新賽道中跑在前面。
3月10日,佛山連續第二年召開企業家大會,隆重發布《中共佛山市委 佛山市人民政府關于高質量推進制造業當家的行動方案》。
佛山作為工業發展較早的城市,高度自覺防范掉進“老工業基地”的陷阱,因此在制造業當家的行動方案中,明確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保持產業永遠年輕、重塑佛山制造形象的重要切入點,尤其是在新興領域重點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醫藥健康、機器人、新型顯示、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儲能、節能環保等產業,構建以產業鏈為紐帶、以聚集性發展為特征的新興產業生態。
這是一個新的起點。從這個起點出發,佛山把制造業的目標定位為在全市的支柱性地位、在全國的標志性地位、在全球的樣本性地位,新型儲能必將成為佛山鞏固、發展、實現這三個地位的重要發力點和支撐。
這將是佛山對廣東高質量發展重要的貢獻。
(記者 趙越)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