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新一線城市排行榜公布,佛山不僅重返新一線,更在城市人活躍度、新經濟競爭力等細分領域超越全國半數以上省會城市,表現搶眼。
這是佛山重返新一線的兩項關鍵指標,映照出一座老牌工業城市“文武雙全”的新追求,奮力變革的新路徑。
事實上,去年以來,佛山文旅備受重視,熱度空前。去年四季度,佛山高規格召開全市旅游發展大會,掀開文旅產業的新篇章。而今年,就在新一線榜單發布兩天后,佛山召開了2025“四山兩江”文旅生態大會,進一步明確文旅產業的發展目標和重點,公布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一座工業大城的興文之路徐徐展開,一個“既能打、又好玩”的新佛山呼之欲出。
“武無第二”,佛山制造早已享譽全球;“文無第一”,佛山正用自己的方式決勝未來。
文旅產業發展,為佛山消費經濟帶來了活力。圖為順德網紅街區的熱鬧景象。戴嘉信 攝
一
時隔兩年,佛山重返新一線。佛山,還是那個奔跑在全國城市賽道前方的城市。
這個消息在佛山當地引發了很大關注,其蘊藏的豐富信息也確實值得細究。
新一線城市榜單全稱《新一線城市魅力排行榜》。每一年的排行榜,都是一次對中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重新發現”。
這個排名并不由GDP直接決定。“魅力”背后,是很多反映城市活力、吸引力、乃至是服務業運行狀態的細分指標。
這一次,佛山總排名第15位,不少細分指標也在“4座一線城市+15座新一線城市”的19城大榜單中表現搶眼。
例如,“城市人活躍度”這個指標,佛山在19城大榜單中排在第15位。而全國經濟強市青島、合肥、寧波都被佛山拋在身后。
類似的還有“新經濟競爭力”指標,佛山在19城大榜單中排在第16位。這也意味著,全國有接近一半的省會城市表現不如佛山。
此外,佛山還在另外三個指標(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未來可塑性)排名上均躋身19城大榜單之列,與全國風頭最勁的經濟強市齊頭并進。
這個結果是有說服力的。對外界來說,佛山確實正在變得更有魅力。前不久,第二屆解碼文化自信城市樣本研討會在佛山召開,來自全國23個城市的文旅、網信部門負責人、企業代表和專家齊聚當地。在參觀走訪中,他們中的很多人為眼前的城市點贊:“這里,就是我們想象中的嶺南味道。”
佛山的變化是怎樣發生的?經濟總量是基礎,而關鍵變量是佛山在文旅領域全面、空前的發力。
二
要人氣,也要財氣——透視新一線排行榜上佛山表現優秀的五個細分指標,貫穿著這兩個關鍵詞。
集聚人氣與財氣,佛山過去靠工業;而現在,佛山想讓文旅乃至整個服務業成為另一條“大腿”。
工業,佛山的看家本領。兩年前,佛山工業總產值突破三萬億,全國罕有對手;未來,佛山既要堅守制造不動搖,也要把服務業的大旗高高舉起。
按常理來說,佛山是嶺南文化重要的發源地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好吃、好玩的東西多不勝數,同時區位好、交通已與一線城市廣州融為一體,文旅產業早就應該風生水起。僅僅是九百多萬佛山人自己的文旅消費都是一筆大生意。
但在過去,佛山長期是一個“偏科”的工業大市,對文旅、乃至對服務業的重視,都遠不如工業。
因此,此前佛山已明確了要解決的問題:“城市形象不夠多彩,工業城市印象比較刻板單調,第三產業相比制造業發展滯后,文化旅游資源有待進一步挖掘利用。”
要破解這些難題,就要抓住“牛鼻子”。文旅產業就是佛山抓住的“牛鼻子”。
發展文旅,佛山有目標、有鋪排、有行動。去年,佛山首次召開以旅游發展為主題的全市大會,公布了“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目標,并提出以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助力佛山現代化建設。
這背后的理念之變非常重要。過去,佛山很少把發展旅游業上升到“助力佛山現代化建設”的高度。
也是從去年開始,佛山發展文旅的理念、策略、行動都開始迅速變化。現在看,這是一次非常及時的“出手”。
三
從此次“新一線”排名看,佛山很會抓文旅、效果很好。
而效果好的重要原因在于,佛山并未把文旅視為一個狹義的產業;而是將其作為撬動消費經濟、帶動城鄉協調、重塑城市形象的金鑰匙,加以空前重視、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并要求全市廣泛參與。
佛山的思路是,認真做好文旅搭臺、經濟唱戲這篇文章,實施文旅“串珠成鏈”工程,構建“四山兩江”文旅精品區,打造佛山文旅城市IP,做旺假日經濟、演藝經濟、賽事經濟、夜間經濟。
全市、五區、三十二個鎮街,都循著這條思路行動起來。從南海大地藝術節到疊滘龍船漂移,從人頭攢動的歡樂海岸到爆火的三水“西甲”,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南海疊滘龍船漂移,吸引了全國關注。廖明璨攝
同時,佛山還實施了不少“跨領域”支持文旅產業發展的措施。例如,首次提出把“美學理念”貫穿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因為佛山深知,文旅不限于景區,而是需要整體環境。
佛山的整體措施得力,潛力迅速釋放。此后的事實證明,無論假日經濟、演藝經濟,還是賽事經濟、夜間經濟,佛山都能搞起來、旺起來。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旅游收入超過600億元,比上年增長21.4%。
財氣背后是人氣。百度遷徙大數據平臺顯示,今年五一小長假前三天,佛山分別躋身全國熱門遷入地第7、第6、第5位,趕超上海、西安、重慶。在此過程中,文旅產業為佛山帶來的變化令人驚訝,顛覆了人們對這座城市的傳統印象。
文旅產業不斷為佛山帶來人氣和財氣,演藝經濟就是其中的成功典型。圖為草莓音樂節。廖明璨 攝
演藝經濟是這方面的典型。今年“五一”假期,12萬人涌入華晨宇火星演唱會,8萬樂迷聚集銀河左岸音樂節,兩場音樂節合計撬動文旅消費超10億元。而5月中旬的樂見潮向音樂嘉年華,兩天吸引超5萬人,近95%是外市歌迷,拉動南海文旅消費約1.4億元。
這種趨勢自去年就已很明顯。根據《2024大型營業性演出市場趨勢及特點分析》,2024年佛山大型音樂節票房排名全國第五,同比上升2位,趕超南京、天津。在2024年大型演唱會和大型音樂節跨城觀演數據中,佛山分別有超過八成和近九成的觀眾來自外市,85.3%的跨城觀眾會在當地消費500元以上。
這就是文旅帶動消費、帶動人氣、帶動城市品牌的生動案例。佛山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去年以來,佛山迎來更多豐富精彩的文體活動,吸引了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廖明璨 攝
四
佛山希望成為一個更有魅力的文旅城市,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在城市競爭中贏得勝利。
這種勝利,不在于一朝一夕,也不在于幾場演唱會和幾個景區的繁榮,而是著眼城市競爭的大局。
例如,在這個層面上,有一個比“游客人氣”更重要的維度,就是“常住人口”。
放眼全國,有些文旅強市同時擁有三重身份:不僅是消費強市,更是人口大市、工業大市。成都、重慶、廣州、深圳、杭州、蘇州,莫不如此。這也是佛山的奮斗方向。
在人口增長方面,佛山形勢樂觀。《2024年佛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年末佛山常住人口達到969.89萬人,比2023年(961.54 萬人)增加了足足8.35萬人。
這個增幅很可觀,不僅超過了萬億城市中的地級市泉州、南通等地,還超過了南京這樣的萬億級“強省會”。
為何更多外來人口,正在來到佛山、留在佛山?這跟佛山“越來越好玩”肯定有關。每一次精彩的演唱會、每一個爆款網紅景區,都是佛山最好的城市形象宣傳、引才留人廣告。
這也是成都、重慶、杭州等城市的方法論:現在的年輕人,早就不是只看工作崗位,而是更加看中一座城市的生活氛圍。
佛山也已深深明白,只有建設一座“好玩”的城市,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留住更多人才;而只靠工業園區,無法做到這一點。
這也是佛山重視文旅的原因之一:不只是為了服務業,同時也是為了制造業。佛山始終仍是那座以制造業為脊梁的城市。當佛山發展文旅、改善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制造業也會成為文旅紅利的受益者。
當二三產協調發展,“再造一個新佛山”就會一片坦途。
五
更多精彩,剛剛開始。
在2025新一線城市排行榜公布2天后,佛山召開“四山兩江”文旅生態大會,發布《佛山市建設“四山兩江”文旅精品區行動方案》。
“四山兩江”是佛山文旅的精華所在。此次佛山提出,將用三年時間,實施20大行動,高效推進“四山兩江”文旅精品區建設,到2027年拉動全市客流量突破70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750億元。
2027年并不遙遠,750億元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而佛山人的決心和能力更不容懷疑。
佛山,走上了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新開端。
文旅,還將為佛山帶來更深層次的改變。
(策劃 陳捷生 撰文 趙越 肖霞 王芃琹)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