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東莞分站 > 最新動態

東莞向全國發出招賢榜

2025年03月18日 來源:南方日報

[ ]

  今年,廣東省委、省政府重磅推出“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向全國英才發出最強“求賢令”,誠邀百萬高校畢業生和青年人才奔赴南粵熱土,共同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3月16日,2025年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春季專場活動啟動儀式暨“百萬英才匯南粵”春季大型綜合招聘會在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啟幕,活動整合粵港澳及16個兄弟省市人才服務資源,集結上千家單位超5萬個崗位現場引才,超萬家單位在線招聘,發動全國超1000所高校畢業生線上線下參加,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聚合效應。

  本次招聘會,東莞帶著誠意和創意參加。線上線下提供超2.4萬個優質崗位,特設“最傳統mix最潮流 才聚東莞 逐夢灣區”“尋味東莞,領略莞邑煙火氣”為主題的非遺文創展區和美食展區,展出“國之重器”中國散裂中子源的重要科研成果——我國首臺自主研發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實驗裝置,切身體驗“AI+機器人”人形雙臂機器人的硬核科技……崗位的含金量、展覽的潮流態、產品的科技感,彰顯東莞的發展硬實力和生活煙火氣。

  求賢若渴 發動超1300家優質企業參會

  “比春運還擠!”“到處都要排隊!”招聘會現場熱鬧而有序,青年人才拿著簡歷與心儀的企業洽談,參觀特色展區打卡現代科技魅力,帶著“人才打卡護照”一邊集章一邊兌換禮品……值此機會,東莞使盡渾身解數,向廣大人才發出“求賢令”。

  據悉,東莞積極發動超1300家優質企業、共提供超2.4萬個優質崗位參加本次大型線上線下招聘會。世界500強企業、上市公司、頭部企業、重點科研院所、市屬國企等46個用人單位現場參會,共提供2469個優質崗位,招聘博士博士后459人,覆蓋人工智能、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療等前沿領域。線上招聘中,已邀請并組織1270家用人單位線上報名參會,提供高薪崗位2.22萬個。

  跟著人流涌入,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拓斯達”)的人形雙臂機器人格外吸睛。拓斯達控制器產品線市場總監曾逸介紹,隨著企業加快具身智能領域的探索,拓斯達的人才需求也在進一步提升。一方面,拓斯達通過校企合作培養專業人才,另一方面,積極參加各大招聘會招攬人才。本次活動,拓斯達除了產品展示區,還設置了招聘攤位,帶來了軟件類、技術類、智能類等多個崗位,邀請更多具身智能領域的人才加入。

  “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小天才”)是知名品牌,一系列經典成品成為大家的童年記憶。我已經提前在線上向產品經理和人力資源專員兩個崗位投遞了簡歷,今天來現場再了解一下后續的面試流程。”中山大學心理學專業謝同學表示,東莞是珠三角的核心城市之一,是接下來擇業的首選城市之一。

  小天才招聘工作人員袁小姐拿著一沓簡歷笑著說:“招聘會開始1小時,我們收到了很多簡歷,同學們排著隊過來咨詢崗位信息,廣東工業大學的學生特別多。”本場招聘會,小天才帶來了安卓底層工程師、多模態算法工程師等多個崗位,且薪資待遇優,最高月薪超8萬元。

  “剛畢業我的薪資期望是1萬元每月,小天才的薪資待遇遠超我的預期,這讓我非常驚喜。”廣東工業大學物聯網工程專業胡同學表示,東莞電子信息產業強大,為工科專業學生提供廣大的就業機會,并且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畢業后工作的心儀城市。

  聞香識莞 東莞引才拼軟實力

  各大高校學子在現場投簡歷,東莞也在給年輕人“遞簡歷”。精心打造的“最傳統mix最潮流 才聚東莞 逐夢灣區”非遺文創展區成為東莞引才的“流量密碼”。

  “我們是循著香味來的,在招聘會上‘點香’太新奇了!”華南理工大學的陳同學在非遺文創展區駐足良久。展區前,清冽的莞香徐徐升騰,牽絆住了來往匆匆的求職者。“以前只知道東莞是制造業之都,今天才了解到這座城市有這么多的文化寶藏!”陳同學認為,年輕人找工作不僅關注崗位和企業的發展前景,也十分重視城市的品質和底蘊。東莞在招聘會現場創新設置非遺文創展區,為“陌生的心”和“搖擺的心”注入了一份認知和堅定。

  為什么是最傳統mix最潮流?像陳同學一樣帶著疑惑走進展區的年輕人有很多,而這也是東莞“吸睛”的重要一步。東莞市文化館館長、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黃曉麗介紹,東莞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這里有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東莞又是一座平均年齡只有33歲的青春之城,年輕人、潮玩企業在這里聚集。現場的高校學子對龍生九子、十里紅妝、哪吒等潮玩很感興趣,大家參觀完都會主動問怎么在東莞找工作,“就莞用”小程序就順勢推介給了更多年輕人。

  在黃曉麗看來,招聘人才,特別是高層人才,一定要以情留人、以環境留人、以文化留人。非遺文創展區的設置,將過去的“硬招聘”轉化為“軟招聘”,參加招聘會的年輕人通過展區傾聽東莞、了解東莞,最后扎根東莞,這是理念的轉變,也是適應人才對工作生活的需求,東莞正在全心全意做好環境配套。

  “黎市長,我可以和您合個影嗎?”在非遺文創展區前,東莞市副市長黎軍欣然應允求職大學生的請求,一起微笑合影。隨后,黎軍與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陳智武向現場學生推介東莞,并介紹“就莞用”小程序,幫助學生更便捷地在東莞找工作。

  非遺文創展區變身“城市會客廳”,大灣區的美食頂流之一——東莞燒鵝也來助陣。現場設置了東莞燒鵝掂檔展位,不僅可以試吃地道美味,還能品嘗咖啡特飲——“燒鵝咖啡”,打卡文創燒鵝玩偶,解鎖東莞的多元魅力。

  左手科技右手非遺,東莞有機器轟鳴的生產車間,也有弦歌不輟的嶺南文脈,能托舉起硬核科技的星辰大海,也能容得下一縷莞香、一棵莞草的溫柔詩意。

  筑巢引鳳 暖心配套誠邀進莞來

  “是人才·進莞來”,從來都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百萬英才匯南粵,東莞有誠意、有行動,更有實力。

  圍繞青年人才來莞“第一次、第一站、第一年”,東莞推出了“拎包就業”的優惠政策“大禮包”,以實打實的福利打消求職者的后顧之憂。

  具體而言,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可享受最高10萬元的新引進補貼、最高1.8萬元租房補貼、最長15天免費住宿,創業可享最高500萬元額度的全額貼息貸款,以及教育、醫療、文體、政務服務等各類專享服務。

  “購房補貼、子女教育、醫療綠色通道……東莞的人才政策都非常具體且優惠。”大灣區大學(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助理教授楊斯崑表示。他于2023年來到東莞,成為這所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學首批青年教師之一。

  東莞支持大灣區大學(籌)打破傳統高校的用才模式,青年學者入職即可獨立組建團隊,考核周期長,科研經費充足,研究方向有自主權。據楊斯崑觀察,即便是在慕尼黑、巴黎、倫敦等國際一線城市,也很難享受到如此精準健全的人才服務。

  更重要的是,東莞完善的“8+8+4”產業體系使科研過程更“接地氣”,也讓學術成果有了更多落地可能。

  大灣區大學(籌)物質科學學院博士后楊大海與長安鎮一家企業合作,“我們提出光學器件的鍍膜方案,他們48小時就能完成樣品試制,這種效率在其他城市很難實現”。接下來,他和團隊還計劃將新技術應用于醫療領域,目前正與松山湖多家生物醫藥企業接洽。

  不但誠邀科創先鋒“進莞來”,在招攬高技能人才方面,東莞也下足了功夫。

  到莞工作滿一定時限后,獲認定、評定的技能領軍人才最高可獲30萬元的生活補貼,最高600萬元的購房補貼或最高每月5000元的租房補貼。對校企聯合開展的卓越工程師培養項目,東莞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補助。對來莞培養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2萬元和4萬元生活補貼。

  “這是一個充滿機遇、充滿發展確定性的城市。”已經在莞工作4年的王善超認為。王善超是博士引進人才,目前擔任東莞交投集團戰略投資部副經理,他還曾多次“安利”師弟師妹來東莞就業。談起推薦原因,他說:“引才愛才,東莞是‘免檢產品’。”

  據悉,接下來,東莞將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以“經濟大市挑大梁”的使命擔當,實施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動員更多有影響力的企業,面向更多的就業群體,提供更多有競爭力的優質崗位,著力打造四海英才的圓夢之都、樂業之城。

  ■聲音

  中國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副主任李曉:

  聚力撬動全球頂尖科研力量

  “科學研究的發展離不開先進科研儀器的支撐,而大科學裝置正是解決國家前沿科技和重大需求領域‘卡脖子問題’的關鍵。”

  位于松山湖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是首個落地粵港澳大灣區的大科學裝置,也是我國首臺、世界第四臺脈沖式散裂中子源。3月14日,中國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副主任李曉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專訪時表示,東莞正以大科學裝置為支點,撬動全球頂尖科研力量聚合發力。

  人才資源雙聚合效應凸顯

  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建成與運行,釋放出顯著的“磁吸效應”。這一效應不僅體現在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上,還表現在科研資源的聚合與協同創新上。

  自2018年正式投入運行以來,中國散裂中子源已累計完成2000多項課題研究,注冊用戶達7100多名,服務近300家科研機構和企業。

  “目前散裂中子源總體人才隊伍的規模在82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近200人,博士后130多人。”李曉表示,這支隊伍比國際上同類裝置的團隊更顯年輕化,平均年齡不到40歲。

  中國散裂中子源在海外人才的本地適應和本土人才的國際化接軌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在李曉看來,散裂中子源是一個開放的科研平臺,人員構成具有國際多元化的特點,裝置吸引了大量國外科研人員進行實驗,使得本土人才交流比其他科研機構更加國際化。

  據了解,2024年,松山湖R&D投入強度是全國的5倍、全省的3.8倍,數據的背后是東莞以真金白銀的投入詮釋著創新驅動發展的深層邏輯。

  科研生態鑄就人才磁極

  如何更好地發揮大科學裝置的作用?如何產出高水平科技成果以支撐國家科技發展?李曉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關鍵在于人才隊伍的建設。

  李曉2014年初來到東莞,在莞深耕大科學裝置建設,完整地見證了散裂中子源在東莞松山湖落地到運行的全過程。作為親歷者,李曉深刻體會到,大科學裝置的建設和運行不僅需要硬件設施的完善,更離不開優質的科研生態支撐。

  “東莞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年輕、有活力的城市,這個城市的特質和散裂中子源目前的發展階段非常契合。”李曉表示,從散裂中子源最初的立項選址到建設運行,再到二期工程的推進,東莞市始終給予大力支持。這種支持不僅體現在科研經費的堅實保障,更延伸到科研工作者的生活保障上。

  未來,隨著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建設持續推進,大科學裝置不斷上新升級,東莞將繼續發揮其獨特的城市優勢,進一步完善科研生態,吸引更多頂尖人才匯聚于此,為科技強國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

  大灣區大學(籌)副校長戴長亮:

  東莞對人才需求十分迫切

  “東莞正在努力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人才需求無比迫切!”近日,大灣區大學(籌)副校長戴長亮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專訪時,表達了對全球青年人才的渴望。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深入實施,東莞作為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正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全力推進大灣區大學(籌)建設工作,這也為青年人才來東莞創新追夢提供了廣闊的大舞臺。

  打造面向未來的高水平學府

  “我們希望將大灣區大學(籌)打造成一所立足灣區、面向未來的高水平學府。”戴長亮介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后,東莞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活力。東莞市委、市政府在教育部和廣東省的支持下籌建大灣區大學(籌),這一舉措極具戰略意義。

  東莞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是干事創業的熱土。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產業基礎,東莞都具備獨特優勢。

  大灣區大學(籌)作為新型研究型大學,正在努力打造國際化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學校通過多元化招聘渠道,重點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例如,舉辦海外人才招聘會、國際青年學者交流會等,擴大影響力。目前,學校已引進師資200余人,其中國家級人才60人,海外博士占比超50%。青年人才占比約60%。

  讓人才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戴長亮認為,留住人才的關鍵是提供干事平臺和生活保障。學校為青年人才提供科研啟動經費、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研平臺支持;同時,與東莞市政府協同解決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后顧之憂。希望通過制度化的保障,讓人才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大灣區產業基礎雄厚,為人才提供了廣闊舞臺。”戴長亮說,學校定位“新型研究型大學”,注重產教融合和科教融合,探索“大學+”模式:聯合大科學裝置(如散裂中子源、先進阿秒激光)共建平臺;與龍頭企業合作建立校企實驗室;聯動大灣區其他高校,發揮制度與文化互補優勢。

  東莞的區位優勢、自然環境、美食特色顯著,人才政策高效務實。期待政府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優化公共服務,讓人才感受到更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

  “東莞既有干事創業的舞臺,也有優渥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我已推薦不少人才來到這里。”戴長亮說,“我相信,隨著大灣區大學(籌)的建設和城市配套的完善,東莞將成為更多人才實現夢想的熱土。”

  青年人才:

  “我非常愿意在東莞扎根奮斗”

  東莞有多年輕?有多少夢想?南方日報采訪5位青年,講述他們與“青春之城”的故事。

  唐浩今年27歲,來自四川,目前是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大灣區顯微科學與技術中心的電鏡工程師,談及夢想,他說:“短期希望解決一些難且復雜的電鏡問題,長期的目標是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在唐浩眼中,東莞像一個3D打印機,可以將每一個年輕的夢想都具象化,這里自由、年輕、有干勁。

  他的同事周泉是中山大學碩士,今年25歲,她表示,現在在東莞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負責研究生管理業務,希望在崗位上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助力實驗室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實現個人價值。“東莞是一座非常有活力的城市,政府對人才和科技都非常重視,我非常愿意在這里扎根奮斗。”周泉說。

  31歲的竇蒙家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現在在中國散裂中子源從事樣品環境研發工作,“我希望有一份自己能夠為之付出的事業,目前在散裂中子源工作算是實現了夢想。”竇蒙家認為,東莞是一座非常具有創造力的城市,不僅參與建設了許多大科學裝置,還引育了華為、vivo等創新型企業。

  伍堅今年26歲,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在中國散裂中子源從事加速器高頻技術研究,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頂尖的加速器高頻技術專家。愛好科研的他說:“東莞有很多科研院校和科研機構,如中國散裂中子源、大灣區大學(籌)、香港城市大學等,科研氛圍濃厚。”

  33歲的港籍青年林思翹是英國華威大學的研究生,在東莞創業以來,他通過努力創立了三個品牌,第一個是提供早教和托育服務的寶寶與你國際教育,第二個是專注于活動策劃的東莞市識執叁活動策劃有限公司,第三是今年新成立的專注于文創禮品的品牌悅予文化禮品。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大灣區居民帶來不一樣的產品和服務體驗。

  “東莞是一個國際化城市,為港澳青年提供豐富的創業政策和交流平臺,幫助企業快速成長。”林思翹說。

  (撰文 龔名揚 鄭家琪 吳擒虎 王穎 向熙航 攝影 龔名揚 統籌 吳擒虎)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万年县| 和龙市| 岱山县| 加查县| 黄龙县| 昌黎县| 天柱县| 大邑县| 六安市| 莫力| 内江市| 洞头县| 南投县| 阿克苏市| 汝阳县| 奉化市| 曲沃县| 翼城县| 恩施市| 腾冲县| 边坝县| 许昌市| 新乡市| 隆德县| 鹤壁市| 正安县| 山阳县| 马龙县| 青浦区| 紫金县| 华池县| 綦江县| 丁青县| 岚皋县| 怀化市| 湛江市| 井研县| 确山县| 富阳市| 会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