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東莞分站 > 最新動態

東莞首提“融深發展先行區”,都市圈深度融合的進階之路

2025年03月03日 來源:南方+

[ ]

  日前,東莞兩會召開,東莞市市長呂成蹊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積極共建深圳都市圈,支持塘廈、鳳崗建設融深發展先行區,率先在基礎設施、城市管理、產業配套等方面實現莞深同城化、一體化、協同化。

塘廈全景

塘廈全景

  “融深發展先行區”的提法,頓時吸引各方關注。此前的2月17日,深圳印發《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未來10年人口嚴格控制在1900萬人以內。眾所周知,深圳1997平方公里的“容器”,早已“裝不下”深圳了,只要有需求,就會向四面溢出。三大臨深城市,東莞、惠州、中山紛紛在臨深區規劃重要發展帶,向深圳靠攏。誰會是深圳外溢的最大贏家?東莞顯然在努力“出招”。

  毫無疑問,深圳人口控制政策大概率人口外溢,周邊城市將享受到深圳的產業和人口外溢的紅利,此舉也將助推深圳都市圈深度融合發展。而東莞無論是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融合的先天優勢。事實上,此前東莞市委書記韋皓在市委全會工作報告中,就曾專門提出支持塘廈、鳳崗建設融深發展先行區。東莞兩大臨深鎮區將以“融深發展先行區”為戰略支點,探索區域協同發展的新模式、新征程。

塘廈迎賓大道

塘廈迎賓大道

  塘廈鎮委書記黃貴洪表示,塘廈與深圳相鄰,建設融深發展先行區,是市委賦予塘廈的全新定位和使命任務,也是塘廈難得的發展機遇。按照市的部署,塘廈融深發展先行區規劃范圍18平方公里。今年,將聚焦3.7平方公里的“小圈”,圍繞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產業要素集聚等,加速改革破題。

  2025年,塘廈鎮將突出抓好包括融深發展先行區首期重點項目建設工程在內的10項重點項目,近年來其產業轉型呈現出鮮明的“新質生產力”特征。比如以塘廈臨深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為例,其規劃面積達28.79平方公里,聚集了瑞勤電子、順絡電子等龍頭企業。新一年預期經濟增長目標設定5.5%,塘廈鎮在推進融深發展先行區建設中展現出了強大的發展動力和堅定的決心。

東莞南站

東莞南站

  鳳崗鎮三面臨深,是東莞加快與深圳融合的“橋頭堡”。鳳崗鎮委書記張耀洪表示,從莞深融合實驗區到融深發展先行區,是一次升級、跨越,這要求鳳崗要在融灣融深上先行一步、走在前列。接下來,鳳崗鎮將以“灣區視野、深圳標準、鳳崗特色”,加快建設融深發展先行區。其中,包括規劃實施深惠城際鳳崗站TID項目,建設南部城市核心區、集中展示區,構建“兩心兩軸”城市發展新格局,打造深圳都市圈重要節點城鎮,深度對接深圳都市圈建設。令人矚目的是,鳳崗將加強與鄰近深圳平湖的產業合作,整合鳳崗鎮西部潛力空間,實施集中連片綜合開發,爭取打造形成鳳崗—平湖電子信息產業組團。

鳳崗全景

鳳崗全景

  令人驚艷的是,鳳崗未來將是唯一同時滿足“地鐵接駁深圳中心區+毗鄰經濟強區+未來發展潛力大”的選項,其戰略地位無可替代,三面臨深的鳳崗甚至被稱為“深圳里的鳳崗”。例如,鳳崗天安數碼城70%的入駐企業來自深圳,形成“半小時產業生態圈”。不僅東莞市委對鳳崗融深寄予厚望,其也將是大灣區深度融合的典型樣本。

鳳崗天安深創谷

鳳崗天安深創谷

  長期以來,東莞臨深鎮區憑借毗鄰深圳的區位優勢,從早期承接深圳產業外溢的被動角色,到如今主動融入深圳都市圈規劃,通過“頂層設計+基層實踐”的雙向互動,構建起“總部在深圳、生產在東莞”“研發在深圳、轉化在東莞”的產業協同模式。這種戰略升級背后,是東莞以鎮域經濟為單元,破解行政區劃壁壘、實現跨區域要素流動的深層探索。不僅如此,臨深鎮區積極通過“軟聯通”突破行政邊界,比如推動社保同城化互認試點、共建跨市交通網絡,以及聯合治理環境污染等,致力從“單點突破”到“全域協同”。

  此前,東莞提出布局“南部九鎮”,臨深鎮街被賦予探索深莞深度融合的使命。比如黃江加快打造“深莞高度融合樣本”,日前新城大道(新公常路)工程項目破土動工,這條貫通南北的“黃金通道”將推動其從“臨深片區”向“融深核心”轉變。比如清溪積極開展“坪清新”一體化示范區規劃研究,探索在產業、科創、交通、民生、生態、場景建設等多方面跨界融合發展路徑。比如長安致力加強與深圳在政務服務、人才服務、就業服務等方面對接,提高群眾在兩地生活的便利化程度。這些實踐表明,區域協同不僅需要硬件對接,更需構建“政策—市場—社會”三位一體的治理框架。

  盡管成效顯著,東莞臨深鎮區的“融深”之路仍面臨多重挑戰:一是區域競爭加劇,惠州、珠海等地同樣加速對接深圳資源;二是產業同質化風險,需進一步強化差異化定位;三是公共服務短板,如教育、醫療配套尚難匹配人才需求。東莞臨深鎮區的“融深先行”實踐,本質上是都市圈經濟從“物理疊加”向“化學融合”的進階,其深層邏輯即“在競合中尋找共生,在差異中實現互補”。

  未來,東莞臨深鎮區亟須更多努力,才能“一路生花”。比如強化創新策源能力、共建跨區域研發平臺;打破要素流動隱性壁壘,推進都市圈治理現代化等制度創新;積極塑造“品質融深”新標桿,將生態優勢轉化為人才吸引力。隨著莞深“半小時生活圈”加速成型,這片土地或將書寫更多“灣區故事”。

 ?。?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記者 朱晉)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铅山县| 团风县| 绥滨县| 根河市| 临沭县| 和政县| 益阳市| 庆城县| 松阳县| 武强县| 文昌市| 平邑县| 马鞍山市| 菏泽市| 兴城市| 凤山市| 桂平市| 玛纳斯县| 洪湖市| 石景山区| 嵊州市| 清原| 肥乡县| 杭锦后旗| 明光市| 涞水县| 嘉定区| 烟台市| 齐河县| 竹山县| 陈巴尔虎旗| 景泰县| 东源县| 大冶市| 阳城县| 保定市| 昌邑市| 越西县| 宣城市| 襄樊市| 咸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