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東莞分站 > 最新動態

東莞“新春第一會”吹響高質量發展沖鋒號 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

2025年02月14日 來源:南方日報

[ ]

  2月5日,蛇年春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次日上午,東莞市委、市政府馬不停蹄、抓早趕先,召開東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

  大會對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落實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要求,聚焦沖刺全年GDP增長5%以上的目標任務,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合力,扎實推動東莞高質量發展,切實以更加厚實的硬實力擔負好經濟挑大梁的重任。

  開年沖刺 經濟大市“挑大梁”

  2025一開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多次點名東莞,省委全會吹響“經濟大省挑大梁”的號角,明確要求東莞等經濟大市“自我加壓、多干一點”。日前召開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東莞的“智能終端”“超級平臺”等元素頻頻出現,體現了廣東對東莞挺起“產業脊梁”、挑起“經濟大梁”的厚望。

  2024年,東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9%,工業總產值突破2.5萬億元,有力帶動GDP增長4.6%、邁上1.2萬億元新臺階,經濟增速創下近三年最好成績。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在省、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東莞市委書記韋皓兩次強調:“以更加厚實的硬實力擔負好經濟挑大梁的重任。”

  作為全省的經濟大市、制造業大市,加快高質量發展不僅是廣東賦予東莞的任務,更是城市加速發展、改善東莞人民生活條件,推動經濟跨越下一個萬億大關、更好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和關鍵所在。

  生產線“火力全開”,工地上機器轟鳴,無人車間晝夜無休……截至2月11日,全市企業開工率為98.72%,全市企業返崗率為97.88%。返崗人數超335萬人。在東莞,從智能車間到產業園區,處處躍動著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彰顯了制造強市“開年即沖刺”的信心和決心。

  盡管內外挑戰重重,但從市場活力、發展動力、企業信心多個“晴雨表”來看,東莞奮進之路確實有底氣、有韌性。

  2024年,東莞GDP增速達到4.6%,位居全省第二;近兩年,東莞市場主體保持快速增長,先后跨越了170萬、180萬大關;去年,全市企業增資擴產投資約406億元,增速達到9%;今年1月進出口增長20.1%,實現了“開門紅”……

  AI,這場席卷全球的風暴,也點燃了東莞的新工業革命。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廣東兼具機電技術和數智技術兩大優勢,要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兩大領域下大心集中發力。

  這對東莞來說,又是一個好消息。東莞擁有規模龐大的工業企業,入選全國第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以來,僅去年就推動了超2000家企業數字化轉型,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厚基礎和應用場景。

  近年來,東莞出臺系列政策文件,支持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兩大優勢支柱產業做大做強。今年,東莞更是連續出臺一號文、二號文,支持人工智能、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的融合,可以預見,東莞支柱產業與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的高契合度,必能在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浩蕩東風中增創更多獨家優勢。

  三箭齊發 穩住經濟基本盤

  2025年,東莞將以更實舉措筑牢制造業根基、穩住外貿基本盤、壯大生產性服務業,為經濟“挑大梁”注入強勁動能。

  作為全國制造業重鎮,2024年東莞工業經濟占GDP比重達52.9%,對經濟增長貢獻度達78.6%。2025年,東莞將錨定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的目標,推動存量與增量協同發力。

  一方面,聚力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突破1.1萬億元、裝備制造業突破5000億元,實施新一批標志性產業“鏈長制”,培育不少于20家“鏈主”企業,推動1500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數字化改造,帶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另一方面,深化“人工智能+”行動,加速濱海灣人工智能新區建設,推動人工智能研究院、vivo AI研究院等項目投產達效,爭創國家人工智能+制造業應用示范基地。同時,瞄準8大戰新產業和4大未來產業,全年推動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分別達1320億元、800億元,釋放優勢產能。

  面對多變的國際環境,東莞將全力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錨定進出口總額增長3%的目標,全力鞏固外貿大市地位。

  2024年,東莞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3880.4億元,同比增長8.3%;今年,東莞將通過“搶訂單拓市場”雙線策略,進一步打開外貿外資新局面。

  在傳統市場中,擴大消費電子、潮玩、國貨潮品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提升“東莞制造”品牌影響力;拓展新興市場,全年發動企業參展超100場;同步發力外貿新業態,打造20個數字貿易示范項目;激發外資活力,爭取利潤轉增資超1000萬美元項目獲省認定獎勵,推動外資項目提質增效。

  東莞還將圍繞科創金融、軟件信息、貿易物流等領域,構建現代化服務業體系。在金融領域,依托2000億元規模的“2+7+N”高質量發展基金體系,推動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區建設;軟件信息產業方面,發揮華為終端總部優勢,打造鴻蒙特色產業園,力爭全年軟信產業營收突破650億元;在工業設計領域,培育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推動營收增長10%以上。

  通過制造業強基、外貿提質、服務業賦能“三箭齊發”,東莞正以系統化、集成化的戰略布局,筑牢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

  深融灣區 重點改革搶先機

  從春天出發,向高質量而行。根據東莞高質量發展大會部署,提振投資消費“雙引擎”,深化區域協同發展,統籌城市和產業規劃,為東莞奮進新征程澆灌生機與活力。

  以擴大內需激活城市內里——

  東莞是外貿大市,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市場,擴大內需既是應對外部沖擊、穩定經濟運行的有效途徑,也是增強戰略主動的長久之策。今年,東莞確定固投、社消零增長5%的目標,全市上下鼓足干勁、奮力一躍。

  東莞提出圍繞“項目+資金+資源”全力攻堅,加快推動792個重大項目建設,鼓勵引導央國企、村組集體在城市更新、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投入資源、拉動投資。激活消費潛能方面,東莞聚焦“政策+活動+場景”深化拓展。近幾個月,東莞出臺的3C產品補貼政策廣受好評,首店經濟、首發經濟帶來人氣和流量,“灣區周末IN東莞”文旅品牌持續擦亮……東莞消費場景多點開花,消費熱情持續不散。

  以區域協同深化互利共贏——

  東莞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擁有多元機遇,也肩負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責任。一方面,東莞持續深化與廣深對接合作。攜手深圳,推動松山湖科學城與光明科學城、南沙科學城聯動發展,濱海灣新區與前海加強合作;并肩廣州,圍繞交通互聯、平臺互動、產業互補、民生互惠等方面深化穗莞合作。

  另一方面,加強與港澳對接合作。香港的服務業和人才資源優勢突出,是東莞謀劃新一輪招商推介活動,推動金融領域雙向開放合作的沃土。澳門的旅游、文化創意等領域經驗豐富,是打造莞港澳合作新亮點的突破口。

  以專注改革凝聚發展合力——

  改革是東莞發展的基因。近期,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東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東莞將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引領,聯動產業規劃與空間規劃,打造現代化產業園區,布局展銷中心、科技研發、人才服務、中試檢測等公共生產服務設施,實現資源高效有序配置。

  近年來,東莞積極打造與廣深一體化的營商環境,今年,全新企業服務專員機制重磅推出,標志著東莞企業服務從“點對點”向“全方位、全過程、全鏈條”邁進。此外,依托“企業直通車”、企莞家、12345熱線等平臺,暢通訴求途徑,努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高質量發展是時代賦予的使命,也是自身發展的必由之路。站在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大潮中,東莞將乘風破浪、揚帆前行,留下2025年的深刻足跡。

  ■相關

  2025年東莞市政府一號文、二號文發布

  制造強市全面擁抱AI時代

  在省市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之后,2月6日下午,東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集中發布市政府一號文、二號文以及企莞家、企業服務專員機制等系列政策文件,向全社會傳達東莞堅持制造業當家不動搖的堅定決心。

  一號文:

  力爭2027年AI相關產業

  規模突破3000億元

  當天,會上公布市政府一號文《關于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聚焦“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提出要加快打造國家級新型智能終端產業高地,力爭2027年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

  東莞將在未來3年投入不少于30億元財政資金、設立規模不少于50億元的人工智能子基金群,力爭到2027年全市可調度使用算力10000P以上,打造100個以上AI+先進制造示范應用場景,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點企業,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相關產業規模分別突破300億元和3000億元,全力打造國家級新型智能終端產業高地和工業垂直領域模型應用創新高地。

  對此,東莞將圍繞智能算力、工業數據和模型算法三大關鍵要素,全面夯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基礎底座。設立最高5000萬元的算力券,1500萬元的模型券,打造不少于30個行業級數據集和知識庫,支持組建人工智能領域創新聯合體,對符合條件的給予最高4000萬元資助。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東莞將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終端兩大主攻方向,強化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廣度和深度。建成不少于6000個節點的工業邊端智算網絡,投入最高3億元資金,開展AI+示范應用場景模型開發,構建“全身+全屋+全車+全廠”AI+軟硬件產品矩陣,吸引AI+智能終端、AI+智能裝備在莞首發、首秀、首展。

  東莞將緊盯重大平臺、創新人才、子基金群和發展環境,持續優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生態。全力創建全國人工智能+智能終端行業應用基地,支持濱海灣新區打造人工智能新區,設立規模不少于50億元的人工智能子基金群。

  二號文:

  3年投入超4.5億

  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生產性服務業對促進產業升級、提高生產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東莞基礎雄厚的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提出更加優質的賦能需求。

  今年,東莞市政府二號文聚焦“8+8+4”產業重點環節所需的核心服務,未來3年將投入超4.5億元財政資金,支持軟件信息服務、科技服務、貿易服務、科創金融服務、物流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專業商務服務等重點領域發展,實施生產性服務業“領航行動”,力爭到2027年,全市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提升到55%左右,培育壯大有競爭力的領軍企業超100家,因地制宜規劃建設10個特色鮮明、空間集中、產業集聚、資源集合、服務集成的集聚區。

  軟件信息服務產業是經濟轉型之擎。東莞將深入推進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建設,大力發展產業互聯網平臺,支持制造業企業剝離軟件信息服務,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產業領域培育1—2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互聯網平臺,打造鴻蒙特色產業園。

  科技服務業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東莞將充分發揮中關村智造中試基地、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引領作用,加快提升中試服務能力,打造不少于50家具有產業影響力的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平臺,最高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獎勵。

  貿易服務是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重要力量。東莞將發揮外貿大市的優勢,鼓勵建設行業性垂直領域或細分市場獨立站,開展“跨境電商+產業帶”系列活動,按活動實際支出給予每場最高不超過80萬元支持,做大做強會展服務,打造不少于12個具有全國行業影響力展會,打造數字貿易合作示范新高地。

  企莞家:

  打造企業“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

  6日,升級版的“企莞家”平臺開放啟用,成為面向全市所有企業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

  據了解,“企莞家”平臺最早誕生于2017年,最初主要服務工業企業和規上企業。

  2024年,“企莞家”平臺全面升級,在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統一建設管理下,集成政策發布、資金申請、涉企政務審批等關鍵功能,定位企業辦事總入口、訴求總客服、服務總超市。

  打開“企莞家”平臺,極簡清晰的頁面設有“我要享政策”“我要提訴求”“我要辦政務”“我要找服務”四大功能模塊,以及“企業空間”和數字人“小莞”兩大特色模塊。作為企業辦事總入口,它統一服務入口,解決企業網上辦事多次登錄、跳轉的不便,讓企業告別“到處跑、到處找”的繁瑣。

  近年來,東莞堅定不移推動各項惠企助企政策落地落實,涌現了“莞家代辦”、“一張圖”改革、“企業直通車”等企業服務品牌。

  “莞家代辦”服務市鎮兩級聯合服務重大項目422個,涉及總投資額2934.3億元,全力保障重大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東莞創新的“一張圖”改革,梳理21個政府內部事項標準化,壓減審批時限84個工作日;“企業直通車”平臺為東莞華新電線電纜有限公司解決國際海運物流問題案例受到主流媒體關注,登上人民網主網首頁。

  “企業有難題,就找企莞家”,這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東莞惠企服務大步跨越的最好見證。東莞將持續深化政務服務改革,助力建設“數字灣區”,以營商環境之“優”,蓄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能”,助力東莞擔負好經濟挑大梁重任。

  (撰文 陳琬瑩 謝麥詩 鄭家琪 官小群 策劃 吳擒虎 統籌 陳琬瑩)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论坛| 东兰县| 仁怀市| 来凤县| 炎陵县| 松滋市| 怀集县| 武鸣县| 兴城市| 宁陵县| 马关县| 莱州市| 三都| 文山县| 满城县| 潮州市| 大石桥市| 唐河县| 广德县| 德兴市| 克拉玛依市| 金昌市| 体育| 清水河县| 大城县| 无为县| 汾西县| 大丰市| 永昌县| 攀枝花市| 巍山| 商南县| 莲花县| 含山县| 扶绥县| 边坝县| 呼伦贝尔市| 靖边县| 绥化市| 广昌县| 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