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有了座“城市候機樓”: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下稱“空港中心”)。這一全國首個直達機場空側的跨境海空聯運項目,自去年4月開始封關運作。今年不足9個月,其進出口貨值便已突破100億元大關。
項目藍圖正逐步展開。根據規劃,空港中心按兩個階段推進。第一階段是項目市場培育期,旨在實現香港機場安檢、打板和收貨等核心功能全部前移至東莞港,為東莞及大灣區城市高附加值產品構建快捷出海新通道。
第二階段則重點推進空港中心長遠計劃。該重大項目選址東莞港臨港地塊,首期投資約44億元,現已成功摘牌地塊,正進行項目地塊勘察、工程和流程設計等工作,預計今年底動工、2026年建成投用,將在現有香港機場貨站收貨、安檢、打板等功能基礎上,規劃建設保稅倉庫、跨境電商中心及快件中心等功能的空港經濟產業。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優勢日益凸顯,世界級港口群和機場群物流優勢深度整合,大灣區高附加值產品企業對航空的需求愈發迫切。在此背景下,空港中心正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高效模式,帶動“灣區制造”通達世界。
解鎖空港經濟產業
第二階段預計2026年投用
“全年365天,空港中心時刻服務在線,各項業務均能實時辦理。相較于傳統通過中港車出口的物流方式,空港中心每公斤就能省下2元的物流費用,這一年為我們節省運費130余萬元。”提及空港中心的成本優勢時,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關務總監戴家強打開了話匣子。
空港中心項目是在東莞、香港兩地政府支持下,為適應粵港澳大灣區電子制造等高附加值產業對航空運輸日益迫切的需求,探索出的一條發揮雙方各自優勢的創新合作舉措。在第二階段,空港中心項目由香港機管局和東莞港務集團共同建設,是香港國際機場在大灣區的重要配套設施。
面向未來“生產擴能+物流提速”的態勢,空港中心項目將在第一階段基礎上進一步疊加功能和擴大發展空間,引入自動化設施與智慧物流平臺管理,實現跨境物流數字化整合,規劃建設空港經濟產業。具體來看,項目將建全自動化碼頭工程、智能化空運貨站、高增值物流中心、現代化國際快遞倉和高效率貨運代理倉等,其中,自動化碼頭部分預計2024年底動工,2025年底完工,項目預計2026年建成投用。
該項目總用地面積208畝,總建筑面積預計達55萬平方米,投用后預計每年貨物處理能力將超100萬噸,創造就業崗位6000余個,投產十年內可每年貢獻外貿進出口貨值3000億元人民幣以上。
吸引香港機場3大貨站、105家貨代入駐
第一階段進出口貨值9個月內突破100億元
與傳統陸運模式相比,空港中心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口路徑,節省約30%的物流綜合成本,貨物離開工廠最快15個小時內便可完成打板、清關、安檢、裝船、裝機發運等環節。
自去年封關運作以來,空港中心現已吸引了香港機場3大貨站、105家貨代入駐,24家航空公司認可空港中心的安檢,使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是東莞與香港合作的重點項目,對于兩地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空港中心的平穩運行,標志著莞港合作已從此前單純的“前店后廠”、產業轉移闊步邁入“前研后產”、雙向賦能的新階段。
“展望未來,東莞空港中心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物流樞紐,為東莞和香港兩地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項目有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 龔菊 郭文君 戴雙城)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