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莞臺高新產業園項目開工后,莞臺融合頻傳喜訊。近日,《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出臺,立足東莞對臺交流合作基礎和粵港澳大灣區資源稟賦,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城市特色,提出實施產業深度融合、科技創新賦能、打造共同市場、優化營商環境、共建美好家園等五大行動,旨在將東莞打造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的示范區。
回溯至2023年9月,《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下稱《東莞兩岸方案》)獲國務院批復同意,賦予東莞兩岸產業創新發展的新引擎、兩岸科技創新合作的新高地、兩岸人文交流的新樞紐、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交流合作的新平臺四大目標定位。東莞也由此成為國務院首個在廣東批準設立的對臺合作重大平臺,是粵港澳大灣區又一個國家級重大合作平臺。
以《東莞兩岸方案》為指引,《實施方案》提出深化、優化的落實舉措,推動臺資企業融入東莞堅實的工業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鏈條。同時,方案也積極借鑒其他省市先進經驗做法,結合東莞實際進行了完善優化,以回應臺胞臺企的關切與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為更好落實《東莞兩岸方案》,金融、商務、科技、工業、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共同家園等領域也將陸續出臺子方案,構建《實施方案》“1+6”政策體系,為東莞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推進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提供明確的行動指南。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東莞錨定方向再闖“新路”。
“新”舉措:
科技創新賦能臺胞臺企
打造優質涉臺營商環境
東莞,是臺商進入大陸時間最早、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更是全國臺企最集中、最活躍的地區之一。自1988年首家臺企萬泰光電落戶東莞以來,超萬家臺企潮水般跨越海峽、來莞興業。如今,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先進制造業中心的東莞,擁有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千億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與臺灣地區高端制造產業契合度高,在率先探索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新路徑上具有扎實的工作基礎。
協同互補,再造“沃土”。據了解,《實施方案》在充分落實《東莞兩岸方案》的基礎上,增加了實施科技創新賦能行動、實施優化營商環境行動兩方面舉措,為持續深化兩岸科技交流、優化市場環境注入新的生機。
在科技創新賦能方面,東莞聚焦打造兩岸科技交流與合作基地、提升企業核心技術攻關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持續推進科技產業融合發展平臺建設、全力保護知識產權等五個維度,將推動大科學裝置、大平臺向臺胞臺企開放共享,推動臺資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以重點企業研發活動為紐帶,東莞面向臺資企業征集技術需求和攻關課題,推動納入市重大科技項目庫,對符合條件的按政策給予資助獎勵。
中國散裂中子源。黃政正攝
圍繞營商環境優化,東莞也下足功夫,致力于打造優質涉臺營商環境示范。從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效能、落實財稅支持政策,到打造高品質產業空間、強化金融要素支撐,再到引導臺資企業廣泛參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進涉臺法治建設,東莞全面優化市場環境,為臺資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比如,東莞鼓勵臺資企業通過東莞市“信易貸”平臺進行融資,拓寬融資渠道;立足稅收服務先進制造業,東莞還將加快推進臺資企業單邊預約定價安排談簽,助力臺資企業提高稅收確定性,為企業提供更加穩定的發展環境。
這些天,莞臺高新產業園區開工建設,將成為東莞繼臺商子弟學校、臺心醫院、臺商大廈和臺博會后的第5張臺商名片。根據《實施方案》,高水平謀劃建設的莞臺高新產業園區將以“一區多園”方式,打造臺資企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新”層級:
發揮東莞所能所長
助力臺胞臺企發展
豐富拓展《東莞兩岸方案》賦予的政策紅利之外,東莞發揮所能所長,多方面擴展提升莞臺合作交流的領域層次,寫好“通、惠、情”文章。
在產業發展方面,制造業大市東莞著眼全球,全力推動高端裝備制造業集群化發展,支持臺資電子設備制造企業參與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東莞將引導臺資企業參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建設,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同時鞏固提升現有億級企業(集團),重點培育一批十億級潛力企業持續壯大,力爭在百億級大企業上取得突破。
東莞一半導體及集成電路企業生產車間。
借助強大的外貿優勢,東莞將全面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同時推動臺資企業在綜保區內開展“兩頭在外”的研發、維修和檢測業務,探索出口貨物快速通關“直通車模式”,構筑“中歐班列”陸上物流大通道,增強對外開放通道優勢,攜手打造兩岸共同市場。
2023年10月,東莞臺商子弟學校23周年校慶現場。圖源自“東莞臺校TBDS”微信公眾號。
東莞還依托對臺工作平臺的獨特優勢,借助東莞臺商子弟學校、臺心醫院等特色載體平臺,加強在文化、教育、經貿、醫養等領域的交流對接;支持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濱海灣國際開放創新創業社區等科創載體建設,拓展松山湖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孵化功能;支持東莞鴉片戰爭博物館、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檀香島研究實踐所等平臺建設發展。
“真金白銀”也將紛至沓來。立足臺胞臺企的融資需求,東莞兩岸創新發展基金也將研究設立,提供創業投資、技術改造、研發創新等領域的支持。
“新”思路:
借他山之石
搭連心之橋
以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為念,東莞植根本土,也博采眾長,充分借鑒福建、江蘇、上海等省市惠臺措施,將其精髓融入到《實施方案》中。
例如,東莞從上海惠臺措施中汲取智慧,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深化涉臺案件項目專審機制,推動涉臺糾紛多元化解”“支持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的臺灣居民依法申請律師執業”“試點開展臺灣地區律師事務所在本市設立代表機構、臺灣地區律師事務所與本市律師事務所聯營、臺灣執業律師受聘于本市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等法治措施,進一步補充完善東莞涉臺法治建設,為臺胞提供更加公平、便捷的法治服務。
2023年5月,包括來自臺港澳地區的11名專業人士在內的14名調解員,成為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首批特邀調解員,為涉臺港澳糾紛解決提供專業化服務。
東莞還關注到臺胞生活、就業等需求,提出“優化臺灣同胞在莞生活保障,落實臺灣同胞購房同等待遇,為臺灣人才提供更多住房便利”“鼓勵臺胞臺企參與東莞‘項目制’技能培訓,支持在莞臺資企業搭建技能提升平臺”“將臺胞納入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適用范圍”等措施,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接下來,隨著《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實施方案》“1+6”政策體系出臺,東莞將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推進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這一政策體系將推動臺胞臺企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讓臺胞在兩岸融合發展中福祉更實、未來更好。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東莞,這座連接兩岸的“連心橋”,正開創兩岸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相關】“1+6”政策體系
“1”指《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實施方案》
“6”指
《共建臺灣同胞宜居宜業美好家園若干措施》
《關于金融領域貫徹落實<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的實施方案》
《關于商務領域貫徹落實<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的實施方案》
《關于科技領域貫徹落實<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的實施方案》
《關于工業領域貫徹落實<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的實施意見》
《關于自然資源要素保障領域貫徹落實<東莞深化兩岸創新合作發展總體方案>的實施方案》
(撰文 龔菊 郭文君 圖片 黃政正 孫俊杰)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