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東莞分站 > 最新動態

地處“黃金內灣” 東莞如何聚勢騰飛?

2023年10月31日 來源:南方網

[ ]

  俯瞰珠江口東岸,虎門大橋、南沙大橋橫臥在獅子洋上,往來車輛絡繹不絕,不遠處的新灣碼頭,漁民們正在揚帆競發逐浪捕魚。在東莞港,“巨臂”起舞,來自世界各地的貨輪滿載集裝箱進進出出,一派繁忙景象……地處“黃金內灣”的東莞,闊步新征程,書寫“雙萬”城市發展奇跡。

  向海圖強,勇立潮頭。作為一座海洋城市,東莞主動擁抱世界,依托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打造“一帶一港三區”的海洋空間發展格局;加強與世界的經貿往來,對外貿易規模不斷邁上新臺階;海洋經濟蓬勃發展,海洋運輸、海洋漁業、工程裝備制造等一個個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今年以來,全市增資擴產項目加速落地,重大項目投資快速推進,發展動能持續增強,在“雙萬”新起點上加快向高質量發展。

  向海圖強,東莞書寫發展的華麗篇章

  南海之濱,珠江東岸,1978年7月,東莞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揭開面紗,這是中國內地引進的首家“三來一補”企業。

  向海圖強的意識,開放包容基因,激勵著東莞人逐浪前行,揚帆世界。40年多年來,東莞從一個普通的農業縣變身為“國際制造名城”,成長為全國第十五個“雙萬”城市、全國超大城市,長期占據新一線城市榜單。

  今天,走進位于麻涌的廣東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船塢中一派繁忙。該公司在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上持續發力,交付滿足AMSA最新規范的4500平方米牲畜運輸船7艘,填補國內建造技術空白;交付自然資源部新一代綜合地質調查船,填補國內小噸位大鉆深海洋地質科考船的空白……

  廣東中遠海運重工蓬勃發展的勢頭,是東莞向海圖強、發展勁頭十足的一個縮影。

  這個秋天,東莞比往年都涼得早一些,但各重大項目現場卻一派熱火朝天。在塘廈,龍背嶺優質產業空間項目現場機器轟鳴,項目建成后作為塘廈鎮西北部重點產業發展片區。在常平鎮,總投資達到105億元的35個產業類項目集中動工,將為該鎮加快產業立新柱提供強勁動能。石龍則與香港寰科公司簽約,引入總投資30億元的首個綠色新材料類項目,彌補石龍在新材料領域科技創新的短板。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助推器”,重大項目投資的穩定增長,體現出東莞經濟的韌性。數據顯示,2023年1月-9月,全市重大項目完成投資926.16億元,完成年度投資任務的71.2%。全市今年新開工重大項目160個,建成投產重大項目79個。

  東莞經濟韌性的另一個表現是制造業企業增資擴產表現亮眼。

  東莞堅持以制造業當家,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把增資擴產作為抓工業投資、抓工業項目的重要抓手,通過成立市、鎮兩套專班,上下聯動、加大力度推進制造業企業增資擴產。

  一年以來,在全市各級各部門的努力下,全市增資擴產工作機制不斷健全完善,企業增資擴產需求反映渠道逐步暢順,需求對接效果明顯增強,項目落地速度不斷提升,增資擴產已經成為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數據顯示,2023年1-9月累計推動計劃投資額1億元以上增資擴產項目東莞129宗,計劃投資額660.1億元,吹響經濟加快沖刺的“沖鋒號”,為東莞在“雙萬”新起點上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擁抱世界,東莞打造經濟發展“藍色”支柱

  航通四海,揚帆五洲。航運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港口是外貿產業的壓艙基石,東莞高度重視航運發展和港口建設。

  今天的東莞,立足“一帶一港三區”的海洋空間發展格局,大力發展東莞港、濱海灣新區、水鄉功能區、虎門港綜合保稅區,形成了一條藍色產業帶。東莞港積極助力東莞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格局,在獅子洋畔生動演繹了“絲路交響、山海和鳴”的精彩實踐。

  目前,東莞港擁有生產性泊位100多個,并開通了廣東中歐進口班列先河,打通“中歐進口海鐵聯運通道”,開設集裝箱班輪航線19條,完成貨物吞吐量1.89億噸,位居全省第四。

  今年10月1日,76臺國產大巴陸續吊裝至靠泊在東莞港一期碼頭的“前線幸福”輪,在所有大巴裝載完畢后,該輪將跨越印度洋直抵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東沙特,為東莞外貿出口注入新活力。

  東莞緊密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不斷優化和豐富航線網絡布局,不僅開通了覆蓋周邊亞洲國家的近洋航線,還開通了覆蓋北美、中東、地中海及歐洲的直航及包船航線等遠洋航線。

  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實現海鐵聯運;增強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功能,建立更加快速的物流供應鏈通道;大力發展海洋運輸、臨港產業,推動珠江東西兩岸互聯互通……今天的東莞,海洋交通運輸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已建立起布局結構合理、功能較為完善的海上及海陸聯動的現代海洋交通運輸系統。

  作為一座通江達海的城市,東莞主動向海而生,擁抱世界,加快構建起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實現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海洋漁業持續轉型升級——東莞建成管理有序、生態良好、休閑觀光、娛樂消費等多功能一體化的現代漁港新體系。開展平安漁港創建達標行動,推進漁業安全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提升東莞漁業安全綜合管理水平。大力扶持特色水產養殖業發展,培育了綠卡、松湖、三泰環保等一批馳名國內省內的漁業龍頭企業。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加速發展——東莞加快推動海洋工程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穩步提升海工裝備綜合實力,其中廣東中遠海運重工已具備半潛式輔助鉆井平臺、海上浮式風電平臺、海上鉆油平臺鋼樁等高端產品自主開發生產能力,在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裝備領域也實現了突破,其造船周期和質量管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小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HUSTER-68無人艇和無人機,于國內首次實現視覺自主無人機艇協同運動起降。

  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業快速增長——出臺《東莞松山湖促進生物產業發展實施辦法》,全面提高生物醫藥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石龍鎮舉行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重點項目集中動工及簽約儀式,為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人海共生,東莞高質量保護、開發海洋資源

  海洋旅游業是東莞旅游的亮點之一,借助豐富的海洋自然景觀和人文旅游資源,東莞打造了包括虎門銷煙和鴉片戰爭遺存、林則徐紀念館和海戰博物館等旅游勝地,擦亮“中國近現代史開篇地”這一城市名片。此外,東莞還建成麻涌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沙田穗豐年濕地公園等濕地公園,一個個具有歷史和人文印記的旅游景點吸引著來自八方的旅客。

  “在東莞,想看海就來濱海灣”逐漸成為千萬市民的共識,從曾經被海水侵蝕嚴重的灘涂到筑起萬畝綠色屏障,如今的濱海灣,已然成為了面朝大海、鳥語花香的“打卡地”。

  濕地碧水,綠樹成蔭,游船蕩漾。在麻涌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入秋后,行走在人行步道上,賞一汪湖水,品嘗嶺南美食,成為不少市民休閑放松的方式。

  東莞海洋旅游不會就此止步,立足新起點,東莞正在高規格推進鴉片戰爭海防遺址公園建設,項目將依托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建設銘記鴉片戰爭和展示民族復興的國家安全教育基地、傳承開放精神和推動文旅融合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軍地合作創新推進的軍民融合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

  人海共生,保護先行。東莞統籌陸海資源規劃管控,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加大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全力推進美麗海灣建設,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理念,推動海洋經濟綠色發展。

  在海岸帶綜合示范區建設方面,完成東寶公園一、二期建設,建成生態化海堤350米,修復海岸線450米、濱海濕地6000平方米,成為“網紅打卡點”。

  人海共生,還需要綜合管理。深化海洋經濟開放合作,提升海洋災害防御能力,健全海洋經濟監測與評估制度,強化海域使用綜合監管……東莞打出同一套強化海洋綜合管理“組合拳”,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總策劃:侯小軍

  總統籌:金強 張純青

  策 劃:李琳 朱景

  記 者:韓薇

  通訊員:范德全

  執 行:蘇若倩 韓薇 曾文宇 歐文恒 劉玉倩 張涵青

  視 頻:東莞發布

  設 計:李江銳 張琪達 楊晨悅 汪婉瑩

  校 對:賴玉清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江县| 桂平市| 安图县| 赤水市| 建平县| 栾川县| 广宁县| 峨眉山市| 安塞县| 郸城县| 昌邑市| 靖安县| 无棣县| 土默特左旗| 潮州市| 奇台县| 闽侯县| 瑞昌市| 固镇县| 无为县| 德安县| 湘西| 新和县| 普定县| 江华| 丽水市| 铁岭县| 康定县| 渝北区| 普安县| 棋牌| 兰州市| 京山县| 丰宁| 华容县| 绿春县| 徐水县| 崇礼县| 东海县| 富蕴县|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