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6日,華為開發者大會2023(HDC.Together)在東莞舉辦,全新HarmonyOS 4正式發布,帶來了四大升級。
今年以來,前有華為云盤古大模型3.0推出,后有鴻蒙4.0發布,華為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在松山湖驚艷亮相,將匯聚成怎樣強大的發展勢能,引發了人們的無限遐想。
華為突圍之路“輕舟已過萬重山”,實際也是松山湖經濟韌性的集中縮影。
真金獎補、提振信心、建村搭臺、造節消費……今年以來,面對復雜發展形勢,松山湖高位統籌經濟調度指揮工作,跨界融合的新打法頻出,不斷激活出發展新動能,實現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5%,高于全市全省同期增速,推動經濟增速呈現回升向好態勢,高質量發展加速呈現出生生不息的萬千氣象。
向好之態 動能轉換加速跑
8月4日—5日,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3舉辦之際,松山湖管委會選擇聯合園區各企業,舉辦松山湖開發者節2023暨點亮夏日夜生活主題活動(下稱“松山湖開發者節”)。
開發者節期間,三大會場打造了“科技體驗+智造促銷+音樂演出+飲品餐食”的消費新體驗、新場景,吸引了上萬名開發者、市民朋友前往參加,持續豐富消費供給,釋放消費潛能。
“本次松山湖開發者節活動圓滿舉辦,為入駐在中集智谷的開發者們帶來了一場視、聽、味覺的多重饕餮盛宴。”中集智谷是開發者節分會場之一,產業園項目副總經理黃冰媛表示,項目不僅豐富了入園企業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更帶動了整個園區商家的經營銷售。
開發者目光看過來,松山湖消費“馬車”跑起來。廣東首個開發者節的成功舉辦,也折射出松山湖今年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
近期,東莞市上半年經濟運行“成績單”出爐。根據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松山湖上半年實現GDP同比增長5.5%,這是松山湖經濟增長回升向好的寶貴信號。
更為關鍵的是,透視松山湖經濟增長結構可以發現,產業動能優化是重要因素。
從生產看,上半年松山湖服務業貢獻大幅增加,經濟增長逐步轉向為工業和服務業“雙輪”驅動。1—5月,松山湖實現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248.55億元,同比增長120.3%,其中119家重點行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9.6%,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779%。
從需求上看,上半年,圍繞季節性消費熱點和重要節假日,松山湖推出一系列“樂購東莞 樂享松湖”促消費活動和消費舉措,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8億元,同比增長68.2%,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提升。
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松山湖各項創新投資、新興投資規模在逐漸擴大。上半年,松山湖實現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34.13億元,同比增長12.7%,實現工業投資71.16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不乏德鐫精密、銀禧科技、恒翼能、大普通信、萬孚生物等技術和創新優勢較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制造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石。應對開年工業數據負增長開局的不利形勢,松山湖大力推進工業生產,推出“企業減負提質增效”等一系列經濟穩增長政策,在市場需求持續恢復、生產供給逐步好轉、新舊動能有序轉換的支撐下,松山湖經濟運行逐月向好,推動園區規上工業增加值降幅大幅收窄,2—6月連續實現工業增加值當月正增長。
動能之變 數字經濟勢頭強勁
從華為云首個開發者村落地松山湖,到華為云開發者大會首次布局松山湖,盤古大模型等“黑科技”吸引全球目光,再到華為鴻蒙4.0發布,鴻蒙生態設備數突破7億臺……今年以來,華為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接連在松山湖亮相,推動松山湖大地創新之潮持續加速涌動。
華為&松山湖雙向奔赴的過程中,發力數字經濟,成為了彼此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共同選擇。
自今年4月,松山湖與華為云聯合宣布松山湖開發者村“開村”以來,這個數字化時代的新型“村落”快速發展成形,成為打通東莞數實融合“最后一公里”的主力軍。
開村以來,松山湖開發者村“首案工程”穩定推進。目前,松山湖開發者村與模德寶科技有限公司達成首案工程合作,將為企業提供BOM管理、刀具管理、鉗工管理等即開即用的SaaS服務,快速提升生產制造數字化能力等。
截至目前,松山湖開發者村已吸引包括開發者社區服務的提供商CSDN,東莞本地企業臺鈴,軟件服務商深圳賽瀚德等共計10余家企業入駐,今年目標是打造10大“首案工程”,提升本地化服務能力。
松山湖開發者村建設的平穩推進,成為松山湖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鮮活注腳。
截至目前,松山湖擁有軟件企業800余家,其中規上軟企43家。在軟件龍頭企業“引擎”轟鳴聲下,松山湖加速打造高水平數字經濟平臺,全力以赴推動數字經濟全面招商,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煥發嶄新面貌。
從東莞市數字產業集聚試點園區及軟件園、工業數字大廈建設提速,到城云科技灣區總部項目落地,松山湖數字經濟生態圈持續擴大,再到華為云提速打造松山湖開發者村“首案工程”新案例……上半年,松山湖規上軟件企業營收額達180億,同比增長291%,釋放數字經濟引擎的強大動能。
乘勢而起,聚勢而強。以數字經濟賦能,激活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松山湖產業轉型方向已然清晰。
松山湖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強化園區數字經濟應用場景供需對接,支持工業數字大廈、華為開發者村、智慧松山湖、南湖灣數字經濟集聚區加快建設,支持企業圍繞5G、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轉型升級、增資擴產,不斷推動數實深度融合發展。
發展之勢 聚力跑好經濟“下半場”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對我國當前經濟形勢作出重磅定調——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具體到松山湖,支撐經濟穩步向好有一系列基礎因素——
高端科技創新要素集聚,創新驅動能力仍在增強;新興戰略性產業蓬勃發展,經濟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華為、新能源等“鏈主”企業賦能,產業鏈配套完整、基礎雄厚……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松山湖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已提出,將把先進制造業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力圖拿出實招硬招、破解難題,全力沖刺經濟下半場。
“決勝”下半年,實體經濟將繼續成為珠三角各城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角。
松山湖正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機遇,持續鞏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拓展生物醫藥產業、大力推進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積極培育新材料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打造多元融合、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產業發展向更高層次邁進。
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頂梁柱”。從上半年經濟數據來看,投資仍是拉動松山湖經濟平穩上揚的主要驅動力量。
近兩年,松山湖充分吸收借鑒深圳“工業上樓”、珠海“5.0產業新空間”的經驗做法,積極探索建設松山湖6.0產業空間建設模式,在三大新興戰略性產業基地內先后布局8個優質產業空間載體項目,總用地面積約907畝,計劃總投資約92億元,目前已有6個項目開工。
下半年,松山湖計劃推動剩余的松山湖科學城新興科技產業園和生技大廈二期兩個項目于年內拿地動工,持續加快已開工的6個項目建設進度。
重大項目建設也離不開金融活水澆灌。上半年,松山湖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持續引導松山湖金融業加大金融供給、拓寬服務覆蓋面、提升服務質效,以金融活水助力松山湖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截至6月末,松山湖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835億元,比去年底增加166億元,同比增長42%;存款余額566億元,比去年底增加110億元,同比增長24%。下半年,交通銀行松山湖支行、平安銀行松山湖支行將陸續開業,預計今年底松山湖銀行數量將達到20家。
近期,隨著國家發改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的印發實施,以及省、市相關促消費政策的落地,消費市場對經濟增長拉動的潛力仍值得期待。
發力下半年,松山湖產業發展局表示,將繼續以節日促消費為主題,重點打造新能源汽車促銷活動,繼續引進騰勢、方程豹等高端新能源汽車零售店,充分挖掘園區汽車消費潛力,進一步持續優化“樂購松山湖”促消費活動,力爭全年社消零同比增長50%。
堅定信心,堅持發展,堅持創新。以創新驅動聚集發展動能,全力以赴跑好“下半場”,松山湖已做好了準備。
■記者手記
開發者節落地松山湖的背后
8月4日—5日,正逢華為開發者大會2023舉辦之際,松山湖開發者節2023暨點亮夏日夜生活主題活動(下稱“松山湖開發者節”)同步啟動,這也是廣東首個以開發者命名的節日。
消費日益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力量,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環顧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正亮出新招數、新方法,釋放消費新潛力,為促消費擴內需蓄能加力。
舉辦廣東首個開發者節,松山湖高新區靠什么?松山湖開發者節前景又將如何?
底氣:一座科學城的賦能加持
翻看大灣區地圖,松山湖高新區坐落粵港澳大灣區的黃金腹地,位處穗深兩個超大城市之間。20多年間。松山湖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了從產業園區、國家高新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三級跳躍式發展。
不久前,松山湖科學城迎來了納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三周年。三年間,松山湖科學城“四梁八柱”重大項目有序推進,集中度、顯示度不斷提高。
一座未來科學城的城市藍圖照進現實,松山湖經濟實力提升與發展后勁的不斷迸發,成為了松山湖舉辦廣東首個開發者節最大的底氣。
作為引領東莞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松山湖清醒地認識到,不僅要建一座科學之城,更要建一座人文之城,讓城市煙火與創新精神相得益彰。
為此,松山湖高位推進松山湖萬象匯、松山湖科學公園、通湖禮廊二期松湖煙雨段項目等一大批高品質城市配套、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加速完善科學城高品質城市配套。
松山湖管委會選擇聯合園區各企業,舉辦開發者節系列活動,以期打造為每年一度的夏日狂歡盛宴,其背后正承載著松山湖打造品牌活動,帶動城市商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煙火氣的迫切內在需求。
真誠:做企業的最強后盾
最佳拍檔
官方資料顯示, 從2005年起,華為就開始在東莞布局。2008年,華為在莞建立負責供應鏈的南方基地;2014年,在松山湖開建終端總部;2019年,應對美國制裁的嚴峻形勢,來自全國各地的華為研究員齊聚松山湖基地,開啟9個月的“松湖會戰”……
牽手華為十八載,松山湖&華為關系愈發緊密。這背后傳遞了怎樣的啟示?抑或說,對于一座“后起之秀”城市,應如何與世界級龍頭企業打好交道?
今年4月,松山湖與華為云聯合宣布松山湖開發者村“開村”,意味著華為云全國首個開發者村落地松山湖,以期真正實現東莞制造與華為數字技術的“珠聯璧合”。
松山湖開發者村開村儀式上,松山湖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歐陽南江的一段話,情真意切:松山湖愿意成為開發者村滿天星辰里送月亮的人,讓數字化的白月光,灑滿制造業的每一個場景、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真誠,成為了松山湖與華為“交朋友”的必殺招。十多年間,無論是華為終端從無到有的高速發展階段,還是如今華為提速開啟突圍之路,松山湖一如既往地擔當華為發展的堅強后盾,拿出最大的決心和誠意,也給出了真金白銀的支持,在困難面前共渡難關,在風口之下共享紅利,推動華為夯實產業領軍優勢,也有力鏈接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戶松山湖。
在激烈競跑中規避風險搶抓機會,謀求更多合作伙伴攜手發展,松山湖沒有一絲懈怠。
今年,為了讓近萬名從全球各地奔赴松山湖的開發者帶來新的驚喜,松山湖高規格推出了廣東首個開發者節,用心用情用行動踐行對開發者的承諾。
正如華為國內政府事務部有關負責人在松山湖開發者節啟動儀式上所提及的,近幾年,松山湖與華為合作的深度廣度在不斷加強。松山湖開發者節的舉辦,是松山湖推動城市、企業、人才多向奔赴的又一實干舉措,也是對華為在松山湖多年耕耘發展的認可與支持。
一改過去簡單以財政補貼作為促消費主要手段的發展模式,借力放大華為開發者大會金字招牌,廣東首個開發者節落地,將與松山湖科學城“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產生怎樣的聯動疊加效應,足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