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東莞分站 > 大圖新聞

廣東百強鎮出爐,珠三角大鎮如何做大做強?

2025年04月17日 來源:南方+

[ ]

  近日,廣東縣域經濟研究與發展促進會發布了《廣東鎮域綜合發展力研究報告》,評出100個綜合發展力水平較高的鎮域(下稱“百強鎮”)。

  從全省來看,東莞市虎門鎮、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中山市小欖鎮、東莞市長安鎮、東莞市大朗鎮、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東莞市厚街鎮、東莞市常平鎮、東莞市塘廈鎮、東莞市寮步鎮位列廣東省鎮域綜合發展力前十。

  頭部強鎮主要集中在東莞、佛山和中山三座城市。“開展‘百千萬工程’目的是高水平謀劃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鎮域承上啟下,是統籌城鄉經濟的結合點,是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政策、資金、人才等資源的傾斜下,正加速鎮域經濟空間重構。例如,小欖狠抓低效工業園區改造,為優勢產業騰挪空間,正努力打造全省‘工改’標桿。”華南城市研究會創會會長胡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2024世界服裝大會在虎門舉行。受訪者供圖

2024世界服裝大會在虎門舉行。受訪者供圖

  莞佛中強鎮集群優勢凸顯

  “百千萬工程”是以廣東省122個縣(市、區)、1609個鄉鎮(街道)、2.65萬個行政村(社區)為主體全面實施。

  百強鎮在廣東鎮域的體量占比,約為6.22%。據《廣東省鄉鎮(街道)分類辦法》,全省的鎮主要劃分為城區鎮、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普通鎮等5類。而百強鎮則多來源于中心鎮、專業鎮。

  廣東是制造業大省,廣東鎮域經濟向來以產業集群為特色。

  《廣東鎮域綜合發展力研究報告》由廣東省委黨校教授王升平、趙超以及副教授李昂等組成課題組,以2024年度針對全省各鎮域所獲得的調研數據為基礎,立足2024年底最新公布的2023年度統計數據,構建了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兩個主要發展指數,對廣東鎮域發展狀況進行綜合定量評價。

  此次“百強鎮”頭部榜單,東莞表現最為突出,7個鎮入圍前十,分別是虎門、長安、大朗、厚街、常平、塘廈、寮步。其中,虎門鎮憑借傳統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成為“中國服裝第一鎮”。近年來,虎門鎮通過打造世界級服裝產業集群,構建了3000家企業、40個專業市場的產業矩陣,催生出以純等年銷近百億元的本土巨頭。2024年,虎門進一步完善服裝產業公共服務平臺體系2.0版,持續鞏固其行業領先地位。

  佛山強鎮,則以獅山鎮和大瀝鎮為代表,展現出強大工業實力。

  獅山鎮作為全國首個GDP突破千億的鎮,2024年GDP達1370億元。區域內布局佛山西站、佛山沙堤機場等交通樞紐,以及佛山高新區、佛中人才創新燈塔產業園等重大平臺的加持,為獅山注入了強勁發展動力。

  大瀝鎮則以“中國鋁材第一鎮”“中國商貿名鎮”等特色產業聞名,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0億元,成為廣東沖刺“千億鎮”的種子選手。

  中山小欖鎮憑借GDP增速和綜合發展力的提升,躋身全省百強鎮前三。2023年,小欖鎮GDP增速達7.9%,突破500億元;2024年,GDP達586.4億元,增速為5.7%。2024年,小欖鎮全年簽約項目61個,投資額達72.4億元;推動150家規上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智能鎖具產業集群成為全市首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鎮域經濟評價往往與指標選擇和權重設計關系很大。部分數據不太容易獲得,需要通過調查問卷等顯示進行。各種榜單對地方來說,只是提供一個評價參考。”廣東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認為。

  “百千萬工程”助力鎮域空間重構

  近日,廣東省“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印發《廣東省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行動方案》,明確了“百千萬工程”在2025年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的總體要求,并提出通過實施縣域產業振興、新型城鎮化建設、城鄉風貌提升、集成式改革創新、社會力量動員等“五大行動”,推動全省縣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邁上新臺階。

  “該廣東百強鎮榜單發布,不僅是對鎮域經濟實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對‘百千萬工程’實施成效的一次全面檢驗。在政策支持、資金投入、各級政府努力下,廣東鎮域經濟動能更足。”胡剛表示。

  2022年“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廣東各地以產業優化、環境重塑、空間重構等為抓手,探索鎮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珠三角地區的一些鎮域開始向產業鏈高端轉型升級。

  例如,長安鎮以電子信息產業為核心,聚集了OPPO、vivo等全球智能終端龍頭企業,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和智能手機生產基地,2024年,長安鎮地區生產總值達1050.7億元,成為廣東第三個、東莞首個“千億鎮”;大朗鎮以“世界毛織之都”為依托,加速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年產9億件毛衣占全球市場份額20%,紗線年交易量突破100萬噸。

  佛山獅山鎮通過重大平臺的布局和交通樞紐的建設,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省鎮域經濟中的領先地位;大瀝鎮則以商貿流通業集群為基礎,積極向高端產業鏈轉型,成為廣東沖刺“千億鎮”的有力競爭者。

  跨越伶仃洋,沿著深中通道,小欖鎮出現在深圳都市核心區的一小時公路圈內,成為鏈接深圳產業的又一個500億級GDP強鎮。如今,小欖鎮堅持“一體化”布局拓展產業空間,與珠江東岸產業鏈條深度協作,大力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家居、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新產業新業態,著力打造深中產業拓展走廊重要承載區。同時,小欖鎮深入推進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累計拆除整理低效工業用地超6000畝,為新興產業落地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騰出空間。

  報告指出,在“百千萬工程”的引領和推動下,廣東各地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的發展思路,打造鄉村特色產業,激發鎮域經濟活力,鎮域工業實力不斷增強,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牢固。

  多維評價打破“唯GDP論英雄”

  相比以往的“強鎮榜單”,此次“百強鎮”榜單的評價體系不僅關注經濟指標,還綜合考量了社會發展、民生福祉、公共服務等多維度因素。這種評價方式打破了以GDP論英雄的傳統模式,更全面考察鎮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基礎和可持續性。

  “一般而言,區域經濟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經濟指標比較硬,社會指標比較軟。但鎮域的社會指標不太容易獲得。因此很多榜單側重經濟指標,但從高質量發展的角度看,更多考慮社會指標,才能實現更全面的評價。”胡剛表示。

  在強鎮林立的廣東脫穎而出,小欖鎮憑借的不僅是GDP數字。從廣東鎮域綜合發展力前十來看,GDP高于小欖鎮的長安鎮、大瀝鎮、塘廈鎮等,排名還在小欖之后。可見,在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兩個主要發展指數的構建中,小欖鎮不斷提升的高質量發展基礎、不斷加快的產業鏈轉型步伐、持續增進的民生福祉,是其“綜合發展力”排名靠前的重要原因。

  記者了解到,小欖鎮在全省率先實施鎮域內結對幫扶,富裕村(社區)和鎮屬企業三年投入幫扶資金超1800萬元,推動被幫扶經濟薄弱村(社區)村一級集體收入增長約20%。

  2025年,小欖鎮將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加力推進強鎮興村富民“四項工程”,力爭2025年全鎮GDP總量突破600億元大關。

  歷史上看,小欖是改革開放初期發展起來的強鎮,一直以來都是中山專業鎮的典型代表。雖然中山產業比較傳統,但近幾年來通過加快技術改造,加上大力度推動“工改”力度,讓小欖重新回到榜單前列。

  “這幾年小欖發展確實比較熱,民間企業家力量很大,為了打響發展聲勢做了很多文章。在這個過程中創造了許多新經驗。”陳鴻宇說。

  鎮域承上啟下,是統籌城鄉經濟的結合點,是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該報告對推動鎮域高質量發展,提出多項對策建議,包括針對制約鎮域發展的關鍵問題分類施策、立足特色化差異化品質化提升鎮域發展產業支撐、立足均等化和互通化提升鎮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構建整合性的鎮域發展主體參與互動結構、強化技術賦能以及推進鎮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等。

  胡剛認為,“相比以往強鎮榜單由省外研究機構發布,本土研究機構可以發揮深耕特長,有助于挖掘區域優勢納入加權評估,對提升廣東鎮域經濟發展信心有很大幫助。”

  通過產業集群、空間重構、民生改善等多維發力,全省鎮域正書寫著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在“百千萬工程”的引領下,廣東鎮域經濟有望進一步釋放潛力,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支撐。

  (策劃 何山 記者 朱紫強 韋基禮 肖霞 廖瀚)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水埗区| 桦南县| 屏东县| 余江县| 北辰区| 顺平县| 红河县| 孝感市| 双鸭山市| 德清县| 抚顺县| 江源县| 海淀区| 京山县| 包头市| 天门市| 巨鹿县| 二连浩特市| 西吉县| 新龙县| 枣强县| 黑河市| 铁岭市| 通化市| 丰城市| 方山县| 娱乐| 阳东县| 绥阳县| 云阳县| 锦州市| 台前县| 抚州市| 习水县| 壶关县| 太保市| 大港区| 乡宁县| 上蔡县| 宁海县| 栾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