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東莞分站 > 大圖新聞

空港中心助力莞港合作雙向賦能

2024年04月16日 來源:南方網

[ ]

  近日,滿載102噸的跨境電商包機航班在香港機場順利起飛,標志著拼多多跨境電商業務在“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下稱“空港中心”)全面啟動。隨著此次航線的順利起飛,拼多多日韓、東南亞、歐洲等多條業務線已在東莞空港中心啟動并逐步進入常態化運作階段。

  拼多多跨境電商包機首飛的成功是空港中心快速發展的一個精彩縮影。空港中心項目自去年4月18日投入運作以來,即將運行滿一周年。數據顯示,目前空港中心進出口貨值突破38億元,總貨運量達4383.9噸,已有359家企業通過空港中心開展進出口業務,進出口商品種類擴展到447種。

  作為全國首個直達機場空側的跨境海空聯運項目,空港中心的平穩運行,標志著莞港合作已從此前單純的“前店后廠”、產業轉移闊步邁入“前研后產”、雙向賦能的新階段。

  進出口貨值呈爆發式增長

  記者從4月15日召開的空港中心運行一周年交流座談會上獲悉,正式運行以來,空港中心進出口貨值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趨勢,今年一季度貨值與去年4—12月相當。

  東莞聯易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專為各大從事電子產品制造的企業提供元器件供應鏈服務,去年進出口額超100億美元。公司總經理溫錦波告訴記者,一年來,聯易達通過空港空中心進出的產品,由原來較單一的集成電路,現在擴大到整個電子元器件供應鏈商品,貨值由原來幾十萬美元增加到今年一季度的2400萬美元。聯易達選擇空港中心進口的客戶從原來幾家到現在幾十家,進口貨物通過空港中心分撥,從珠三角區域擴展到了華東、西南等地。

  “我們的貨物到香港機場有通過中港車走陸路和通過空港中心走水路兩種方式,時間上兩種方式差不多,但是成本上,后者可以節省約30%,因此越來越多的客戶要求我們通過空港中心走水路配送。”溫錦波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未來一年,聯易達通過空港中心運送的貨物將有望達到100億元人民幣。

  龐大的需求和成本降低是空港中心進出口貨值爆發式增長的重要原因。

  需求方面,據了解,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制造業“橋頭堡”,2023年東莞進出口值位列全國第五、廣東省第二,香港國際機場貨運量連續12年中有11年排名全球第一。目前,東莞擁有外貿企業近2萬家,與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貨物貿易往來。近年來,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東莞進出口值近50%為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企業的空運需求愈加強烈。近80%的航空貨物經香港機場進出口,而香港機場近40%的貨物來自東莞。

  成本降低方面,與傳統陸運模式相比,空港中心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口路徑,節省約30%的物流綜合成本,貨物離開工廠最快15個小時內便可完成打板、清關、安檢、裝船、裝機發運等環節。

  “全年365天,空港中心時刻服務在線,各項業務均能實時辦理。相較于傳統通過中港車出口的物流方式,空港中心每公斤就能省下2元的物流費用,這一年為我們節省運費130余萬元。”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關務總監戴家強說。

  業態和機制創新同頻共振

  進出口貨值大幅增長的背后,是空港中心業態完善和海關監管機制的創新同頻共振。

  據了解,自正式運行以來,有關方面圍繞空港中心上量開展了航空公司和貨代的推廣,申報設立跨境電商業務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等工作,多渠道提升空港中心業務量。

  目前,香港機場三大主要貨站均已經在空港中心常態化收貨運作,101家空運貨代取得在東莞交貨資格,24家航空公司認可空港中心的安檢,4家公共倉庫為企業提供倉儲和打板等增值服務。業態方面,已經可以開展一般貿易貨物、保稅貨物和跨境電商多種業態。

  以跨境電商為例,黃埔海關所屬沙田海關保稅物流監管科副科長何玉華向記者透露,空港中心立足航空物流特點,精準服務多元貿易需求,通過在東莞虎門港綜保區內配套設立東莞港跨境電商中心,使東莞乃至大灣區的普通貨物、電商貨物都能享受到香港機場的便利。

  據介紹,此前跨境電商的出口包裹需要在區外快遞類監管作業場所辦理監管手續,通過轉運方式進入空港中心,再進行安檢、打板,手續較為繁瑣。

  為進一步發揮空港中心功能優勢,豐富空港中心業態,相關部門推動“東莞港跨境電商中心”無縫融合、規范建設,順利通過驗核投入運營。

  東莞港空運供應鏈有限公司就是這項業務的受益企業之一。前兩天,該公司一批服裝、生活用品等電商商品,在沙田海關的監管下,通過空港中心配套快遞類海關監管作業場所東莞港跨境電商中心,一體化快速辦理空港、跨境電商相關作業后,直接運到香港機場出口歐洲。

  該公司關務主管郭錦華說:“空港中心疊加跨境電商出口模式是一大利好。以前我們需要在區外的快遞類監管作業場所辦理監管手續,貨物通過轉運方式進入空港中心,才能進行安檢、打板,手續較為繁瑣。現在我們可以集中在綜保區內統一處理,實現了一體化作業,跨境電商出口貨物物流更加便利了。”

  而黃埔海關為了空港中心的發展,還首創了跨境安檢前置,通過智慧監管保障貨物高效便捷通關等。

  優質服務讓企業獲得感滿滿

  空港中心項目是在東莞、香港兩地政府支持下,為適應粵港澳大灣區電子制造等高附加值產業對航空運輸日益迫切的需求,探索出的一條發揮雙方各自優勢的創新合作舉措。相關部門的優質服務讓企業獲得感滿滿。

  海科技物流供應鏈(香港)有限公司以公倉身份參與空港中心項目的地面操作。該公司負責人曹浩聲表示,整個空港中心項目無論硬件設施、流程規劃、通關時效都日益完善,尤其海關各部門,為了給客戶有更好的體驗,不斷改善監管方案,以至到目前的便利化程度與時效都基本能達到客戶的期望,讓客戶真正無論時效、成本都得到很好的優化。

  “尤其是進口模式,目前的監管模式與通關效率更是對客戶很有吸引力。”曹浩聲說。

  OPPO目前主要是印度的有關業務在空港中心開展,未來想拓展到其他海外制造基地,比如印尼、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國家。

  戴家強表示,未來OPPO對空港中心的需求會變得更大。海關的服務為保障企業供應鏈穩定,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實打實地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切實有效的幫助。

  深圳天翼通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東莞分公司總經理劉少偉也對海關的服務贊不絕口。劉少偉表示,空港中心業態疊加跨境電商出口模式真是一大利好。原本企業的跨境電商出口貨物需要在綜保區外的電商貨物堆場清關查驗,再向海關申報進區運往空港中心進行安檢、打板,作業環節較多,現在都集中在綜保區內統一處理,實現了一體化作業。

  “這樣讓企業的貨物出口更加便利了。”劉少偉表示。

  據了解,未來,黃埔海關將繼續與地方政府一起推動空港中心升級擴容,支持重點企業打造全球供應鏈中心,同時加速灣區合作賦能,進一步釋放灣區物流暢通紅利。

  ■訪談

  黃埔海關黨委書記、關長金海:

  空港中心帶動“灣區制造”通達世界

  今年4月,時值空港中心正式運行一周年,一年來,空港中心到底有哪些突破和創新?在助推大灣區發展上,空港中心發揮了哪些作用?接下來,黃埔海關還會有哪些新的規劃和探索,為空港中心發展注入新動能……日前,帶著這些問題,南方日報、南方+專訪采了黃埔海關黨委書記、關長金海。

  金海表示,空港中心集合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優勢、世界級港口群和機場群物流優勢,有效對接大灣區高附加值產品企業對航空的迫切需要,帶動“灣區制造”通達世界。面向未來“生產擴能+物流提速”的態勢,下一步,黃埔海關將從兩個方面支持推進空港中心建設:一是集成運用智慧海關建設系列成果,支持高標準建設智能高效的航空物流園;二是扎實推進“智關強國”行動落實,探索打造低空經濟跨境發展物流應用。

  創新空港中心監管模式

  記者:去年4月,東莞、香港兩地密切合作,突破一系列體制機制障礙,創新建成了“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請您介紹一下,黃埔海關在推動空港中心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突破和創新?

  金海:黃埔海關聚焦珠三角地區外貿市場主體需求,為大灣區貨物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國際空運通道,聚力鞏固香港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創新空港中心監管模式:

  一是機制引領,首創跨境安檢前置。空港中心落戶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首創在東莞設立香港機場貨站,實現跨境安檢前置,將香港機場貨站的出口貨物集拼、安檢、打板,以及進口貨物拆板、理貨等物流核心功能跨境延伸到東莞,實現出口航空貨物的“直裝”和進口航空貨物的“直提”。

  二是智慧監管,保障高效便捷通關。契合空運特點,將海關監管作業順勢嵌入到航空貨物進出口物流操作中,創新實施出口“先查驗、后裝運”、進口“先拆板、后申報”模式。圍繞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自主開發信息化應用,實現卡口控制、場內操作、途中監管進系統、自動化;串聯全流程數據輔助監管,實現貨物無感通關。

  三是深化合作,加強兩地監管互認。深化粵港海關合作機制,在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籌協調下,就管控貨物、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等方面與香港海關開展合作,做好監管信息通報與交換,推動跨關區轉關、跨境轉運的信用式、協同式互認。

  提供便捷高效出口路徑

  記者:黃埔海關是如何發揮空港中心作用,助推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

  金海:大灣區是我國制造業橋頭堡,大灣區內地9市2023年外貿進出口總值7.95萬億元,占全國20%,其中東莞進出口值1.28萬億元,位列全國第五、廣東省第二。大灣區港口資源豐富,是全球貨運量最大的灣區港口群。而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貨運量連續12年中有11年排名全球第一。空港中心集合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優勢、世界級港口群和機場群物流優勢,有效對接大灣區高附加值產品企業對航空的迫切需要,帶動“灣區制造”通達世界。

  一是暢通跨境物流通道,提升大灣區貨物國際通達能力。黃埔海關深化與香港海關、香港國際機場、航空公司等跨境合作,支持空港中心拓展航空線路,提升航空貨物國際通達能力。截至目前,經空港中心出口貨物已飛抵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97個海外機場。已有359家企業通過空港中心開展進出口業務,進出口商品種類擴展到447種,包括一般貿易貨物、保稅貨物和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商品。

  二是助力產業升級,加快培育大灣區新質生產力。通過與綜保區資源整合、功能疊加,黃埔海關支持東莞打造電子元器件華南分撥中心,推動高附加值產品在空港中心集聚通關,維護大灣區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供應鏈安全穩定。

  三是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外貿市場主體競爭力。與傳統陸運模式相比,空港中心模式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出口路徑,為企業節省約30%的物流時間和通關成本。據企業反映,空港中心當天16:00收貨入倉,第二天上午9:00貨物就可以在香港搭乘飛機飛往全球各地,最快15個小時內完成打板、清關、安檢、裝船、裝機發運等全部環節,企業滿意度大大提升。

  創新實現內地收貨模式

  記者:空港中心在推進制度型開放方面,有哪些亮點?

  金海: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五周年,大灣區已成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典型案例,空港中心充分展現了內地與香港合作共贏的活力和潛力。

  該項目是“一國兩制”下粵港兩地創新合作的生動實踐。“一國兩制三法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突出特點和獨特優勢,內地與香港在法律、制度、標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為支持空港中心項目發展,廣東分署將空港中心貨物的監管納入粵港海關合作機制,協調香港海關及有關方面解決政策障礙;東莞市政府從土地、資金、政策等方面對項目進行保障;香港立法會、海關、機場管理局等部門在跨境航空安檢、打板等方面修訂了相關法律和管理條例。該項目運行一年來的實踐證明,粵港兩地完全可以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前提下,充分發掘各自優勢,共同為服務“一國兩制”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該項目是推動內地和香港融合發展的典型示范。作為橫跨內地和香港“兩個關貿區”的物流一體化發展項目,空港中心改變了以往香港機場貨站在香港收貨的做法,創新實現了內地收貨模式。目前香港機場三大主要貨站在空港中心常態化收貨運作,101家空運貨代取得在東莞交貨資格,24家航空公司認可空港中心的安檢,4家公共倉庫為企業提供倉儲和打板等增值服務,推動航空物流生態鏈企業在空港中心融合發展。

  該項目是提高區域協調發展水平的有力舉措。經調研,大灣區外貿企業有著龐大的航空運輸需求,東莞近80%的航空貨物經香港機場進出口;香港機場近40%的貨物來自東莞。空港中心作為“灣區制造”出海通道,有效推動了香港空港產業配套服務功能向東莞乃至大灣區延伸,進一步深化了莞港產業和經貿合作,促進大灣區航空物流高質量發展。

  記者:空港中心已經成為“灣區制造”新的出海通道,接下來,黃埔海關還會有哪些新的規劃和探索,為空港中心發展注入新動能?

  金海:面向未來“生產擴能+物流提速”的態勢,下一步,黃埔海關將從以下兩個方面繼續支持空港中心發展。

  一是集成運用智慧海關建設系列成果,支持高標準建設智能高效的航空物流園。空港中心運營方將選址建設智慧物流園,在現有香港機場貨站收貨、安檢、打板等功能基礎上,規劃建設保稅倉庫、跨境電商中心及快件中心等功能的空港經濟產業。黃埔海關將支持探索把物流園作為智慧海關建設的具體實踐,集成運用新技術、智能裝備、跨境數據共享等成果打造“智慧海關—智慧城市”樣板間,助力空港中心打造成“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的示范場景。航空物流園全面建成運作后,預計時間成本和貨運成本較陸路節省約一半。

  二是扎實推進“智關強國”行動落實,探索打造低空經濟跨境發展物流應用。低空經濟是我國經濟新的增長引擎,海關總署“智關強國”行動明確支持試行實施跨境貨物快速運送。黃埔海關將以空港中心為場景,探索跨境物流低空應用,推動建立跨境低空運輸灣區標準。依托粵港海關合作機制,對接無人機跨境

  (記者 戴雙城 通訊員 濮宣 謝秀群)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川县| 深州市| 海盐县| 莱州市| 富宁县| 岐山县| 克东县| 文登市| 辽阳市| 深圳市| 碌曲县| 洪湖市| 阳江市| 名山县| 文成县| 额尔古纳市| 榕江县| 扎鲁特旗| 句容市| 通辽市| 沁水县| 新巴尔虎右旗| 鄂托克前旗| 久治县| 昌宁县| 林口县| 和硕县| 湛江市| 托克逊县| 泗水县| 赞皇县| 射洪县| 突泉县| 常德市| 嘉黎县| 东光县| 诏安县| 宁波市| 阳西县| 上高县| 富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