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萬”城市東莞,洞見制造業的春天。
灣區百舸爭流,南粵春潮涌動。地處大灣區C位的東莞,是奮進高質量發展賽道的排頭兵,更是觀察中國制造轉型的實驗田。
莞臺高新產業園區項目首期完成招商,全市首個定制化工改工產業園區項目將正式運營;順絡電子正在東莞打造全球最大的無源器件智能制造基地,讓有電的地方就有“東莞制造”;大嶺山鎮、橫瀝鎮、謝崗鎮、寮步鎮、望牛墩鎮等五個鎮共集中動工項目近50個,投資總額逾150億元……
嶺南處處是春天,莞邑時時無閑人。在開春之際,東莞就很拼,全力拉滿項目建設“進度條”。今年前兩個月,東莞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728.36億元,同比增長20.2%,工業投資增長34.9%,兩項指標均跑贏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工業技改投資更是大幅增長55.5%。
這個春天,制造大市東莞,以一紙漂亮的成績單,展現了自己的拼勁和底氣,為高質量建設科創制造強市再添“一把火”。
產業集群虹吸效應強
帶旺一眾供應鏈企業
3月28日晚,小米汽車的首款新車SU7上市,7分鐘大定已破2萬,各地的線下4s店、展廳人山人海。在小米汽車銷量火爆的同時,更是帶旺了背后一眾供應鏈企業。
據不完全統計,藍思科技、宇瞳光學、美信科技、獵生電子等莞企是在小米汽車供應鏈生態體系企業,覆蓋智能座艙、車載鏡頭、防護功能組件等領域。一個“鏈主”將帶旺一條產業鏈,東莞制造近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涌動新浪潮。
擁有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東莞,又一次登上全國榜單。近日,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等機構聯合發布《2024中國民營經濟百強產業集群研究報告》,廣東12個集群入榜,其中2個集群入圍,分別是東莞智能移動終端產業集群、東莞泛家居產業集群。
對于東莞這座“手機之都”而言,以智能移動終端產業集群為主的電子信息制造業屬第一支柱產業。在今年1—2月工業生產數據中,東莞電子信息制造業表現尤為亮眼,增加值增長34.3%,其中,智能手機產品產量增長36.5%。
電子信息制造業龍頭企業擴大產能,是拉動產業增長的重要原因。去年9月以來,自研芯片、全球首款搭載雙星衛星通信的華為Mate60系列手機熱銷,OPPO在今年春節期間面對超千萬用戶推動百余項AI實用功能,帶動市場不斷回暖。
沿著智能手機核心科技突破的軌跡,窺見的是“東莞造”奔涌的新質生產力。除了智能手機,集成電路、半導體存儲盤、充電樁、鋰離子電池等產品產量前兩個月表現同樣喜人,分別增長106.7%、78.7%、66.6%、53.1%,成為東莞戰略性新興產業迎風起勢的寫照。
東莞集成電路及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除了來自市場需求之外,也離不開政策護航。去年,東莞選出生益科技、利揚芯片兩大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鏈主”,并于去年年底出臺《東莞市促進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發展若干政策》,為產業發展添柴加薪。
作為智能終端集群的大戶,東莞近年來積極發揮大項目的虹吸效應、帶動產業聚合發展的同時,加速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今年前兩個月,東莞匯高科技城項目、廣東龍行天下集團產業總部項目等11個項目在2月新開工建設;東莞市隆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LED應用產業轉型升級項目等4個項目在2月建成投產;塘廈金龍機電電子元器件生產建設項目等15個項目近期新動工,計劃總投資超98億元……
春天的莞邑大地,項目跑起來、建設搶時間,處處涌動著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動力。
工業技改快
“智改數轉”推進新型工業化
在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器設備高速運轉,一輛輛無人智能物料運輸車來回穿梭,自動機械臂有序揮動……推進“智改數轉”后,企業的產品開發周期有效縮短16%,粘結片人均產能提升12%,板材人均產能提升33%,粘結片訂單不良率下降0.23%,板材訂單不良率下降0.12%,上膠耗油下降92%,層壓耗氣下降13%,日均用電下降14%。
瞄準“集群化、高端化、數字化、品牌化、綠色化”的方向,近年來,東莞加快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步伐,推動產業升級煥新,緊接著,一批智能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相繼涌現。去年,東莞共建成智能工廠(車間)113家,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6407家,全省第一,相繼入選為首批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
今年,東莞還將推動1500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政策,全力推進1000宗工業技改項目,推動技改投資增長12%以上,力爭達到750億元。
為解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問題,東莞市工信局出臺《東莞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加強政策、資金及公共服務供給,通過“企莞家”“數轉平臺”等線上平臺,上線“數字貸”等金融產品,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全方位支持。
今年,東莞一家企業計劃實施數字化改造以實現全面“提質、降本、增效”,其負責人在“企莞家”平臺上進行項目備案,工信部門現場核查企業情況后,該企業憑借著“項目備案號”向銀行申請“數字貸”產品,最終順利取得貸款用于支持項目改造。同時,該企業已入選為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擬改造企業,可在償還12期(月)貸款后,進一步申請享受“數字貸”貸款貼息補貼,補貼額度最高可達75萬元。
隨著政策紅利的釋放,在莞邑大地上,“智改數轉”的藍圖正在這片熱土上徐徐展開,一大批重大項目的落地投產、企業的增資擴產是他們對東莞數字化環境“用腳”投下“信任票”的表現。在今年1-2月東莞的投資數據中,工業技改投資格外亮眼,增長達到55.5%,高于全國40.4個百分點。
東莞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市工信局將持續加強政策、資金及公共服務供給,通過在‘企莞家’平臺、‘東莞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全方位支持,加快企業轉型步伐,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高質量發展。”
發展數字經濟,東莞勢頭正勁。借數字化、技改的勁頭,東莞正力促“智改數轉”推進新型工業化,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以不亞于十年前“機器換人”的堅定信心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從“世界工廠”到“智造之都”,東莞新質生產力勃發生機,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4月10日晚,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走進CBD,也將為眾多企業家解讀東莞如何向“新”而興,逐“質”前行。
同時,為更好走讀東莞,下一期,南方+帶你一起走進動能澎湃的東莞CBD。
(記者 葉永茵)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