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特大城市名單“上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發布的《2022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顯示,超大城市增加了3個,特大城市增加2個。其中,東莞城區總人口達到1082.44萬,與北上廣深等10座城市被劃為超大城市。
根據城區人口這一指標,通常把城市規模等級劃分成超大城市、特大城市、Ⅰ型Ⅱ型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東莞晉升為全國超大城市,完全在意料之中。東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市常住人口1046.66萬人,首次突破1000萬人,進入千萬人口城市級別行列,成為繼廣州、深圳后,廣東省第三個常住人口突破千萬人的城市。2021年,東莞市就已成為地區生產總值過萬億元、人口超千萬人的“雙萬城市”,還獲“國家創新型城市”。東莞此次實現“升級”,正是外來人口大量涌入,以及高城鎮化率(2022年城鎮人口比例達92.25%,高于全省水平17.4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水平27.03個百分點)在城市規模等級上的體現。
一座城市的人口數據變化,是城市經濟規模、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綜合反映。東莞的人口特點,從兩組數據里可見一斑——年齡結構上,中國最年輕的10座萬億城市中,前4座皆來自廣東,分別是為深圳、東莞、佛山、廣州,東莞僅次于深圳,青年人口平均年齡33.4歲,幾乎和這座城市同齡,青年產業工人達500多萬人。性別構成上,東莞是廣東性別比最高的城市,男性比女性約多出30%。正如廣東省統計局局長楊新洪所說:“外省流入人口性別比高低與產業結構有關,廣東是全國制造業大省,產業結構重型化特征明顯,對男性勞動力需求量增加?!弊鳛槿蛑摹笆澜绻S”,東莞對年輕勞動力的虹吸效應,源于這座制造業重鎮的經濟活力,源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和新動能的培育。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散裂中子源、阿秒激光、華為……一批批科創先鋒,也吸引著高新科技人才向東莞聚攏。
“我來東莞17年了,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12年……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边@是2020年湖北農民工吳桂春在東莞圖書館留言簿上的留言,讓人們從中看到這座城市的溫情。有“硬核”的一面,也有“溫暖”一面,讓東莞成為人口吸引“磁場”。
通常來說,公共資源配置與常住人口規?;酒ヅ?。城區人口關乎城市能級,也關乎土地、教育、醫療、路網等公共資源和基礎設施的配置。比如,城區常住人口是否超過300萬,是決定著地鐵建設的關鍵門檻;城市人口量級是一些大項目審批的重要指標,等等。這意味著,東莞躋身超大城市后,醫療、教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公共資源配置會得到相應提升。當前,東莞處于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攻堅期,人口發展也進入關鍵轉折期,更多政策紅利、公共資源配置提升將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支撐。
超大城市是機遇,也是挑戰。如專家所說:“當城市規模越來越大,躋身超大城市,城市從本質上產生改變。未來的發展要從規模、產業、空間等方面重新考慮。”超大城市應采取有力措施,及早防治“大城市病”。例如,《東莞市人口發展規劃(2020—2035年)》提到,戶籍人口規模擴大對公共服務構成長期壓力,尤其是隨遷入戶子女數量的大幅度上升,致使公辦學位嚴重緊缺。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提前做好城市規劃和對接,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城市能級提升對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