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積極主動與香港園區協同發展、優勢互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極點,努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深圳市社會科學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主任兼國際化城市研究所所長袁義才表示,這份合作區規劃目標高遠、政策賦能明顯、舉措符合預期,非常振奮人心,有理由相信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將打造成為我國重要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前沿陣地和試驗平臺。
袁義才表示,河套合作區發展方向是科技創新,動力來源是改革開放。合作區建立與香港及國際全面對接的科研管理制度,打造支持原始創新的國際化科研環境和平臺,要集聚一批香港及國際優勢學科重點實驗室集群和卓越研究中心、頂尖企業研發中心,將建設成為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先導區。合作區改革力度大,實施特定封閉管理,將構建高度開放的特殊監管體系,區域人員進出、貨物流動將實行“一線”“二線”分線管理,放松科研資金跨境流動監管,推動國際互聯網數據跨境使用,以促進創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旨在創造高度銜接香港及國際的科研制度環境,成為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試驗區。
袁義才認為,合作區規劃管理體制機制有重大創新,包括深圳市要承擔主體責任,廣東省要做好各項指導支持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跟蹤督促規劃任務貫徹落實。支持深港雙方聯合成立深圳園區理事會和專家咨詢委員會。這些都意味著體制上的重大調整,具體做法還有待明確。
合作區規劃目標是成為深圳先行示范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世界級創新平臺,這個目標的實現必須有充分的政策支持。袁義才表示,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對于合作區構建起最有利于科技創新的政策規則體系,建成國際領先的科研實驗設施集群,形成更加完備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從而成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新增長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極點,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我們應該充滿信心。
(記者 鄭思)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