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勢”看上半年,“成勢”看下半年。8月22日,廣東省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7月全省經濟發展延續恢復態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4%,客運量增長67.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6%……廣東經濟主要指標進一步釋放“穩中求進”的積極信號,下半年回升向好勢頭顯現。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今年以來,廣東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從戰略全局出發,抓主要矛盾,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鍵環節,綱舉目張做好工作。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深化更高水平金融改革開放、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推進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全省上下增強信心、鼓足干勁、攻堅克難,一波波組合拳抓經濟、拼發展、解難題,推動經濟整體向好。在前期積壓需求釋放、政策力量支撐和上年同期較低基數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延續恢復態勢、好于一季度,如今第三季度首月持續向好,成績著實來之不易。
讀懂廣東經濟,既要關注數量,也要分析結構、質量。從擴大內需成效來看,廣東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前7個月全省市場銷售平穩增長,線上消費拉動明顯,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5.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2.0%;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工業投資、新動能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出現較快增長。從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來看,一方面,傳統優勢產業領先地位繼續鞏固,重點行業穩定恢復;另一方面,新的競爭優勢不斷創造,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程控交換機、太陽能電池產品產量表現亮眼,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顯著。整體而言,除了房地產等個別指標出現階段性波動外,高質量發展推動廣東經濟發展韌性不斷增強。
三季度是決定全年經濟目標任務能否全面實現的“黃金期”和“關鍵期”。必須看到,當前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從國際看,全球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較多;從國內看,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仍需加力。針對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認清來之不易的成績,認清復雜的經濟形勢,認清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努力以廣東經濟之“進”支撐全國經濟之“穩”。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迎難而上、開拓進取。要“勇挑大梁”“挑好大梁”,必須全力做好下半年特別是三季度經濟工作,推動經濟持續向好發展,努力完成好全年目標任務,爭取實現更好結果。要著力穩定預期、提振信心,持續落實惠企穩企政策措施,強化民生兜底保障,尤其是下功夫穩住就業基本盤。要著力擴大內需、穩住外需,把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多措并舉穩定外貿外資。要著力激發經濟新動能,努力在突破“卡脖子”難題上取得更大進展,強化高質量的人力資源支撐。要著力增加經濟縱深,深入挖掘海洋經濟潛力,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要著力防范化解經濟領域風險,全力做好初級產品供給保障,多渠道保障能源資源供應,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產和防汛防臺風工作。
今天的廣東,是熱氣騰騰的廣東,是生機盎然的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活力強勁,制造業當家扎實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實現,“百千萬工程”深入實施,海上新廣東建設日益加速,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深入人心。只要錨定目標,該穩的穩住,該進的進取,就一定能迎來更強動能、更好前景!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