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惠州患者有望率先用上國際先進創新藥械。近日,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為一名偏頭痛開出進口創新藥——瑞瑪奈珠單抗,這也是惠州市公立醫院開出的第一張“港澳藥械通”進口藥品處方。
該藥膏是“港澳藥械通”政策實行以來,經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準,獲批落地首個治療白癜風的創新藥物,可用于12歲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患者伴面部受累的非節段型白癜風的治療。
從“港澳藥械通”讓創新藥械“零時差”惠及患者,到“境外持有+境內生產”模式重塑產業鏈條;從嶺南中藥制劑首次跨境入澳,到三地監管協作實現常態化運作……如今,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大地上,一幅生物醫藥健康領域“軟聯通”的生動圖景躍然眼前。
根據《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進口港澳藥品醫療器械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對急需港澳藥械實施目錄管理的要求,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經研究決定發布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臨床急需港澳藥品醫療器械目錄(2024年)。
2024年正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5周年,落地3年多的“港澳藥械通”項目進一步吸引全球跨國藥械企業關注廣東,大灣區成為創新藥械集聚發展的熱土。
10月21日,阿斯利康宣布,Saphnelo(Anifrolumab/阿伏利尤單抗)已正式獲得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正式引進大灣區藥械通指定醫療機構,用于接受標準治療但仍然為中度至重度活動性、自身抗體陽性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成人患者的附加療法。
記者從政策發布暨生物醫藥招商推介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港澳藥械通”指定醫療機構達到45家,實現大灣區內地9個地市全覆蓋,引進港澳已上市藥械品種79種(藥品39種,器械40種),惠及灣區居民近萬人次,并進一步吸引全球跨國藥械企業關注廣東,營造大灣區創新藥械集聚發展的良好氛圍。
為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發展,中山市人民醫院在市衛生健康局的指導下,積極申報并成功獲批粵港澳大灣區“港澳藥械通”第三批指定醫療機構,除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外,中山市又增添一家“港澳藥械通”指定醫療機構。
2024年8月27日,“港澳藥械通”政策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正式擴展實施三周年。截至今年8月中旬,該政策已指定19家醫療機構,引進76種臨床急需進口港澳藥械,共計7740余人次患者受惠。每一個藥械的引進和使用,都為患者及其家庭種下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