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中通道、深江鐵路、廣珠(澳)高鐵等重大工程的建設和投入使用,讓南沙以推動珠江口“黃金內灣”兩岸融合發展關鍵節點的身份,屢屢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
今年是《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第一階段目標收官之年,在今日(5日)上午舉行的廣東省新聞辦發布會上,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級干部田碧峰介紹了廣東在支持南沙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聯通世界方面的成果。
陸路交通運輸不斷優化 構建“半小時大灣區交通圈”
田碧峰表示,近年來,廣東省交通運輸事業不斷前進,為南沙建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在公路方面,深中通道、南中高速等項目建成通車,獅子洋通道等項目加快建設,進一步改善南沙的區域交通條件,強化南沙與珠江東岸的聯動。
在鐵路方面,深江鐵路、南珠(中)城際鐵路等項目加快建設,廣珠(澳)高鐵正在推進前期工作,進一步助力南沙參與“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構建“半小時大灣區交通圈”。
港口航運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除了公路和鐵路等陸路交通,南沙在水運發展方面也取得矚目成果。近年來,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全自動碼頭等深水泊位建成投產,國際通用碼頭等項目加快建設,進一步增強南沙港區的港口發展能級、完善港口專業化運輸系統,提升智慧港口發展水平。
2024年,南沙港區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049萬標箱,占廣州港全港的77.5%,助力廣州港集裝箱吞吐量排名位居全球第六,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排名位居全球第十三;開通170多條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覆蓋全球主要貿易港,南沙港區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
下一步將深入實施“強樞紐”“強通道”“強網絡”
田碧峰表示,接下來,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將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全面實施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南沙、前海、橫琴等區域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強樞紐”“強通道”“強網絡”,加快建設交通強省,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結合全省交通運輸工作重點,從樞紐、通道、網絡三個方面支持廣州南沙大開發大開放,展現新的更大作為。
一是聚焦交通強國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機遇,支持南沙港區進一步提升港口綜合服務能力,增強全球要素資源配置能力,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
二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東西兩岸交通深度一體化發展。支持完善聯通粵港澳大灣區東西兩岸跨珠江口通道布局,提升和放大南沙聯動廣深港、廣珠澳的交通區位優勢,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三是進一步完善綜合交通網絡。增強南沙交通承載能力,加快完善對外高快速路體系,強化網絡銜接轉換的韌性和效率,整體提升南沙綜合交通網絡通行效率,更好服務大灣區都市圈通勤。
?。ㄓ浾?朱文婷)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